周廣仁:如何彈奏布格繆勒鋼琴練習曲(1-8)

周廣仁:如何彈奏布格繆勒鋼琴練習曲(1-8)

在前段時間的文章裡,我給大家推薦了我國著名的鋼琴教育家周廣仁先生的《周廣仁鋼琴教學藝術 》一書,該書主要介紹了周廣仁先生60多年來的鋼琴教學心得。其中,她針對布格繆勒的25首練習曲給出了彈奏的建議。今天,我給大家做個摘要介紹,希望對孩子們的彈奏練習有所助益。

德國作曲家布格繆勒(FriedrichBurgnlueller,1806——1874)為兒童創作了3本鋼琴練習曲:0p.100,Op.105和Op.109;其中Op.100的25首是最常用最受初學鋼琴者歡迎的。

布格繆勒的創作風格在作曲手法上繼承了古典傳統,在情調上卻帶有浪漫色彩,因而既嚴謹又優美,抒情。作為練習曲,他不僅考慮了技術訓練的課題要求,還強調了音樂表現。他給每首曲子加了標題,來啟發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想象力。因此,學習布格繆勒練習曲應把技術訓練和學習音樂表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學習練習曲Op.100的學生應具備一定的初級鋼琴彈奏基礎,例如基本掌握手指的支撐和手臂放鬆;手指有一定獨立性和靈活性(不需要太快);學習過斷、連、跳3種不同的奏法;有過一些復調訓練,能使兩隻手奏出不同的力度,來區分旋律和伴奏等等,否則,就難從這本教材中得到應有的收效。

1. 《坦訴 La Candeur》 ,C大調,4/4拍,中庸的快板。

這是一首速度中庸,優美流暢的樂曲。應用手指連奏和四個音一組的手的動作表現音樂語氣。左手的和絃要彈得豐滿,時值彈足。第13小節右手有兩個聲部,應保留高音聲部。

2. 《阿拉伯風格曲 Arabesque 》,a小調,2/4拍,諧謔的快板。

這一類曲子是像花紋那樣富有華麗裝飾的樂曲。它的性質活潑,聲音明亮。四分音符的和絃節奏性強,要彈得整齊;五個音一組的快音型除了手指輕巧靈活以外還必須用一個手的落滾動作來帶。樂曲中間漸慢處,不要過分地慢。注意力度變化,使音樂更加有朝氣。

3. 《牧歌 Pastorale》 ,G大調,6/8拍,小行板。

又譯“田園”,旋律柔和如歌。和絃的伴奏要控制得輕一些,儘可能固定手型,貼鍵彈。第二樂段,左手伴奏有兩個聲部,必須把附點二分音符保留住,並將大姆指控制得輕一些。記住,6/8音拍的節奏韻律是一小節兩拍。

4. 《小聚 Petite Réunion 》,C大調,4/4拍,不過分的快板。

又譯“兒童聯歡會”,雖然譜上寫了“不過分的快板”,實際上不能彈成快板,因為雙三度走句,尤其是連奏的技術對這個程度的學生來說是很難的。彈好雙音,必須兩個音非常齊。連奏必須嚴格地連,真正做到這點,才算學到東西。

5. 《天真爛漫 Innocence》 ,F大調,3/4拍,中板。

這是一首典雅,流暢的樂曲。十六分音符音型要彈得有語氣,有起伏。第二樂段要注意右手的分句,嚴格地遵守連線奏法。第二段左手平穩的伴奏與右手活潑的節奏形成鮮明的對比。

6. 《前進 Progrès》 ,C大調,4/4拍,快板。

這是一首訓練課題非常明確的教材。前半部是練習音階的,後半部是練習兩個音連奏及.切分節奏的。樂曲中有連奏和跳奏兩種奏法,必須嚴格地執行,才能提高彈奏能力,特別是13-15小節,左右手的動作完全相反,對訓練兩隻手的獨立性,好處極大。

7. 《清澈的溪水 Courant Limpide》 ,G大調,4/4拍,活潑的快板。

這是一首較難彈的樂曲,因為一開始右手要彈兩個聲部,而且旋律需要用一指“唱”出來。如果真想把這首曲子彈好聽,最好是加上踏板。因此,此曲對年齡稍大一點的學生可作為踏板練習。

8. 《優雅 La Gracieuse》 ,F大調,3/4拍,輕巧的中板。

又譯“美姿”。樂曲中的三十二分音符實際上是寫出來的裝飾音(迴音),因此在音樂上處於次要地位,不能彈得太重、太響,而應該輕巧一些。從節奏上講,迴音也是處於弱拍位置,不能與重拍相提並論。特別提醒這一點,是因為幾乎所有學生都不懂這個道理,而把三十二分音符彈得和八分音符一樣。

9. 《狩獵 La Chasse》 ,C大調,6/8拍,活潑的快板。

這是一首很形象的曲子。6/8拍描繪了騎馬的節奏,和絃如同號角聲。體會此曲的節奏特點,十分重要。八分音符三個跳音可採用兩種指法:512或521。中段轉為a小調,情緒稍悲哀些。

10. 《嬌嫩的花 Tendre Fleur》 ,D大調,4/4拍,中板。

此曲集中地練習兩個音的連奏。無論是音樂語氣,還是彈奏方法都要很認真。基本方法是,第一個音落下去,第二個音帶起來,千萬不能把第二個音彈得和第一個音一樣響。演奏此曲要注意分句,左右手往往不是同時呼吸。

11. 《鶺鴒 La Bergeronnette》 ,C大調,2/4拍,小快板。

此曲訓練三個音的連奏。彈奏方法是除了手指本身動作外,三個音用一個手的落起動作。在弱拍位置上的重複音跳音,要彈得輕盈。換指有利於使聲音有變化。

12.《 告別 Adieu》 ,a小調,4/4拍,激動的甚快板。

頭四小節的引子應與後面的三連音樂曲用同樣的速度採演奏。學生們往往容易在三連音處慢下來。此曲的動機是三連音,是一首塔蘭泰拉式的舞曲;要彈得富有節奏韻律。中段三連音轉為伴奏,應彈得輕些。

13. 《安慰 Consolation》 ,C大調,4/4拍,中庸的快板。

這是一首學習多聲部彈奏的樂曲。—隻手既要彈四分音符的旋律,又要彈八分音符的伴秦,而兩者必須用不同的力度來控制,因此難度較大,但是如果耐心地練習,必能學到重要的彈奏技能。

14. 《斯提利亞人 La Styrienne 》,D大調,3/4拍,圓舞曲速度。

這是一首愉快的、有著圓舞曲律動的樂曲。速度不要太快,但三拍子圓舞曲的彈性要鮮明,即每小節只有一個重拍,第二、第三拍要輕盈。要注意左手伴奏中有時有保留音,必須嚴格做到。

15. 《敘事曲 Ballade》 ,c小調,3/8拍,有力的快板。

敘事曲是故事式的樂曲,具有一定的戲劇性。此曲開始的小調更增加了神秘色彩。中段轉為C大調,情緒明朗。和絃伴奏要控制得輕些。

16. 《溫柔的傾訴 Douce Plainte 》,g小調,4/4拍,中庸的快板。

小調的調性及音階下行的旋律造成憂傷的情感。十六分音符的伴奏雖然輕一些,但帶有不安的色彩,演奏時應稍有起伏。第二樂段,越來越激動,直至高潮。演奏時,聲音要優美,力度表情細膩。

17. 《饒舌 Babillarde》 ,F大調,3/8拍,小快板。

用重複音來描繪饒舌是很形象的音樂語言。初學者彈重複音必須學會輪指彈法。以避免手的緊張。而輪指彈奏,聲音更有變化,更好聽。這是一首三拍子的樂曲,重複音出現在弱拍上,因此應彈得輕些。

18. 《煩惱 Inquietude 》,e小調,2/4拍,激動的快板。

樂曲從頭到底都是同一種織體。右手先來一個十六分休止符,造成激動不安的情緒。演奏時應注意:左右手合起來的節奏實際上是4個平均的十六分音符。學生容易將休止符時間空得太長,是由於手的動作太大所造成。

19. 《聖母頌 Ave Maria》 ,A大調,3/4拍,小行板。

這是一首著重練習和絃的樂曲,必須彈得十分和諧動聽。和絃陪襯著一個如歌的旋律,所以演奏時,和絃的四個音不能彈得一樣響。該曲是很好的踏板教材。

20. 《塔蘭泰拉舞曲 Tarentelle 》,d小調,6/8拍,活潑的快板。

“塔蘭泰拉”是意大利南部的一種民間舞蹈,曲具有6/8拍子特點。速度快,情緒、激烈、節奏性強。演奏時,要準確地表現右手連線奏法。

21. 《天使的和聲 Harmonie Des Anges》 ,G大調,4/4拍,中庸的快板。

用分解和絃寫成雙手接替的旋律,加上踏板,造成優美和諧的效果。學習時,可先用彈和絃的方法,以固定手的位置和形成和聲概念。這樣的預備練習很有好處,也能提高學習效率。演奏時要注意兩手大姆指的交接,音樂表現應有起伏。

22. 《船歌 Barcarolle 》,降A大調,6/8拍,近似小快板的小行板。

船歌是一種抒情的浪漫主義體裁,通常用6/8音拍旋律如歌,伴奏的節奏給人以划船的感覺,但不能彈得太重。

23. 《歸來 Le Retour 》,降E大調,6/8拍,近似急板的甚快板。

這是一首歡快的樂曲,用的是和絃跳奏的織體。演奏時,高音旋律突出,用自然彈性,聲音不要太乾。中段旋律轉入左手,右手伴奏輕些。

24. 《燕子 L'Hirondelle 》,G大調,4/4拍,不過分的快板。

這是分解和絃織體、兩手交叉演奏的樂曲。為了形成和聲概念,較快地掌握此曲,可把右手的3個音彈成和絃做預備練習,然後儘快記住左手的交叉旋律,背譜演奏,否則一面看譜,一面看鍵盤,容易顧此失彼。

25. 《騎士 La Chevaleresque 》,C大調,4/4拍,進行曲式的快板。

樂曲的進行曲節奏具有精神勃勃的特點,但中間出現了一個相對抒情流暢的三連音樂段,形成對比。尾聲是一些快速的音階走句,構成輝煌的結尾。這是一首很有演奏效果的兒童表演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