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下塞湖上春光好

“撫平”了曾經的“傷痕”

陽光明媚,春風和煦。

4月14日,記者探訪下塞湖。藍天白雲下,溼地洲灘如同鋪上了一層翠綠絨毯,上面點綴著紫色、黃色的小花,美極了。

下塞湖是益陽沅江漉湖蘆葦場下轄8個管理區之一,位於南洞庭湖腹地,地跨沅江、湘陰兩地,漲水為湖,退水為洲,是重要的溼地生態保護區。

然而,就在這片溼地生態保護區上,私營業主夏順安看到蘆葦生產效益下滑,從2008年開始修建矮圍,將下塞湖湖洲圍起來,進行非法捕撈和養殖,2.8萬畝溼地淪為“私家湖泊”。

“漲水時,魚進來,但出去就難了。”漉湖蘆葦場政協聯工委主任王獻軍說。為了防止魚向外逃走,下塞湖矮圍一道道堤壩不斷加高、加寬、加固,還修建了3個鋼筋混凝土節制閘,嚴重影響了溼地生態及湖區行洪。

洞庭湖是長江之腎。保護長江之腎,必須摘除下塞湖矮圍這個毒瘤。2018年6月3日,下塞湖矮圍全面拆除“攻堅戰”打響。至6月15日,下塞湖18692.6米矮圍、3座節制閘已全部拆除,實現內外湖完全相通。

“現在站的這個地方就是以前最大的節制閘。”踏上一片洲灘,沅江市副市長高應良向記者介紹。

一年多來,矮圍拆除後的1.67萬畝溼地進行生態修復,湖洲牛羊全部退出,依法解除下塞湖承包合同,後續整治全部到位。

舉目四望,湖平水闊,那些曾經的人工印記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豐茂的水草、蓬勃的生機。

拆除下塞湖非法矮圍,成為沅江市發起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衝鋒的起點。

目前,沅江市拆除矮圍網圍222處,共36.6萬畝;全面禁止非法採砂、整治砂場碼頭130處;清退保護區歐美黑楊5.72萬畝,溼地生態修復5萬畝;拆除45萬平方米網箱,天然水域全部退出人工養殖;實施禁捕退捕,3344名漁民全部退出漁業捕撈;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任務全面完成。

近兩年時間,大自然“撫平”了曾經的“傷痕”,下塞湖恢復溼地原有的模樣。洞庭湖沅江水域水質目前穩定在Ⅳ類、基本達到Ⅲ類,昔日“岸芷汀蘭、一碧萬頃”的迷人美景開始重現。

產業轉型迎來春天

一手修復“綠色屏障”,一手加快綠色發展。

在沅江蘆香食用菌公司,碼放整齊的蘆葦菌塊上,通體淡黃的秀珍菇看著很是可愛。按照3個月一個生長週期來算,公司今年預計可產出新鮮蘆菇2萬噸以上。

與一般菌菇種植不同,這裡的菌菇是以蘆葦作為培育基質,也被稱為蘆菇。

秋冬季節,洞庭湖邊的蘆葦收割回來,通過粉碎機粉碎,堆積自然發酵,3到4個月後,腐熟程度剛剛好,成了蘆菇生長的“沃土”。使用後的蘆葦菌渣,又可以生產成優質蘆葦有機肥,形成一條蘆葦綠色循環綜合利用鏈條。

沅江有45萬畝蘆葦,原料充足,足以支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蘆香公司董事長楊相光對蘆菇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如今,沅江有216畝蘆菇生產基地實現量產,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也讓鄉親們在家門口找到新工作,預計到2022年沅江蘆菇年產量可達20萬噸,消耗蘆葦約30萬噸,真正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