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是如何處置助他登位的十名功臣的?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當時的天策上將、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一說為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瓊、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人入朝,在玄武門埋下伏兵,發動玄武門之變,射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逼迫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是如何處置助他登位的十名功臣的?

《舊唐書》記“玄武門之變”,甚多隱諱。但到底隱諱了哪些事實,卻不明究竟。如今我們只知道,李世民的帝位是發動了玄武門之變而爭奪來的,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業。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是如何處置助他登位的十名功臣的?

“飛鳥盡,良弓藏”,皇帝在經歷改朝換代後,都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他無法從功臣集團中分離出忠臣和姦臣,但他又必須想盡辦法保證自己的兒孫能順利繼承皇位。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是如何處置助他登位的十名功臣的?

“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在帝王詭譎的權力思想之下,功臣們的處境十分尷尬及危險。像劉邦,他就殺了韓信、彭越、英布等曾獨當一面的功臣,還囚禁過獨自鎮守過後方的蕭何。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是如何處置助他登位的十名功臣的?

但從唐代歷史上的政治大環境來說,參與“玄武門之變”的十位功臣卻有了和韓信、蕭何等人有了不同命運結局的可能性。當然了,也排除個別作死的,比如侯君集。他是最早跟隨李世民的一批人,玄武門之變後征討吐谷渾,攻滅高昌,一時風頭盛極,後來卻想不通扶持李承乾造反,被殺。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是如何處置助他登位的十名功臣的?

而其餘九位之中,也有功成身先死,無命享福的獨孤彥雲。他是秦王府嫡系,玄武門之變後突厥兵臨城下,他在戰鬥中犧牲,沒有享受到後來的凌煙閣待遇和各種封賞,最後封荊州都督,陪葬於咸陽昭陵;也有如尉遲恭,在各種影視作品中,這個人物曾經如雷貫耳,但誰能想到玄武門之變後他位高權重,晚年卻閉門自守,雖得個善終,卻不免太過平淡稀鬆。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是如何處置助他登位的十名功臣的?

長孫無忌(李世民的布衣之交,又是姻親,後卻被李治和武則天聯合絞殺,流放後自盡,晚景可謂淒涼至極!)、公孫武達(隨李世民多次征戰立功,屢徵突厥,李在位期間一直受封、加官進爵,死後陪葬於咸陽昭陵)、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也都活到了李世民之子——唐高宗李治時期,除了長孫無忌最後因反抗武后而慘死,其餘都為因病或馬革裹屍而死,比起歷史上大部分功臣,也算有個善終。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是如何處置助他登位的十名功臣的?

伴君如伴虎,稍微有點驚險經歷的功臣當屬劉師立,他可是和李世民有過一場極其刺激的生死對話。當時有人密告他印符讖想造反,李世民問他是否要造反,劉師立坦蕩又謙和地回答李世民,他從未奢求過富貴榮華。既然位居將軍之職,已是位極人臣,怎麼敢造反?李世民這才笑了,撫慰他不要放在心上。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是如何處置助他登位的十名功臣的?

這批人不僅在李世民在位時期,為李唐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更盡心竭力掃除外患敵寇,成為貞觀之治時期的繁榮社會下的壁壘。李世民雖然鐵血手腕,弒兄殺弟,到李淵臨死都未曾原諒他,但其實他並非不是個有情有義的熱血男兒,當初張公謹隨李靖攻滅東突厥後,不久就病逝,一代帝皇親自哭送,並追贈左驍衛大將軍,諡號襄,後改封郯國公。

成王敗寇,功過自有後人評說。“玄武門之變”留給我們無數想象,只待我們細細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