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為何能從眾多戰爭片中脫穎而出?

《集結號》為何能從眾多戰爭片中脫穎而出?

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我一直是一個喜歡看戰爭片的影迷。

對戰爭片的喜愛大概就是由於裡面宣揚的英雄主義吧。

從最初的《鐵道游擊隊》、《烏龍山剿匪記》到後面的《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看了不止50部關於抗爭的電影電視劇吧。

兜兜轉轉,最帶入感情的還是《集結號》。

《集結號》為何能從眾多戰爭片中脫穎而出?

《集結號》之所以觸動了我的心靈,精緻的戰爭場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更重要的還是片中人物的真性情。

在片中有血有肉的軍人被呈現在殘酷、瘋狂的戰爭中。

渺小、脆弱、癲狂、冷血、虛榮、浮躁,甚至恐懼、退縮、懦弱、崩潰都體現了一個人的本能反應。

鏡頭裡的士兵並不是傳統英雄的形象,而是在戰爭面前也會緊張恐懼,受傷時慘叫,戰友死去時哀嚎,人物表現貼合實際,有血有肉,很有感觸,這是很多戰爭片沒有的。

《集結號》為何能從眾多戰爭片中脫穎而出?

馮小剛想展現的調調不是《狼牙山五壯士》,也不是《一個和八個》。

而是從尊重個體的平民視點出發。

中國的戰爭片劇本幾乎一毫沒變,就連《激情燃燒的歲月》、《亮劍》、《士兵突擊》也是強調英雄、集體主義的。

石光榮、李雲龍和巴頓一樣,其實都是戰爭狂人,他們喜歡戰場,喜歡戰爭,他們都是好戰分子,可以說,這是用大多數人的生命來成就英雄的。

《集結號》為何能從眾多戰爭片中脫穎而出?

那為什麼這些劇很受歡迎?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人物生動化了,不像以前那樣高大全臉譜化,但人物的塑造方式還是老式的,英雄總是打不死的,英雄總是能完成任務,英雄總是超人,呈現出的英雄主義不變。

《士兵突擊》是因為關注小人物的“阿甘式”奮鬥史,迎合了很多人曾有的自卑、怯懦或辛酸,備受好評。

但是仍然沒有跳出英雄主義的主旋律,人物形象過於符號化。

《集結號》為何能從眾多戰爭片中脫穎而出?

我們的主旋律一直強調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

但是一直以來,在塑造軍人形象上,卻是不遺餘力地拼命往個人英雄主義上整——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徐洪剛、李向群都是個人英雄主義最好的代表。

這樣做可以激起個人內心的那種由崇拜產生的亢奮和臆想。

感覺士兵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神態淡定,視死如歸,從容不迫,慷慨凜然。

在戰爭中他們那麼堅定,那麼毫不遲疑,面不改色心不跳,沒有了人的原始感情。

《集結號》為何能從眾多戰爭片中脫穎而出?

電影根據楊金遠的小說《官司》改編。

故事背景發生在1948年到1956年間,一個連隊的戰士全部陣亡卻無人知曉。

全片通過尋找追溯的過程展現了這幾個戰士的英勇和感人的事蹟。

影片開始就是個滿目廢墟的戰場,沒有任何累贅的前戲和交代,將觀眾置入硝煙、槍炮和血肉模糊中,直接刺激了我們的眼球。

這是講解放戰爭的故事,連長谷子地率領九連47名戰士在汶河岸執行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任務。

團長劉澤水下令,以集結號為令,聽見號響就撤退(事實從未吹號)。

《集結號》為何能從眾多戰爭片中脫穎而出?

排長焦大鵬,犧牲前說自己聽見了集結號。

而穀子地自己沒有聽見,他決定死守陣地。

最後全隊犧牲。

我們在看的過程中會發現穀子地不太熱情,他怕戰爭,有一點老兵油子氣,他不盲目犧牲,有很強的生存智慧, 但也不是一個囊腫。

在過去的電影中,士兵為服從大局是任勞任怨的,是勇於犧牲的,沒有一點害怕和顧慮。

但是穀子地不同,他會發出質疑:“你怕咬死,我們就不怕咬死?”

在過去的戰爭片中,士兵們為了虛無的空虛理想主義和一腔熱血而死。

《集結號》為何能從眾多戰爭片中脫穎而出?

但是《集結號》中,他們為了看得見的兄弟而死(姜茂財),為了看得見的信任而死(王金存)。

他們沒有說一句空洞和漂亮的廢話。

所以我說《集結號》是一部與眾不同的中國戰爭片。

馮小剛沒有再去塑造視死如歸傳統的英雄人物,而是以深刻的人文關懷,將個體在戰爭與政治面前的渺小無奈用穀子地的人生來體現出來。

《集結號》為何能從眾多戰爭片中脫穎而出?

《集結號》比以往作品更多地表現了人類的本能和天性。

李零在《花間一壺酒》裡說:“人不是數字,不是金錢定購的物品,不能輕言犧牲,哪怕是為了長遠利益”。

人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動物,人比任何其他動物都更理解生命的價值,更能體會死亡的痛苦。

但人也是少數幾種明知要死還能前進的動物之一,因為我們有信仰。

《集結號》為何能從眾多戰爭片中脫穎而出?

《集結號》是描寫了人的戰爭,而不是‘談笑間強櫓灰飛煙滅’的行為藝術。

面對戰爭和歷史,人們是無奈的。

我們恐懼過、欺騙過、勇敢過、戰鬥過、為榮譽爭取過、為理想奮鬥過、為失去兄弟和愛人而悲痛過……

但是在歷史面前,我們終究是渺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