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湘西地方历史文献《五溪蛮图志》侥幸流传记

中国的历史文献浩瀚,但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在长期的朝廷更迭历史动乱中许多文献毁于一旦,秦始皇焚书坑儒就使得很多中国早期汉文献消失;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收录了3500百种书,当时也搜刮了皇家和几乎所有的藏书楼的图书,但是禁止收录的就多达2855种,这些书命好的被藏在深宫,命不好的就被销毁,以至于很多文化典籍消失。

而对于湘西来说,由于当地的“苗蛮”没有文字,所以他们的历史生活往往靠在这一地区生活工作过的朝廷官员、学者和过路文人的记载,这就更突显了湘西地方历史文献的稀缺性,能流传下来就更不易了。

先说说“五溪”这个词。“五溪”在历史上曾经是很重要的一个地域概念,现在已经鲜少见到了。实际上就是沅水上游有22条流域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古代人们对河流的支流没有那么全面的了解,于是历史上把沅水及其上流流域的统称为五溪,五溪包括(雄溪、樠(朗)溪、酉溪、潕溪、辰溪)地域。从大致范围来看,五溪地域应包括现在的湖南西部,包括湘西的大部分地区;广西北部;贵州的东部,包括思南、铜仁、印江、松挑、黄平、施秉、镇远、玉屏等县;还有原四川东南部的酉阳、秀山等地。


明代湘西地方历史文献《五溪蛮图志》侥幸流传记

明代沈瓒绘制的五溪图


明代湘西地方历史文献《五溪蛮图志》侥幸流传记

民国陈心传绘制的五溪图


汉族史籍和苗族史诗都证实,在明清最终形成著名的生苗区腊尔山苗疆和黔东南雷公山苗疆前,“五溪”都曾经是“蛮地”和“苗疆”。古代生活在武陵和五溪的民族,被称为“武陵蛮”和“五溪蛮”。他们是苗族、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近三十个民族的先民。

对于五溪蛮早期的生活,人们知道得极少。明代沈瓒《五溪蛮图志》就是对五溪苗民生活描述一本历史文献,它能够流传下来实在是历史的侥幸。


明代湘西地方历史文献《五溪蛮图志》侥幸流传记

湖湘文库”收入由岳麓书社出版的《五溪蛮图志》。

沈瓒为江苏昆山人,生活于明代景泰至弘治年间,《辰州府志》中载其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任辰州府教谕。我们知道明清时代县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教谕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教育局长。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这与他自述“余赴辰教越三年”是一致的。

沈瓒这人有个特点,到了五溪入乡随俗,特别留心五溪和“省地”的不同,当时的辰州府已经纳入“省地”,五溪在其西北,交通不便,但其不碍于溪山限隔,屡游历于五溪,访问苗俗,在亲身感受的基础上,撰编了《五溪蛮图志》,提供了较系统的五溪蛮的生活画卷,因为他经常访问苗乡,对五溪苗民生活很了解,描述得也很具体。但是他撰编的《五溪蛮图志》未能刊行,就这样流落到了民间。

时间过了300余年,这本残稿流落到了当时辰州潕川(今泸溪)的李涌手中,据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泸溪县志》载,李涌字鲸来,清雍正拔贡,后为举人,学识渊博,曾做过《泸溪县志》的主纂。他对家乡五溪地区的风土人情,是耳熟能详的。他对沈攒的残稿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沈瓒所撰《五溪蛮图志》,是在昔人绘图题咏,攟摭事迹的基础上,复加润色,而为之志的,也不全足可信。所以,李涌一方面秉着岂敢菲薄前人,而妄删之哉的尊古敬贤态度,故仍其旧稿而存之;另一方面,则搜往证今,重加参校,予录成帙,对沈瓒残稿重加整理,但最终修改后的稿件还是未能印行。

一晃两百余年又过去了。民国初年,一个叫陈心传德国籍牧师的助手,作为中华基督教教会沅陵教区牧师,曾传教于湘西沅陵、泸溪、乾州等地七年。此七年间,他与苗民,常相往来,每见其俗,尚稍异者,皆为一一笔记之。民国二十年春,他在泸溪县府一个朋友见到这本书,民国二十三年春,他送女儿去乾城良璋就学,从沅陵经道泸溪,在朋友处又见到这本残书杂陈于其案头典籍间,于是借来抄了一卷。自此后,他每乘教务之暇,将原志细加考校,作了考校重编,以平时在湘西民族地区传教时所作笔记,即自己实地所见所闻的资料为依据,见所载事迹不足之处“增补之。”

遗憾的是,沈瓒书中原图大部分被删去了,另补的大部分为新图。据陈心传记载,从目录看原《五溪蛮图志》应有图44幅,并配绝诗44首,但陈心传所得稿本仅存图10幅,诗10首,但陈心传以其全系儿戏为由全部删去,另外请乾城的蔡文泉等人补了插图36幅,配诗44首,命名为《五溪苗族古今生活集》。但这部书仍然没能出版。


明代湘西地方历史文献《五溪蛮图志》侥幸流传记

《五溪蛮图志》描绘的“祭鬼”图,即椎牛歃血,现在仍然存在


明代湘西地方历史文献《五溪蛮图志》侥幸流传记

《五溪蛮图志》描绘的鬼禁,说的是苗民每年总有一天要躲鬼,躲在一个地方不能出声


明代湘西地方历史文献《五溪蛮图志》侥幸流传记

《五溪蛮图志》饮宾客,描绘了五溪苗民好客的习俗


这部手抄本又经过几十年的颠沛流离,辗转流落到了湖南邵阳民族历史研究者马少侨的手里,文革时他将此手稿捐献给了邵阳市图书馆,这部手稿才得以保存下来。2012年,这部手稿被“湖湘文库”收入由岳麓书社出版,这就是今天出版的《五溪蛮图志》。

《五溪蛮图志》采照古代地方志大而全的撰编方式,从地理沿革到山川河流,从资源物产到生产经贸,从民族神话传说到民族内部组织结构,从建制到边防军事,从风土习俗到宗教信仰,从文物典籍到名宦人物,无所不涉,卷篇繁多、内容全面、描述翔实,是有关古代苗族历史文化记述的重要新见古代文献。

《五溪蛮图志》由沈瓒明成化初撰,清乾隆年间李涌校订修改,再到民国年间陈心传的增补,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少侨的捐赠,及至2012年被“湖湘文库”收入由岳麓书社出版,我们不得不说这有理数的侥幸,我们才能看到这本珍贵的湘西历史文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