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立 夏


2020年5月5日

庚子年四月十三

08:51:16


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立夏後,天黑得晚亮得早,

人也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晚睡早起。

不過孩子還處於生長髮育階段,

最好不要超過9點半入睡。

而且夏季是孩子發育較快的時候,

規律的作息、不熬夜、早點起,

對於孩子各臟腑的發育非常關鍵。


因為現在中學、小學、幼兒園普遍都沒有開學,

很多孩子早上喜歡睡懶覺,

讓他們早點起床成了家長們的難題,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方法,

現在天亮得早,

我們可以早點打開窗簾,

讓陽光照到屋裡,

這樣有助於孩子早起。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每天上午11點到下午1點之間,

心經最旺,也是養心的好時機,

最好能午睡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

如果沒有條件睡覺,或睡不著,

可以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

閉目養神一段時間。

哪怕只有五到十分鐘,

都能起到養心神的作用。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立夏後,氣溫會日趨增高,

很多孩子都會吃一些冷飲,

或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

這些生冷寒涼的食物雖然能給人帶來一時涼爽,

但後患無窮。

因為夏季雖熱,

但人體陽氣浮越於外,

而內裡的陽氣卻很少,

生冷可能短期內孩子會出現腹痛、腹瀉、厭食,

長期過食生冷則對脾胃損害較大,

孩子出現脾虛等諸多問題,

最終導致孩子免疫力下降,

而且身高、臟腑的發育都會受到影響。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從立夏到三伏前一天的這階段,

是喝姜棗茶最好的時候,為什麼呢?

因為人經過一個冬天、一個春天,

體內積聚的病氣會比較多。

夏天炎熱,人體腠理是開放的,

而體內陽氣空虛。

此時喝一杯姜棗茶,

既能補體內陽氣之虛以溫中,

又能助陽氣發散以排寒。

恰好符合《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的宗旨。

材料:

大棗6個,帶皮生薑3片,兩勺麥芽糖

做法: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注意


1、姜不能去皮,一定要在中午前喝完

2、當做早上10點多的小飲料,代替其它零食

3、要趁溫熱時喝,如果孩子喝後出汗比較多,

4、就適當減少生薑用量。

5、有發燒,舌苔白厚、黃膩,咳嗽時,不能喝,等病完全好後再喝。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蓮豆麥仁粥可健脾養心、清心除煩,

對於幫助孩子健康地

度過立夏這個節氣非常的有幫助。

小麥性涼味甘,

具有養心、補虛止汗、清熱除煩之功。

蓮子味甘、澀,性平,

可補脾,益腎,養心安神。


材料:


蓮子30、紅小豆50克、

小麥100克、白砂糖5克


做法:


1、蓮子、紅小豆、麥仁(小麥)用清水洗淨,控幹水分。

2、鍋內加適量水燒開,加入蓮子、紅小豆,麥仁煮開,轉中火煮半小時。

3、以孩子的口味習慣調味也可加白糖食用。


(1歲以上兒童可以食用,發熱、嚴重便秘時不宜食用或遵醫囑)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百病生於氣,

情志是影響健康的一大因素,

音樂可以感染情緒,

而其曲調也能分為金木水火土,

與髒氣共鳴互動。

在五音中,徽音樂曲熱烈歡快、輕鬆活潑,

具有火的特性,

可入心、養心。

推薦曲目是《紫竹調》,

在這首曲子裡,屬火的徽音和屬水的羽音,

相互配合,既養心,又補水,

從而達到水火既濟的平衡狀態。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立夏養生|養陽、養心的七點建議


說到養心,

《黃帝內經》裡說的“恬淡虛無”,

是最理想的生活狀態,

孟子也說:“養心莫善於寡慾。

但清心寡慾的心境,

對現代人來說太過理想化了,

尤其是每天為娃的各種事操心的父母,

我們雖不能去除心中種種慾望,

但可以和心靠得更近一些,

通過練習正念,

不帶絲毫評判地覺察自己的

身體變化、情緒、思維,

這樣做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

接納自己,

同時也讓我們以更開闊的視角和包容的姿態,

去待人處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