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暑熱溼盛,易脾胃虛弱,察便觀色,採用5食療茶飲,祛溼解暑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這標誌著夏天正式來臨,氣溫開始升高,而且晝長夜短,早晚的溫差也開始大起來了。

說道夏天,拋去天熱外,估計大多數人都是喜歡的,穿著可以清涼了,可以把自己最美麗的一面展現出來了;而且在夏天可以不用太顧忌,吃雪糕喝冷飲,消暑的同時也是一飽口福。不過,中醫認為這麼做也很可能會誤傷脾胃,對養生不利,那麼在炎炎夏日裡應該選擇怎樣的解暑方式呢?或者說應該注意哪方面的問題呢?今天咱們就在立夏這個節氣裡談談夏日的養生之道吧!


夏天暑熱溼盛,易脾胃虛弱,察便觀色,採用5食療茶飲,祛溼解暑

夏天都有哪些不適症狀?飲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中醫認為,夏天的主氣為暑熱,暑熱會導致人體肌膚腠理開放,津液外洩,也就是出汗,這樣就會導致傷津耗氣,結果就出現神疲乏力的狀態,尤其是人在夏天陽光的照射下,大量出汗後肯定會有疲倦無力的情況,有時候還會出現中暑的情況,急性發作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暑必夾溼,暑溼加重會讓腸胃功能下降,就會出現食慾不振;四肢睏倦;腹痛腹瀉、大便溏等症狀,如果本身就有輕微的脾胃症狀,再加上因為天熱,喝冷飲,吃冰棍等,會讓脾胃功能更弱,導致病情加重,可能因此出現拉肚子等急性發作,所以,在夏天要注意健脾化溼,選擇的飲食也要根據中醫的理論,選擇有祛溼健脾功效的藥物或食材,比如薏苡仁、白朮、茯苓、陳皮、大麥、生薑等。


夏天暑熱溼盛,易脾胃虛弱,察便觀色,採用5食療茶飲,祛溼解暑

夏天在五行中對應的是火,而火在中醫理論上對應心臟,所以夏季也是心火較旺盛的季節,可能會出現各種與心火相關的病症,比如口舌生瘡,多夢,睡眠品質差,而且心火大小便也會出現黃赤等情況,所以這時候要吃一些能幫助人們清心火、清熱安神、通利小便的食物,例如赤小豆、竹葉、麥冬、苦瓜、黃瓜、西瓜等。

此外,夏天裡還要注意和肺相關的問題,因為夏天裡也容易出現喘息、呼吸道感染等情況,同樣可以採用補脾益肺的食物,比如山藥、杏仁等等。

夏天腸胃疾患普遍,補瀉均不宜太猛

夏季溼熱的環境是細菌滋生的溫床,進食生冷食品也容易導致細菌感染腸胃,再加上本身腸胃就比較敏感的人,特別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的情況,外加溼邪也容易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出現異常,生冷飲食同樣也會導致溼邪入侵的症狀,比如頭腦困頓,四肢疲乏等等。


夏天暑熱溼盛,易脾胃虛弱,察便觀色,採用5食療茶飲,祛溼解暑

所以在夏季裡,進行補瀉都不宜太猛,因為瀉法過重就會出現類似於飲食生冷的情況,導致脾胃損傷,出現消化不良,腹痛洩瀉,再者溼邪跟隨生冷入侵,也不利於脾胃運化;而如果補益太多,飲食滋膩,不利於消化。所以,在夏季最好是清淡飲食,就算要補瀉也適合平補平瀉,比如人參、鹿茸等應該避免。

胃腸疾病可以通過察便觀色,瞭解健康狀況

胃腸疾病一般跟大便相關,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察便觀色來了解身體的健康情況,以便幫助診斷、治療:

正常的糞便應是黃咖色,這是因為糞便含有膽紅素的緣故;健康的糞便應該容易排出,排便的時間不應超過10分鐘;大部分人每天至少排便1次,也可能會在3次以內,或者兩天1次,如果每天排便次數超過3次即為腹瀉,而每星期少於3次則為便秘。

此外,大便的顏色不同,可能反應了不同的疾病情況:


夏天暑熱溼盛,易脾胃虛弱,察便觀色,採用5食療茶飲,祛溼解暑

黃褐色:健康正常的狀態。

黑色:上消化道出血( 胃、十二指腸) ,也可能是吃了含黑色素食物、含鐵藥物、含動物血或內臟的食物。

墨綠色:細菌感染腹瀉,因為膽汁來不及分解呈現這種顏色,糞便常伴隨腐臭味,也可能吃太多的深綠色蔬菜或是服用某些維生素或抗生素。

灰白色:可能是肝、膽、胰臟功能異常,比如結石、腫瘤等,如果服用次水楊酸鉍等藥物也可能會出現。

紅色:因下消化道出血會出現深紅色,而如果是痔瘡則可能是鮮紅色,此外吃紅肉的火龍果、西紅柿、甜菜根也可能會讓糞便出現紅色。

夏季養生的注意事項,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

夏天要注意室內的氣溫,不能和室外的氣溫相差太多,因為人體是需要有慣性的,當人體久在室內或者室外會適應周圍的環境,如果溫差太大,會導致身體無法適應,身體調節不利或者失調就會出現異常。比如有人喜歡將空調溫度調得很低,室內調至18至20度,但室外則有30多度!在室外時,身體毛孔張開,幫助排汗,以調節體溫,可是這時突然進入差了十多度環境中,皮膚毛孔突然收縮,寒氣入侵無法排除,很容易導致感冒。即使沒有感冒,寒氣進入經絡無法排出,也會出現經絡麻痛的情況,可能會有頸椎病、頭痛、關節痛等等。


夏天暑熱溼盛,易脾胃虛弱,察便觀色,採用5食療茶飲,祛溼解暑

所以,建議夏天空調不要弄的太冷,室外和室內的溫度相差5度左右比較好。

夏季養生茶飲及食療方法

夏天養生,可以通過中醫茶飲及食療來做,有助清熱消暑、健脾化溼:

燈心草甘草清心茶

中醫認為,燈心草有清心去火的功效,而且能夠清熱除煩, 生甘草清熱解毒,兩者配伍使用,對於睡眠質量不好、失眠、多夢的人,以及夏季容易口舌生瘡,心火旺盛易怒的人有很好的作用。

自制方式是,燈心草3克、生甘草5克,兩者洗淨後,加入1升左右的水,沸水30分鐘即可。

陳皮生薑茶

陳皮生薑有健脾化溼和胃的作用,對於脾胃差、容易出現胃腸道疾病,比如消化不良,胃脹、大便溏洩、腹痛腹瀉的人,有預防和調節作用。

自制方式是,陳皮9克、生薑3片,加入500-1000毫升水,煮沸30分鐘即可。


夏天暑熱溼盛,易脾胃虛弱,察便觀色,採用5食療茶飲,祛溼解暑

太子參杏仁麥冬茶

此養生茶有益氣健脾的功效,太子參養脾肺之氣,益氣生津,麥冬潤肺清心,杏仁宣降肺氣,此茶可防治肺氣虛的情況出現。

自制方式為,太子參10克、杏仁10克、麥冬12克,加入500-1000毫升水,煮沸1小時左右即可。

紅豆薏米芡實赤小豆茶


夏天暑熱溼盛,易脾胃虛弱,察便觀色,採用5食療茶飲,祛溼解暑

紅豆薏米利溼,赤小豆能利水解毒,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這是一種經典的祛溼茶飲,而且能夠照顧脾胃肺腎,適合在四季飲用,同樣也可以在夏季服用。

自制方式,主要材料是,紅豆20克,赤小豆20克、薏米30克、芡實10克等,加入1000毫升水,煮沸1個小時即可飲用。

茯苓山藥南北杏瘦肉湯

茯苓和山藥有健脾、益肺氣的作用,白扁豆健脾化溼消暑,南北杏潤肺宣肺,所以此方能健脾益肺化溼消暑。


夏天暑熱溼盛,易脾胃虛弱,察便觀色,採用5食療茶飲,祛溼解暑

自制方法,茯苓15 克、山藥15 克、 南北杏各12克、生白扁豆20克、瘦肉半斤。將材料洗淨,茯苓、山藥、南北杏用水浸半小時,瘦肉汆水備用。將所有材料加水用大火煮滾後,用中火煲45分鐘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