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短缺,粮价猛涨?官方消息:“囤粮”没必要!

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有粮惜售,老百姓屯粮的怪现象。因为传言:粮食短缺,价格会猛涨!真是这样的吗?好在官方消息来了。

三大主粮自给自足

最近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相关专家表示,我国的三大主粮自给率很高,已经达到了95%以上,都是社会上的粮食存量非常丰富,足以保障我国14亿人口的口粮。是我国的粮食供应稳定有序,价格不会出现太过明显的上涨,而且我们的粮食安全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的饭碗仍然端在自己的手里,别人根本影响不到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对于粮食的需求和消耗。

粮食短缺,粮价猛涨?官方消息:“囤粮”没必要!

连续五年粮食丰收

因为我国粮食已经连续5年出现了粮食产量的丰收局面,每年总产量达到了6.5亿吨,2019年更是达到了6.6亿吨。在小麦和稻谷生产方面,我们国家每年的消耗量大概在1.7~1.8亿吨左右,而这两者每年的生产量在3.3~3.4亿吨左右。也就是说这两种口粮的库存量是消耗量的1~2倍。另外在社会库存中还有3亿吨左右的小麦和稻谷,其中稻谷大概是在2亿吨左右,而小麦在1亿吨左右。所以说我国的粮食供应非常充足,不会出现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粮食短缺,粮价猛涨?官方消息:“囤粮”没必要!

进口水稻占比低,主要用途为“品种结构调剂”而非不足

我国粮食进口主要是大豆,每年大概在1亿吨粮食总进口量中,有8000万吨是大豆。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进口了8851.1万吨大豆,而其他的粮食总进口量只有1785.1万吨。所以可以看出除了大豆以外,我们国家对于其他粮食的进口量并不是很大。比如说我国小麦自己的主产量是在1.3~1.4亿吨,但是在进口量方面每年大概有500万吨。而这些进口的小麦和稻谷,其实主要是为了进行品种结构的调剂,丰富老百姓日益增多的不同需求。实际上在我国的稻谷出口量比进口量要大,因为我国稻谷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2亿吨,2019年大米进口250万吨,但是出口达到了270万吨,实际上我国大米是出口国而不是进口国。我国为了进口大米,同样是跟小麦一样,为了改善品种的丰富度,来增加一些特色产品而已。

粮食短缺,粮价猛涨?官方消息:“囤粮”没必要!

大豆“非常规猛涨”即将结束

大豆长年不涨价,一旦涨价就来个特别猛的!东北产区国储收购,同时国际疫情蔓延较快,许多国家封港,部分国家禁止粮食出口,提振了炒作氛围。持续上涨令市场不得不“配合”,三五天时间涨幅就达300~500元/吨。南方大豆销区涨的更猛,10天之内上涨1000元,一车大豆前后三五天卖,价格相差几万元。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只要卖豆不问价”的情况!这太不正常了!这轮“猛涨”肯定要结束了!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国际进口大豆并未减少,4月下旬马上就有大批巴西大豆到港。

其次,国储大豆收购即将结束,推涨大豆的核心动力将消失。

消息人士称,中储粮总公司又向中粮集团发放了50万吨国储大豆,用于商业压榨。三位中国贸易商证实此事,称这是中储粮今年向中粮分配100万吨国储大豆库存的第二批。一位贸易商表示,周二已经获得批准。供职某国际贸易公司的大豆贸易商称,他们可能担心巴西运输延迟,因此希望使用国家储备。今年早些时候,中储粮已经向中粮发放了50万吨国储大豆库存。

粮食短缺,粮价猛涨?官方消息:“囤粮”没必要!

玉米仍是“去库存”为主

另外对于玉米来讲,目前国内是以去库存压力为主要目的。因为我国玉米的库存压力很大,这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的产量很高,每年达到了2.6亿吨左右。现在社会库存量估计在2亿至3亿吨,目前一直在进行去库存的任务,虽然每年也要进口500万吨的玉米,但同时也是为了完成配额,另外为了丰富品种。

粮食短缺,粮价猛涨?官方消息:“囤粮”没必要!

所以从小麦玉米和大米3大主粮来讲,其实我国的产量完全可以供应本国老百姓的日常需求,并且还有结余,所以不用担心粮食短缺的问题,因为这种事情在我国根本不会发生。而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一些商贩过度的利用了这种消息来制造粮价短缺的行情趋势,以便为自己多销售粮食。而且这种价格上涨也只是局部地区的正常调整,并不会影响我国总体的粮食价格。

综上所述,最近一段时间里稻友们该种的种,手中有稻的该卖就卖,该消费的正常消费即可,不必要过于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