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把水果都捏一遍,老闆想要制止,奶奶卻說:捏壞多少買多少

熊孩子把水果都捏一遍,老闆想要制止,奶奶卻說:捏壞多少買多少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環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因素,孩子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不但看他個人的努力,還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他的家庭環境,家風是會遺傳的。我們在帶孩子的時候,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對這個世界是無知無覺的,其實,周圍的一切都被孩子真真切切的看在眼裡,並且,孩子還會去積極的模仿。

熊孩子把水果都捏一遍,老闆想要制止,奶奶卻說:捏壞多少買多少

最近在一個水果攤買水果,碰到一位帶著孫子的大媽在挑水果,孩子離水果攤很近,旁邊就是葡萄。

孩子伸手就在那抓個不停,一些比較嫩的水果被直接捏出水甚至捏爛了。水果攤的老闆看到後過來說:"請管一下您家孩子,這麼好的水果被捏爛了,會影響我們銷售的。"沒想到,那個大媽卻回答說:"小孩子不懂事,難得喜歡這東西,讓他抓,捏壞多少買多少。"

老闆也不好再說什麼,好在孩子手不長,只是抓了幾顆葡萄,沒有造成很大的損壞。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大媽在水果攤轉悠一圈之後,什麼也沒買,就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其實並不是爺爺奶奶帶孩子就會出問題,關鍵不在於是誰帶孩子,而是給孩子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成長環境。

過度縱容孩子,只會使孩子養成逃避、推卸責任的壞習慣。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呢?

注意自身行為,言傳身教。

都說"孩子的行為是家長的鏡子",其實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孩子的成長過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塑造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有一句話,叫做"教育孩子就是在教育自己"。所以在引導孩子的行為同時,也要規範自身行為,不可教孩子一套,自己卻做另一套。

熊孩子把水果都捏一遍,老闆想要制止,奶奶卻說:捏壞多少買多少

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切忌縱容包庇。

上面的大媽就是典型的縱容孩子的行為。不僅沒有糾正孩子捏水果的錯誤舉動,還讓沒有說到做到,為孩子的行為買單。

這很容易給孩子引入不良的習慣,而且之後會發現糾正壞習慣所花費的時間是養成好習慣的兩三倍。一味寵溺對孩子只會是百害而無一利。

熊孩子把水果都捏一遍,老闆想要制止,奶奶卻說:捏壞多少買多少

要讓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很多家長總是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為由,為孩子的錯誤行為開脫,但這是很不正確的。

教育孩子應該要賞罰分明,好的要給一定的獎勵,但做錯事了也一定要讓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並且進行適當的懲罰,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正視錯誤,並且及時糾正錯誤。

熊孩子把水果都捏一遍,老闆想要制止,奶奶卻說:捏壞多少買多少

總之,孩子終究是孩子,總是在一個又一個的錯誤中得到成長,所以難免會出錯。

一些小錯不必上綱上線,不能吝嗇向孩子解釋,給孩子全面認識錯誤,並且改過自新的機會。

此外,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很重要,要注意家庭氛圍與言傳身教

陪伴孩子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母親與孩子相處的點滴將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現在渾身“臭毛病”,媽媽們該反省了,改變孩子從改變自己開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模樣,更多的在於父母如何引導!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

熊孩子把水果都捏一遍,老闆想要制止,奶奶卻說:捏壞多少買多少

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熊孩子把水果都捏一遍,老闆想要制止,奶奶卻說:捏壞多少買多少

10冊不過是6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熊孩子把水果都捏一遍,老闆想要制止,奶奶卻說:捏壞多少買多少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