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近日,南京被評為“世界文學之都”。此榮譽稱號的獲得固然在於南京本身的文學實力,亦在於南京對所有文學家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此種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形成絕非短時間所能湊效的,可以說,自古而來,從1800年前三國東吳在南京建都開始,南京的文學影響力便逐步產生並日益擴大。歷朝歷代,都有許多外地文學家來南京遊覽、聚會,流連忘近,乃至定居於此,與南京結下不解之緣。正由於此,許多地方誌書在志書的重要內容人物傳中,專設“流寓”一目,專記這些鍾情於南京的外地歷史人物。


坐落在老門東的芥子園主人李漁(1611~1680),就是一位被南京吸引來的清代戲曲家。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當你漫步古色古香的老門東時,在積善亭旁,就會發現一條叫做三條營的小巷子。進入巷口不多步,便到了芥子園。

李漁一生七十載,除了家鄉,南京是他居住生活最長的地方,年近20載。之前,他曾多次往返南京。清康熙元年(1662年),李漁52歲時,移家南京,至康熙十六年移居杭州,就在南京住了16年。其間,康熙八年建成芥子園。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芥子園俯瞰圖


據民國陳詒紱《金陵園墅志》記載,“芥子園,在赤石磯。金華李笠翁漁居金陵,拓之。園門自題聯雲:孫楚樓邊觴月地;孝侯臺畔讀書人。”芥子園,佔地不及三畝,入園即見一座假山,園內有房屋二進,栽有四五株大石榴樹。園名芥子,言其極小。佛教有言,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須彌,為佛教理念中的諸山之王,其高無比。園名芥子,就含有園子雖小、有容乃大的哲理。


經過李漁的精心設計,小小芥子園竟有浮白軒、來山閣、月榭、歌臺等景觀,迴廊曲折,移步換景,精巧雅緻,堪為江南私家園林中的傑作。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清康熙八年三月三日那天,寓居南京的安徽桐城文人方文,曾邀請桐城老鄉兵部侍郎孫晉(號魯山)同赴芥子園拜訪,有《三月三日邀孫魯山侍郎飲李笠翁園即事作歌》詩紀其事。當孫侍郎來南京問及南京私家園林時,方文曰:“因問園亭誰氏好,城南李生富詞藻。其家小園有幽趣,累石為山種香草。兩三秦女善吳音,又善吹簫與弄琴。曼聲細曲腸堪斷,急管繁弦亦賞心。”說芥子園不但景緻好,而且還有絕佳的家庭戲班。於是,攜酒共訪。“是日恰逢天氣晴,群花雖落猶滋榮。莫嗟芳樹紅英少,且聽紗窗黃鳥鳴。始似雛鶯出山谷,漸覺悲風振林木。南詞北調各有情,四座悄然重舉燭。孫公此際朱顏酡,謂我人生能幾何。莫因衰白風情減,更欲看花與聽歌。”兩人對景飲酒,欣賞演出,陶醉得發出人生幾何的感慨。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芥子園內李漁雕像


李漁營造芥子園,一方面展示了他置造園亭的才藝,一方面也流露出他的志向。上述芥子園門聯,除了告知人們芥子園的地點之外,還有渴慕詩仙李白之心,崇敬孝侯周處發憤讀書之意。此外,園內還有一聯,“二柳當門,家計遜陶潛一半;雙桃鑰戶,人謀慮方朔之三。”此聯初看不甚瞭然,實為李漁表述自己的瀟灑戲聯。芥子園門前有二株柳樹,門內有二株桃樹,每當桃熟時,人多打取,於是李漁戲撰此聯。陶潛即陶淵明,號五柳先生,可是我只有二柳,家計少了他一半多;我雖有雙桃鑰戶,但別人謀算我桃子的心思,抵得上三個聰明多智的東方朔,我怎麼對付得了呀!李漁真幽默。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古芥子園,舊籍記載在周處讀書檯附近。惜乎,今已不存。我的記憶,上世紀60年代時候,當教師進行家訪,曾在龍泉巷學生家中,看見一院,院牆門有題額,是否芥子園舊址?當然那時的龍泉巷,今已面目全非。今之芥子園,在三條營巷內,為2017年年底建成。園內匾額芥子園三字為當代書法家言恭達題寫,園內有迴廊、假山、一房山諸景,仍然是那樣小巧精緻。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就是在這樣小巧的別業裡,李漁廣泛結交社會名流,如餘懷、吳偉業、尤侗、王士禎、周亮工、方文等,倡和頗多。在南京,他完成了自己一生中的巔峰事業。在芥子園完成的《閒情偶寄》,是他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在芥子園營建的書肆,自撰或編選歷史、文學、戲劇、美術等各類書籍,刊刻銷售,其中《芥子園畫傳》初集,不斷被翻刻,成為古今畫人必讀的入門書,猶如《唐詩三百首》之於歷代詩人。


李漁是位多才多藝的戲曲家戲曲理論家,本名仙侶,號天徒,後改名漁,字笠翁,又名笠鴻、謫凡,別署有笠道人、湖上笠翁、覺世稗官、隨庵主人、新亭樵客等。祖籍浙江蘭溪,生於江蘇如皋。從他諸多名號可以看出,他既有傲氣逼人的一面,自詡天人下凡,又有出世遁隱的一面,安於笠樵生涯。由此,亦可窺見他的家道中落和科舉失意,以及性格上的隨意而安。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李漁戲劇周


李漁最大的成就在戲曲,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戲曲創作,著有收入《奈何天》《比目魚》《蜃中樓》《憐香伴》《風箏誤》《慎鸞交》《凰求鳳》《巧團圓》《玉搔頭》《意中緣》的傳奇劇本集《笠翁十種曲》。其中《凰求鳳》《巧團圓》等就是在南京創作的。他創作的許多劇作,被京劇、越劇、川劇、晉劇、秦腔改編演出。其劇作甚至遠傳海外。日本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十種曲》之書,遍行坊間,即流入日本者亦多,德川時代(1603~1876的德川幕府時期)之人,苟言及中國戲曲,無有不立舉湖上笠翁者。”足見其影響之深廣。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其次,是戲曲理論。他並無這方面專著,其論述散見於在南京問世的《閒情偶寄》中。《閒情偶寄》中的《詞曲部》《演習部》《聲容部》等某些章節,對我國古代戲曲理論作了較系統的總結,提煉出一些藝術規律。由於他既有創作實踐,又有演出經驗,其理論涉及題材創新、編劇技巧,重視舞臺表演藝術,有跨越前人的系統而精到論述。他是我國第一個把戲劇作為綜合藝術來研究的戲劇理論家。他的戲曲理論,歷來受到重視,故而前人將其《閒情偶寄》中的論劇文字集中成《李笠翁曲話》單獨出版。再次,便是演出實踐。他在南京組織家庭戲班,精心培養名角,到處演出,足跡遍至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山西、廣東、甘肅和北京等地,走遍大半個中國,特別是到北京演出,轟動一時,可謂紅火了大江南北。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其實李漁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撰寫小說,並且把小說當作戲劇來寫,稱之為“無聲戲”。有小說集《連城璧》(又名《無聲戲》)《十二樓》。今人從中選取15篇結集成《李笠翁小說十五種》。


他喜愛園林設計,在家鄉蘭溪設計建造了伊園(即伊山別業),在南京設計建造了芥子園,在北京為賈膠侯設計了半畝園,在杭州設計建造了層園。他不但有設計實踐,還有設計理論,在《閒情偶寄·居室部》中,對房舍、窗欄、牆壁、聯匾、山石的構造、佈局,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芥子園〡一房山


他主張“房舍忌似平原,須有高下之勢。不獨園圃為然,居宅亦應如是。”“居宅無論精粗,總以能避風雨為貴。……“貧士之家,房舍寬而餘地少,……則有添置活簷一法。……法於瓦簷之下,另設板棚一扇,置轉軸於兩頭,可撐可下。晴則反撐,使正面向下,以當簷外頂格;雨則正撐,使正面向上,以承簷溜。是我能用天,而天不能窘我矣。”不但精心構思,還處處為貧士著想。構置山石,依復如此。“貧士之家,有好石之心而無其力者,不必定作假山。一卷特立,安置有情,時時坐臥其旁,即可慰泉石膏肓之癖。”芥子園內,即有“一房山”之景,以小見大矣。


李漁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文能戲曲、小說、詩文,“武”能設計構築園亭,生活上還是位美食家。


文事上再舉一例,南京江南貢院明遠樓有一副名聯:“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囂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遺。”就是這位李漁撰寫的。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再看美食家李漁,他在《閒情偶寄》的《飲饌部》和《頤養部》中有許多精闢見解。他是主張素食的,“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然而,也不完全排斥肉食,“吾今雖為肉食作俑,然望天下之人,多食不如少食。”所以,他在極力推薦食筍的同時,在食用方法上又指出“素宜白水,葷用肥豬”。他讚揚鮮蕈與筍同為至鮮至美之物,又說“此物素食固佳,伴以少許葷食尤佳,蓋蕈之清香有限,而汁之鮮味無窮”。可見,他為人並不拘泥,因而他還主張飲食要因人而異,“愛食者多食”,“隨性之所好”即可;“怕食者少食”,“性惡之物,即當少食,不食更宜”。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李漁雖然主張素食,自己卻是一位嗜蟹如命的人。他為了滿足自己的蟹季口腹欲,早早地便儲錢以待。家中人看他如此以蟹為命,笑稱此錢為“買命錢”。自螃蟹初上市,至螃蟹落市之日,天天餐桌上都少不了螃蟹。友人招飲,也不能缺了螃蟹。即便如此,他還感慨萬分地說:“即使日購百筐,除供客外,與五十口家人分食,然則入予腹者有幾何哉?蟹乎,蟹乎,吾終有愧於汝矣!”心中猶有抱憾。為此,他除每天食用之外,還買下許多螃蟹,製作醉蟹,以供蟹季之後服食。他稱醉蟹之糟為“蟹糟”,酒為“蟹釀”,甕為“蟹甕”。家有一婢,勤於事蟹,便名之為“蟹奴”。李翁痴情於蟹,真正達到了“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的境地。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閒情偶寄》書影


李漁吃蟹,講究原汁原味。不喜作成蟹羹,認為會失美質;反對作成蟹膾,認為真味不存;尤其厭惡將蟹斷成兩截,和以油、鹽、豆粉而煎,認為徹底破壞了螃蟹應有的色香味。他主張全蟹清蒸,出鍋之蟹,鮮而肥,甘而膩,蟹肉似玉,蟹黃似金,簡直達色香味之極,更無一物可以超過了。吃蟹的方式,李漁堅持一定要自剝自食,而且要旋剝旋食。如此則氣味纖毫不漏,可得飲食之三昧。如果由人代勞,人剝我食,則味同嚼蠟,而且螃蟹似乎不成為螃蟹,而變成了它物。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其實,吃蟹的方法,也還是可以多種多樣的。他自己也說:“宴上客者,勢難全體,不得已而羹之,亦不當和以他物,唯以煮雞鵝之汁為湯,去其油膩可也。”(《閒情偶寄·飲饌部》)他還以蟹黃葷素搭配創制“四美羹”,即採取陸上鮮蕈、水中蓴菜,加以蟹黃和鮮魚肚肉燒成,宴請賓客。賓客大加讚賞,竟然說:“從今以後,沒有可以下筷子的地方了!”


南京吸引了李漁,也造就了李漁。李漁在南京的20年,是他一生中的黃金時代。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作者:吳福林,1940年6月生,196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學院(今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江蘇省地方誌辦公室省志處處長、研究室主任、江蘇省地方誌學會秘書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2000年11月退休。著有《中華風味茶》《中華風味酒》《夫子廟史話》《莫愁湖史話》等,點校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後湖志》《莫愁湖志》。1986年獲首屆金陵文學獎;《南京的民間傳說》(合作),獲江蘇省第二屆民間文學評獎一等獎。


長按下圖二維碼,閱讀最新“方誌江蘇”文章

邂逅芥子園,品味清朝“斜槓青年”的情趣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