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01

中秋之夜自古是我国文献历史上最美好且令人遐想的夜晚,在熙宁九年(1076年)的某个月圆之夜,苏轼独自登上超然台眺望着浩瀚无垠的星河,他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果只是从艺术手法上来讨论,这首旷世词中,苏轼将人世间该有的普通情谊寄寓情景之中。他的词,意境旷达和信手拈来的典故为后人所称赞,就这首《水调歌头》写尽了世人对于人生最美好复杂心理深刻寄托的情感。

而他每首诗的背后,无一不是脱离了浮沉的情感而拥有了更真实的内容。

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在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出任密州,此前,他在东京都受到忽视,在国家最高统治人神宗皇帝眼中留下了“苏轼并非佳士”的深刻成见。

神宗皇帝赵顼在1067年正月继位,自小也是目睹了宋朝开始积弱积贫的困境,继位之初,一番报复便破土而出,他还在太子的时候就十分仰慕王安石,便即刻召他来赴京,王安石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人,也留下了经典的诗作《元日》等。

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年)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此前他一直在外做官,对百姓的生活了如指掌,当时的宋国面临经济困窘、风气败坏、国防意识薄弱,在此次上疏他针对这些提出了看法,总结出这些症状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引用了古代统治者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一味只图安逸,最终覆灭的局面,但宋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王安石

02

并不是他的此法不可考,而是宋仁宗赵祯也做过变法,历史上称“庆历新政”,这次变法是由范仲淹、欧阳修主持,提出十大政策——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但这次变法因为触及到贵族官僚的利益,新法举步维艰,终于在次年(1045年)初,本次新法终止,而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

而这次的新法变革,以文人开头,又以文人罢黜收尾。

自古新发变革总会招来各地的不满,因为一部分人或许会在新法中图谋不轨,相反也有一部分人在这里遗失当初的利益,更有一部分人在其中牟取暴利,绝大多数的人们还是想在新法中安稳度过。

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其实也可以想见,当时宋朝积弱,本就不堪重负,而相对的还要为新法的顺利推恩施下,但这些钱绝对有一部分没有投入到新法改革中,这本就触犯了贵族利益的新法,而且还不得民心,让百姓原本艰难的生活过得更艰难,新法就没有继续推行的必要了。

而那个时候,苏轼也是极力反对新发。

以苏轼天生的悲天悯人,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了他是个保守派,也许更多的是他深受儒家和道家影响,他怜悯百姓因新发的变革而激烈。

在神宗熙宁2年(1069年)五月,他做《议学校贡举状》反对贡举法改革,同年秋天,当时任监考官的苏轼发策讽刺王安石,而苏轼的两次反对新发变革让王安石对他的成见越深。

然而神宗皇帝的变革意愿十分强烈,变法就像离弦之箭无可挽回,而苏轼的上书《

在上皇帝书》,原本请求罢免王安石,结果自己却深陷囹圄。

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03

熙宁3年12月,王安石拜相,而神宗皇帝为了推行新法,有着势如破竹的决心,相较于仁宗皇帝,他更有决心讲此次新发推行和作大,所以凡是反对新法者皆被罢黜。

而这次,苏轼作为保旧党和王安石作为新党开始了真正的较量。

为了新法的顺利推行,王安石先动手清除障碍。

他有位姻亲御史谢景温,是宋代初期名臣谢绛之子,谢景温的妹妹嫁给了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故此谢景温巫陷苏轼在丁父忧归蜀途中,往还多次乘舟载物货、贩卖私盐。

朝廷即着人调查,对于次莫须有的事,苏轼不屑辩白,只待朝廷查证,可朝廷却查无对证,但是此番苏轼毅然自乞外任。

刚刚走上政治舞台准备一番作为的苏轼,迅速尝到了怀才不遇的滋味。

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宵小们的诡诈,政见异者的残酷,在本能刺激了而立之年的苏轼,也使他那致君尧舜的拥有一腔抱负的理解受到了冲击。

而立之年,是一个男人最精力旺盛的时候,但当心中弥漫着一股失意失措的时候,与原本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态度相驳斥,大多数人更多的还是失意和无措,因为怀才不遇而失意,因为无人赏识而无措。

苏轼带着一腔失望愤而离京,此时王安石变法如火如荼。

其实也可以想见,当一个人因为怀才不遇而沉沦,当终有一天拨开云雾重见天日,他一定就像是潜伏在地底的竹笋,一旦爆发,就会势不可挡。而这位“拗相公”在经过数年的蛰伏之后,一且当年未负的理想,终于得到当政者神宗皇帝的赏识,便展开了施展抱负的舞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了新法的征程。

但这过程十分坎坷,也可以说为不尽人意。

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04

北宋朝廷积重难返,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促就,而新法过于铺张扬厉,欲速则不达。此法没有的到朝政的上下一心,就连民间也没有拥戴,百姓照样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也许更是浊吏的因法营私,使其履行途中常常变质,以致不断滋扰民,其实新法推出,本就会有人在里面中饱私囊,官役不断的催百姓,百姓们照样如畜生一般在泥泞里挣扎,为官者却在庙堂之上津津谈着变法。

当时朝政还提出,领朝廷实行食能官卖而严禁私板, 但积贩法重而官盐费,民之贫而储存的那些人则往往获罪,杭州因违反盐法而获罪的人多达一万七千多人。

朝廷新法如此心急,变法措施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宋朝政府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朝廷积弱积贫的局面,还是有一定的可取性,可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许多现实意义接踵而至,终究还是做不下去。

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熙宁七年(1074) 十二月,苏轼自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与他同行的还有满腹委屈的王安石,在变法阴影之下因为无人赏识而郁郁不得志,故此罢相,神宗任命韩绛为相,吕惠卿为参知政事。

熙宁八年(1075) 二月,王安石复相,六月,颁行王安石《诗》《书》《周礼》新义于学宮,可在第二年的时候,王安石第二次罢相,神宗皇帝又以吴充、王佳为相,冯京参知政事。

王安石的两度沉浮,证实了变法碰到的困难和危机。自古推行新法本就举步维艰,但是也要当政者立场坚定,但是宋神宗犹豫不决、皇恩的变幻莫测让王安石渐渐失去希望,他和苏轼一样,本质上带着失意抱憾终身。

不过万幸,尽管王安石不再变法的主要推动者,但他掀起的变法之巨浪以由此而来的朝廷、社会巨大变革仍在继续,他以一己之力掀起来巨大波浪,让人不得不重视他。

而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正作于此,他原本一腔抱负化作对亲情的不舍,他失去了他的父亲,和他的弟弟子由相依为命,或许在月色之中看似豁达的诗里还藏着他的一腔失意,但是无人能懂。

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05

现在神宗身边是韩绛、吕惠卿、吴充、王佳,这些人对变法的态度,可以也说像王安石一样热切,却并不像王安石一样为国着想,不过是借这新法而捞取政治利益,不过是想着借着大锅分一杯羹。

此前王安石对苏轼的打压,只是嫉恨惧怕其对变法的反对及破坏力,只是单纯为了为推动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清除异己而已,为了新法的推行,他做了此事。

可是吕惠卿、王佳等辈对苏轼的成见、敌视、排挤则更多是出于私欲,他们害怕苏轼,更嫉妒他被仁宗皇帝嘉许的才华,而一举对他展开打压。

苏轼的政治处境比之前更加不安,苏轼的几度沉浮,终于还是看清了一些现实,判抗三年不得调任升迁一步,苏轼对政治产生了恐惧。

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在《密州谢上表》中,苏轼自称:

“论不适时,皆老生常谈陈腐之说”。

而在保州低越地点表示:

“期无调手动,既然回朝廷无望,庶少逃于罪戾。”

今天,我们读苏轼的《后杞菊赋》,看他这样描述饥饿,当前是如何靠食菊饱復:“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塔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曾杯酒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对案顰蹙,举箸噎呕。

求杞菊食之,打腹而笑。”可以看出,苏轼出任密州,当时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就连苏轼这个做官的人员都食不果腹,长年以花草为充饥之物,更不要说是穷苦的百姓了,而苏轼作为诗人的浪漫却在这里化为乌有,一切本当惬意的笑皆为化作对生活的无奈,或许更是说不出的寂寞。

此后还有历史上更大的“乌台诗案”等着他,这种寂赏如夜色时分的密州山城,他无法抵御接踵而至的黑夜。

不过是怀才不遇的伤心儿罢了。

-END-

人海茫茫中,你我溺逝于人潮拥挤中,相聚片首,还好与你共烹茶饮酒。

苏轼:从《水调歌头》来谈谈宋朝前期的新法变革对文人的打击

余生很长,我很珍惜,喜欢我的文字,记得关注我哦,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