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手機屏背後的全球產業供應鏈重構

一塊手機屏背後的全球產業供應鏈重構

疫情之下,危與機並存,中國半導體顯示企業正積極尋求產業供應鏈優化,加快推動全球產業連重構。

4月27日晚,TCL華星在武漢舉行“同力協契·共克時艱”頒獎典禮,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奔赴武漢,為堅守戰“疫”員工發放獎勵,並對下一步華星光電覆工復產作出部署。

據李東生介紹,3月底TCL華星全國已完全復工。2020年一季度,武漢華星供應鏈受疫情部分影響,一季度銷量基本持平;在深圳華星、惠州華星業務增長拉動下,TCL華星銷售收入增加25%。

TCL華星聚焦半導體顯示產業,於深圳、惠州佈局面向電視的大尺寸面板,在武漢生產面向手機、平板等的小尺寸面板。疫情期間,因物料供給受影響,武漢華星損失15%的產能,但基本保障了下游廠商的需求。

疫情下的產業供應鏈優化

核心部件廠商的正常供應,對上下游生產商維持正常生產、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及全球經濟復甦發揮尤為重要。疫情後的復工復產,或將重構全球產業供應鏈。

武漢光谷是中國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研發和製造基地,TCL華星在該地建有兩條世界級的面板線:t3線為國內首條第6代LTPS(低溫多晶硅)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生產線,佔據全球產能的20%;t4線為第6代柔性AMOLED顯示面板產線,主攻柔性屏。

作為全球主要半導體顯示供應商之一,華星一旦停產,將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巨大沖擊。

在綜合風險評估之後,武漢華星一季度按照原計劃繼續生產。在武漢市和東湖開發區政府支持下,華星部署了疫情應急組織,保障員工安全下持續生產。2020年2月,武漢產線在疫情期間仍保持85%的產能,t3產線產成品出貨通道正常。

新冠疫情爆發後,供應鏈管理成為行業共識:如何讓整個物流供應鏈系統更加高效率,如何應對突發事件並提高生產經營抗風險的能力。

TCL華星對此有自己的思考:在市場經濟原則下廠商傾向於選擇更具競爭力的供應商,因而以往大部分物料採取進口。疫情期間海外供應鏈受嚴重製約,華星未來將積極採用國內的供應商。並且,在整個供應鏈的配置方面,國內的比例會進一步提高。

除向國內供應商傾斜外,適配新材料的工藝技術配備也是重點之一。不同材料需要配備不同的生產工藝,就液晶材料來說,國內外供應商不一樣,產品設計工藝也不一樣。根據國內供應商產品的性能、指標,做產品設計、生產工藝的適配。

此外,外部優化也是供應鏈優化的方法之一。減少以成品方式出口,選擇在當地設置工廠生產並銷售成品,可以最大限度規避貿易壁壘,避免不同國家地區貿易保護主義。

疫情催化全球產業鏈重構

億歐觀察到,除供應鏈優化外,疫情將加速顯示行業洗牌。

近幾年,半導體顯示總體供過於求,中韓日的面板企業競爭激勵,全球市場需求在疫情期間階段性下滑,加快了行業洗牌重組。

此前,韓國三星和LG宣佈退出LCD,轉向OLED、QLED等領域發展;京東方、華星光電、群創光電等中國廠商將陸續接盤LCD。韓企轉向更高端顯示技術,國企加快LCD兼併重組。

李東生表示:“未來中韓將是主要的競爭主體。在大尺寸LCD領域,中國企業將會取得領先優勢;在中小尺寸,尤其是是OLED、QLED、MiniLED等新一代顯示技術方面中韓仍將持續競爭和博弈。目前,在這新技術領域,韓企有一定領先的優勢,但這種領先是能夠超越的。”

近幾年,中國顯示產業快速追趕,不斷擴大全球市場份額,給競爭者較大的壓力。三星、LG等韓國半導體企業退出液晶面板的原因之一是,在該領域中國製造企業生產效率高、產業結構配套及規模經濟下的低成本下,產品更具出貨優勢。

正如李東生所說,中國製造業已經建立了全球競爭的比較優勢,這種比較優勢很難動搖。在大部分產業裡面中國企業能夠發揮這種優勢,在未來的全球經濟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一直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大國,為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積極推動全球貿易重構。此次疫情加快了該進程,經濟全球化趨勢不不可逆,全球產業鏈重構不能避免,中國企業積極適應全球產業鏈重構趨勢,調整中國企業全球化產業政策。

李東生指出:“全球貿易經濟格局的變化、重構,不完全受政治因素左右,關鍵的是市場因素。全球產業鏈結構的決定因素是更加有效率的市場,但全球貿易規則、區域經濟合作協議的改變也會對經濟產生影響。”

疫情推動全球產業鏈重構,行業領先企業進行產業整合,兼併重組。大浪淘沙,有人退出,有人追趕。

“有競爭力的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把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輸出,提升其競爭力,使其成為整個業務組成部分,通過有規模效應的精品提高全球競爭力,這是TCL華星未來發展的戰略選擇。”

中企加快OLED領域追趕

儘管未來機會巨大,短期內國內半導體顯示市場形勢嚴峻。受全球經濟放緩、疫情因素的影響,中國乃至全球手機需求量大幅下降。武漢華星手機面板佔主要產能的70%,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成為未來發展重點,華星光電正加快新一代顯示技術佈局。

李東生表示:“從現在中小尺寸的應用來看,OLED能夠保持持續增長。在2020年一季度,整個顯示市場需求下降,但柔性OLED卻增長了近10%,所以OLED的市場需求增長會更快。”

誠然, OLED需求在擴大,但目前OLED領域韓企仍佔主導。

大屏OLED是LG的天下,小屏OLED是三星的天下。三星基本斷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且三星通過持續投資強化競爭優勢,建立了競爭壁壘。

在高端顯示技術領域,中國企業想趕上韓國企業,縮小差距,仍需較大努力。

李東生表示;”對於下一代顯示技術,中國企業和韓國企業認知差距並不大,雙方對技術方向的把握基本一致。在大屏幕領域,噴墨打印、印刷是一個方向;QLED技術也是一個方向。此外,mini -LED產品性能將會超越白光OLED大屏,價格更具優勢,將成為近期至未來高端顯示主流。”

綜合看來,QLED及柔性OLED是未來大屏幕顯示領域的技術制高點。目前,華星光電柔性OLED正在爬坡,部分大客戶樣品獲批,4月份柔性OLED銷售超出預期。

除OLED爬坡上量,華星光電在開發新技術方面積極佈局。

2020年3月,TCL華星與福建三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設立一家企業,主攻Micro-LED顯示技術。

在產品結構方面,華星尋求開拓中尺寸市場,包括電腦顯示器,車載顯示器,以期在中尺寸市場擴大銷量。

李東生表示:“疫情一季度主要是對中國市場影響,二季度是海外市場整體影響,三季度全球市場將會逐漸恢復正常。疫情影響是短暫的、階段性的,從長遠來看有競爭力的企業仍有發展機會。”

疫情之下,危與機並存。中國半導體顯示企業積極尋求產業供應鏈優化,加快推動全球產業連重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