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臺轉型之困:牌照獲取難度大 有平臺“帶傷”轉型

“北京去年11月已經跟平臺逐一談話,本來要求今年3月底之前交清退及轉型方案,但據我瞭解,目前大多數平臺都還沒有交。”近日,北京某P2P網貸平臺高管跟消金時代談及P2P“大限”時說道。

至於“拖”的原因,該高管認為,可能是一些平臺餘額較高,自有資金無力接盤。

隨著P2P網貸行業監管力度持續加碼,各平臺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目前,全國至少已有13省市宣佈全面取締P2P。

高壓之下,多數平臺開啟了轉型之路,有的變著法子做理財服務,有的則通過獲取牌照繼續經營貸款業務。但不少平臺仍然“帶傷”,轉型之路隱患重重。

簡理財繼續做理財服務,但歷史業務未處理乾淨

2018年,簡理財從綜合互聯網金融信息推薦逐步向以標準化金融產品信息推薦為核心的業務形態轉型,並與多家持牌機構合作。

目前,簡理財已和基金銷售公司、銀行合作,開展貨幣基金產品、公募基金組合、股票型基金組合等信息推薦和服務,主要產品有拾年寶、滿倉寶、眾邦寶、季得利、穩盈360等。

P2P平臺轉型之困:牌照獲取難度大 有平臺“帶傷”轉型

官方App顯示,拾年寶和滿倉寶都屬於基金組合服務;眾邦寶和季得利分別是眾邦銀行和新網銀行的存款產品;穩盈360是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平安銀行代銷的360天定期非保本理財產品。

據客服介紹,後三種產品已停止發售,恢復時間未知。另外,平臺上還有保險服務,合作方為慧擇保險。

兩款基金組合產品拾年寶和滿倉寶的合作機構是奕豐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眼下看來,簡理財已初步完成轉型。但平臺轉型前的遺留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

公開信息顯示,簡理財早期提供的產品主要來自於金融資產交易所,包括貨幣基金、銀行存款、房產抵押、車輛質押等,曾受到不少質疑,比如代銷金交所產品、信批不足、開展資管業務等。

2018年7月底,簡理財發佈限制提現公告,可轉出資產在10萬元以下的投資人當月可轉出額度不超過5000元,可轉出資產在10萬元以上的投資人當月可轉出5%。

平臺後來多次調整轉出規則,最近一次是從2020年5月起,10萬以下可轉出額度降到3000元,10萬以上可轉出比例下調至3%,理由是疫情影響。此外,平臺還推出打折退出方案,折扣在7折左右。當前所有轉出和打折方案均僅限於本金。

簡理財曾一直試圖摘掉身上的P2P標籤,但當大環境變差,風險增加時,平臺使用的限制轉出、打折退出等方式與問題P2P平臺如出一轍。

平臺限制轉出後,投資人甚至看不到自己的逾期債權,不少投資人也在質疑平臺有意收割。

歷史逾期業務還未處理乾淨,新業務就已全面開展,在大環境尚未恢復的情況下,這樣的做法不免會影響簡理財的口碑和發展前景,平臺股東也顯得有些無奈。

2019年4月26日,港股上市公司雲遊控股公告披露,將出售持有的簡理財(JLC INC.)全部54.54%股權,價格為4743.3萬元人民幣,買方須於交易完成日期支付30%金額,完成日期起六個月內支付70%金額。

同年12月11日,雲遊控股公告表示,由於市場狀況及監管環境影響,簡理財在運營上日益困難,買方認為其商業價值大幅下跌,並向雲遊控股表示不願意繼續履行支付剩下70%金額的責任。

實際上,以P2P業務為主的平臺退出網貸,轉型導流基金、銀行、保險等產品業務後很容易陷入類似困境。

2020年4月16日,銅板街發佈關於非網貸業務停止服務的公告,公告提到,公司在網貸業務退出過程中,長期無新增收入,已無法維持非網貸業務相關的服務器、運維、運營及人力等開支。

銅板街從2019年9月開始出現逾期,並在12月3日發佈公告退出網貸業務,公告強調銀行、基金、保險頻道等非網貸業務相關功能不受影響。

目前,銅板街的兌付工作還在進行中,甚至開始處置桌椅、空調、電腦等辦公用品供投資人兌換。

轉型網絡小貸:政策支持,落地困難

2019年1月,《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下發,在“能退盡退,應關盡關”的前提下,給“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提供了轉型出路:“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

但同年11月,《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83號文)的發佈,顯示P2P平臺轉型之路似乎在收窄。文件引導部分符合條件的網貸機構轉型為小貸公司。轉型的前提是能夠在規定時間內消化存量業務風險,同時對實繳資本等要求較高。

在實操層面,有自營資產端的P2P平臺更適合往消費金融方向轉型,目前來看,公開表示轉型網絡小貸的平臺最普遍。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還只有金投行一家P2P平臺徹底完成轉型。2020年1月8日,金投行運營主體名稱由杭州金投行金融資產服務有限公司變更為杭州金投行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工商資料中經營範圍也同步變更。

如此高的轉型效率與其背景不無關係,股權穿透後,杭州市人民政府間接持有金投行90%股份。

但大多數平臺並不具備這樣的背景,依然在轉型路上探索。

2019年11月25日,A股上市公司中青寶持股的貴州P2P平臺信通袋正式向相關監管機構提出轉型新設省級小額貸款公司的申請。企查查顯示,信通袋實繳資本僅有500萬元,遠低於83號文5000萬元的要求。

2019年12月1日,另一家擁有國資背景的貴州P2P平臺金築財富發佈公告,宣佈轉型申請網絡小貸牌照,並承諾一年內兌付投資人本金。

不過,金築財富的兌付已經出現變數,原計劃2020年2月回款618萬元,實際僅回款80萬元。此外,金築財富還推出了債轉物、債轉房等兌付方案。

債轉物的商品主要是上市公司金一文化旗下的鑽石珠寶,擔保人是金一文化的核心經銷商,借款人無力償還後,擔保人用該批珠寶產品實物抵債;債轉房的房產則為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某樓盤的住宅和公寓。

金築財富的催收工作顯然遇到了困難,如果進一步影響兌付進度,可能也會給轉型工作帶來較大阻力。

此外,51信用卡、微貸網等P2P平臺也表示要積極爭取申請網絡小貸牌照,隨手記則表示轉型網絡小貸業務,不過目前都還沒有更多進展。

消金牌照門檻高,轉型助貸成趨勢

由於消費金融牌照的申請門檻較高,公開表示轉型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平臺很少。2020年4月9日,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正式獲批開業,陸金所轉型持牌消金機構才算正式落定。

另外,據業內人士透露,麻袋財富及PPmoney網貸兩家平臺也在積極爭取消費金融牌照。

“沒有背景的平臺,想要有一張消金牌照,除非有大機構可以帶它玩。”一位接近監管的業內人士告訴消金時代。

除了消費金融和網絡小貸,對於擁有自營資產端、金融科技能力較強的頭部P2P平臺而言,助貸也是一個主流的轉型方向。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國內第一家P2P平臺拍拍貸,其創始人張俊在2019年11月公開表示,拍拍貸新增交易裡已經沒有來自個人投資者的部分,拍拍貸正轉型成為助貸機構。

此外,樂信在2019年8月30日的電話會議上披露,“在最近的貸款撮合業務中,99%的資金來自於機構合作伙伴”;360金融在2019年底機構資金佔比已達97%;玖富在2019年第三季度機構資金佔比提升至78.6%;小贏科技機構資金佔比在2020年1月增加到82.9%;你我貸在2020年3月機構資金佔比達到45%,宜人金科則預計2020全年機構資金佔比將超過50%。

不過,監管部門還沒有出臺關於助貸機構全國性的監管政策,P2P平臺轉型助貸具有先天優勢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若相關政策出臺,行業中較為常見的風控外包行為或將面臨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