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喝茶了嗎?——簡說中國茶文化


今天你喝茶了嗎?——簡說中國茶文化

生活在今天快節奏的我們,有多久沒有喝過一杯茶了?那種用井水燒開,輕泡一顆一顆茶葉,看茶葉上下翻滾,慢慢浸潤出味道的那種茶,而不是現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買的奶茶。

說起中國的茶文化,那是歷史悠久。茶,它不僅是中國人由來已久的生活習慣,更是一種精神需要。

茶有著散文的風格,使人們保持著清醒少眠的狀態,卻並不會像酒一樣,使人處於精神亢奮狀態,它是一種閒適的生活,一種心平氣和的心理狀態,一種理性和清醒的人生,一種更接近常人的人格。

日本人在學習中國宋代茶法的基礎上形成了日本的代表文化——茶道,就像他在中國學習了詩歌形成的俳句文化一樣,使中國的文化得到發揚。茶和茶文化都是中國對於世界的一大貢獻。

中國人的性格是平和的,素有“修身養性”、“安之若素”之涵養,如同茶一樣,茶也是中國知識分子表現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姿態——“勵志清白”。

清末劉貞亮有“茶十德”之說:

以茶散悶氣;以茶驅睡氣;

以茶養生氣;以茶除晦氣;

以茶利禮人;以茶表敬意;

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

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今天你喝茶了嗎?——簡說中國茶文化


飲茶藝術化,使人得到藝術享受,產生一種美妙的境界,是為茶藝。茶藝中貫穿著儒、道、佛諸家的深刻哲理和高深思想,不僅是人們相互交往的手段,而且是增進修養,助人內省,使人明心見性的功夫。當此之時,茶之為用,其解渴醒腦的作用已被放到次要位置。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茶文化。

茶分為基本茶類:綠、紅、青(烏龍)、白、(黃)、黑茶,還有再加工茶類: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藥用保健茶、含茶飲料。

茶文化的發端從漢朝就可見端倪,東漢增廣 《神農本草》有記載:“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魏晉南北朝時期飲茶便成為習慣,又由於茶的特殊藥性——令人興奮的功效而發展成為飲料,由於特殊的歷史環境和飲用的普及,茶開始與儒家、道教思想發生聯繫,茶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開始萌芽。

今天你喝茶了嗎?——簡說中國茶文化

專門

茶文化興於唐而盛於宋。唐代,茶更多地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有一大批文人專門用詩歌寫茶,比如陸羽、李白、白居易等。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閒。

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白居易《琴茶》

宋代出現鬥茶,鬥茶源於茶宴。這一時期皇室對貢茶要求提高,使福建茶成為貢品。此時關於茶文化的著作也較之前多了起來,甚至興起文人茶道,歷仕後梁、後唐、後晉三朝的和凝與他的同僚們就共同組織了“湯社”。“每日以茶相較量,味差者受罰”。這是歷史上第一個以飲茶為活動內容的組織。

元代茶文化是承宋,漢族知識分子喪失了仕進之路,許多人淪為社會下層。宋朝遺民便皆醉心於茶事,藉此表現清節,磨礪意志。茶文化發展至元,又出現了返樸歸真的跡象,不但散茶沖泡漸趨流行,飲茶環境也從華麗的茶室向自然界轉移,飲茶日益向自己的本來面目迴歸。

到明代,飲茶方式有了轉變,飲茶成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與社會生活、風俗民情等結合起來,產生了深入而廣泛的影響。

今天你喝茶了嗎?——簡說中國茶文化


清代茶文化既是傳統茶文化的終結,也是現代茶文化的開始。清還沿襲著明代茶文化。規模宏大的宮廷茶宴更是顯現了皇家飲茶的莊嚴和氣派,為歷代所不及。清代茶文化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茶在民間的普及,成為民間禮俗的一個組成部分。此時的傳統茶文化日趨衰落,但是,清代醉心於茶的人們仍然堅守著茶飲精神。

真正的茶宴起於唐朝,但宮廷茶宴最盛時還是在清代。在宮廷宴飲中,茶是必不可少的東西,飯前飲茶,飯後亦飲茶。宴會用茶大致相同。“千叟宴” 都是先飲茶,然後飲酒,再飲茶。茶象徵的是榮耀。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紅院劫遇母蝗蟲”中有一段集中闡述茶文化的文字,意突出妙玉烹茶是用 “舊年蠲的雨水” 和“梅花上的雪”,為了讓妙玉顯示自己的高潔與不同流俗。從茶文化史的角度看,曹雪芹的這一段描寫,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清代文人茶文化的主要特徵,雖在審美上達到了極致,但難免有流於纖弱之感。只有飲茶走向民間,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茶文化出現的頹勢,為茶文化的發展找到了一條新的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