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省灌南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王 兰

灌南县田楼镇通过近几年的机插水稻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目前已形成一套成熟的高产栽培技术,机插水稻不仅省时、省工、高效且少病、高产。现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青钱柳头条号网络首发]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生育期适宜、产量高、抗病、品质好的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如连粳 7 号、连粳 9 号、连粳 11 号等,备种量为 45~60 kg/hm 2 。播前进行种子处理,首先选择晴好天气晒种 2~3 d ,去除杂种、劣种,杀菌的同时促进发芽;然后按 4~5 kg种子加 2 mL 浸种剂兑水 10 kg 的比例浸种,浸种时水要淹没种子 5 cm 左右,浸种 48~72 h ,每天搅拌 2~3 次,确保浸透浸匀;最后捞出种子晾一下,用 5% 咪鲜甲霜灵 50 g 拌稻种,随拌随落种,确保出苗后苗齐苗壮 。


江苏省灌南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 播种育秧

2.1 秧田准备

选择土壤肥力良好、平整、没有污染、便于交通和排灌的地块作为秧田。年前耕翻 1 次,秧田与大田比例为 1∶100 ,去除苗床中的杂草、硬物,整理成秧板,秧板宽 1.4 m 左右,秧沟的深度和宽度分别为 15 、 25 cm ,秧板面达到实、平、光、直。四周开沟,沟深 20 cm 、宽 30 cm ,确保旱能灌、涝能排。准备好营养土,一般备土 1 500~2 250 kg/hm 2 ,过筛加复合肥 75 kg/hm 2 ,拌匀盖好塑料薄膜堆闷 20 d 以上;或备土600~750 kg/hm 2 ,加育秧有机质 1 125 kg/hm 2 左右拌匀,随拌随用。

准备塑料盘( 30 cm×60 cm ) 450~525 张 /hm 2 ,准备 1.8 m宽无纺布长 75 m/hm 2 。

2.2 播种

根据插秧时间确定播种时间。正常每年 5 月底至 6 月初播种落谷,确保秧龄 18~20 d ,苗高为 12 cm ,叶龄 3.5~4.0 叶,叶色青绿,根多色白,盘根性好。播种时,先把 2 张盘对头排好,每张盘装营养土 4 kg 左右、播种子 150 g 左右,先均匀撒土,土层厚度占秧盘孔眼的 2/3 ,后均匀撒种,每个孔眼 3~4 粒种子,每张盘再盖营养土 0.3 kg 左右,最后盖无纺布,四周压实。灌水淹没秧板,确保土壤浸透,种子吸足水分 。

2.3 秧田管理

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秧田期可以灌水 4~6 次,每次淹没秧板面,保证秧板湿润,土壤含水又通气。在秧苗一叶一心期时,用旱秧绿 1 号 3 kg/hm 2 + 旱秧绿 2 号 6 kg/hm 2 兑水 450 kg/hm 2 均匀喷雾,防治水稻立枯病。移栽前 7 d ,揭开无纺布炼苗。移栽前 3~4 d ,喷 1 次出嫁药,用 75% 三环唑300 g/hm 2 +25% 吡蚜酮 300 g/hm 2 +25% 井冈霉素 750 g/hm 2 +营养液 750 g/hm 2 喷施,防治水稻叶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以防病虫带入大田。

3 大田整理

麦秸秆还田完成,打水泡田,打水前施足基肥,施有机肥 7.5 t/hm 2 以上、 45% 复合肥 900 kg/hm 2 、尿素 225 kg/hm 2 。可以结合防治一代二化螟撒施地下虫药(辛硫磷颗粒剂)耙地,地要整平,高差不超过 3 cm 。最后用除草剂 50% 丙草胺3.75 kg/hm 2 撒施进行水层封闭防治杂草。等田水自然落干再插秧 。

4 合理密植

按 30 万 ~33 万穴 /hm 2 、每穴 3~4 株秧苗栽插,基本苗120 万株 /hm 2 左右。 6 月 18 — 25 日适龄壮秧移栽。机插后及时进行人工补缺,以减少空穴率和提高均匀度,确保基本苗数。

5 水肥管理

机插秧结束后,及时灌水护苗, 4 d 后落干 1~2 d ,再上水。如此反复,做到前水不清、后水不进。以此来促进秧苗尽早扎根活棵,尽早分蘖 。 7 月底至 8 月初,当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 80% 时开始烤田。够苗早、长势旺时,要做到早搁田、重搁、多次搁;反之,迟搁、轻搁、少搁。搁到田间不陷脚,稻株叶色正常褪淡为准。高峰期苗数控制在成穗数的 1.3~1.5 倍。如果等到水稻拔节时苗数还不够,也要及时烤田,即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复水后,稻田保持水层 3~4 cm 深。湿润灌溉。水稻灌浆结实期,田间要间歇上水,干湿交替,湿润管理,让土壤通气,保持根系活力,使植株健壮,减少发病。收获前 7 d 断水。

早施分蘖肥,秧苗活棵后 5~7 d 和 15 d 后分 2 次撒施分蘖肥。第 1 次施肥结合除草剂(用 50% 苯噻苄可湿性粉剂1.2 kg/hm 2 )二次封杀田间杂草,同时可以拌硫酸锌 15 kg/hm 2 ,促进秧苗早发,防止僵苗。注意水深不能漫小秧心叶。由于土地高洼不平,高处漏封的杂草可以人工拔除或化学除草(用 25% 稻杰 1.5 kg/hm 2 +10% 氰氟草酯 1.5 kg/hm 2 )。

巧施拔节孕穗肥,复水后及时撒施拔节孕穗肥,施复合肥( 15-15-15 ) 225~300 kg/hm 2 、尿素 112.5 kg/hm 2 ,保证幼穗分化正常,此时基部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伸长、第三节间开始伸长。孕穗肥要保证在田间叶色正常褪淡的基础上使用,如果不褪淡,就不施用或少施。

齐穗后追施粒肥,要掌握好苗不黄不施、多雨寡照不施、有病害的不施,用量不宜多。可以采用根外追肥,用 1% 尿素溶液或 0.2%~0.3% 磷酸二氢钾溶液在 15 : 00 以后喷施。

6 病虫害防治

早期病虫防治主要是防稻象甲、二代灰飞虱、叶稻瘟等,用 40% 毒死蜱 1.5 kg/hm 2 或 20% 象青甲 1.5 kg/hm 2 +75%三环唑 600 g/hm 2 + 含氨基酸成分的叶面肥均匀喷施。搁田前喷 1 次药,预防水稻纹枯病。复水后再重点喷 1 次药,主治纹枯病,兼治叶稻瘟、稻纵卷叶螟等,药剂选用 24% 噻呋酰胺 225~375 mL/hm 2 或 30% 苯甲丙环唑 300 g/hm 2 +5% 阿维菌素 1.5 kg/hm 2 。注意:喷水量要大,对准稻株中下部喷施。

穗期总体防治可以分 3 次进行:破口前 7 d 左右重点防治稻曲病,主要药剂选择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慎用三唑类(如己唑醇、戊唑醇等,因它们对水稻生长有抑制,如果使用不当,会使稻叶短小,严重时不能抽穗或包颈);破口初期( 10% 破口)主治穗颈瘟,兼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使用药剂为 75% 三环唑 600 g/hm 2 、 42% 咪鲜甲硫灵 1.5 kg/hm 2 、 40% 稻瘟灵 +24% 噻呋酰胺 450 g/hm 2 +25% 吡蚜酮 750g/hm 2 +5% 阿维菌素 1.5kg/hm 2 综合防治;齐穗期 80%左右抽穗时,即可再复治 1 次稻穗颈瘟,并查治其他病虫害。

7 适期收获

水稻在蜡熟期末至完熟期,谷壳变黄、籽粒变硬,田间95% 以上籽粒黄熟后统一收获。及时晾晒,如果是阴雨天气,可以烘干。确保仓库干净、卫生、无虫无鼠害,颗粒归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