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文|白茅如玉

這是你的孫子嗎?

這是我養的一條狼。

本應把孫子當成心頭肉來疼愛的奶奶,為何說出這樣的話?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01

沉迷遊戲,10歲男童騙光了奶奶的積蓄

​成都的胡奶奶去銀行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存下的五萬五千多元錢不翼而飛了,賬戶裡只剩下二百塊錢。

經過追查才發現,原來是胡奶奶的孫子——一個十歲的小男孩把錢都拿去玩遊戲了。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小朋友是怎麼偷走錢的呢?

胡奶奶說:他跟我要銀行卡,然後喊我點頭,喊我眨眼睛……他是我養的一條狼!

胡奶奶的兒子和媳婦離婚了,孩子父親在廣州打工,小孫子就留給了奶奶照顧。孩子沉迷遊戲,老人無能為力。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何止老人,即使是年輕的家長,面對孩子沉迷在手機遊戲裡,不少也是束手無策。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學校遲遲無法開學,上課改成了網課,手機交到了孩子的手上,家長的監督稍微不到位,不少孩子就玩上了遊戲。

一提到手機遊戲,家長們簡直如臨大敵,深惡痛絕。彷彿遊戲就是萬惡之源,是孩子一切“不如意”、“不聽話”的罪魁禍首。

那麼孩子為什麼就那麼喜歡玩手機遊戲呢?

02

沉迷遊戲,是孩子叛逆和缺乏自制力的表現

  • 未成年的孩子沉迷遊戲其實符合孩子身心發育的特徵

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沉迷遊戲的孩子往往脾氣暴躁,很難管。即便表面上聽了家長的話了,暗地裡抓住機會也要玩上一會。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孩子或許還沒學會這句成語,卻已經運用得行雲流水了。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而且不少孩子玩遊戲幾乎不計成本,同樣的遊戲,成年人玩起來可能不會花一分錢,孩子卻可能會想盡辦法往裡砸上家裡的全部積蓄。

看起來問題很嚴重,但其實這些都符合孩子在成長路上的身心發育特徵。

1、沉迷在遊戲裡,首先證明了孩子在自制力上的缺乏

玩起來沒完沒了,甚至不惜花重金玩,這些都表現出了孩子缺乏自制力。從孩子的身心發育特徵上來說,未成年的孩子在生理發育和心智發育上都還做不到成年人的自制。

從生理發育角度上來說,健康的成年人一般體內激素水平穩定,情緒也相對平穩,玩起遊戲來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孩子處在旺盛的生長髮育期,體內各項激素水平易受到環境和外界事物刺激的影響,情緒變化劇烈。

未成年人玩起遊戲來,體內激素短時間內受到劇烈刺激,他們又無法妥善處理這種由激素激烈變化帶來的情緒上的波動,於是會沉迷其中。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從心智發育上來說,大多數成年人都懂得玩遊戲不能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為成年人有生存和生活的壓力,承擔不起沉迷遊戲帶來的後果。

可孩子不一樣,他們不知道後果是什麼,對他們來說唯一的後果就是被父母罵一頓,學習成績下滑,既無法讓他們受凍,也不會讓他們餓肚子,更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存,他們體會不到沉迷遊戲帶來的深刻的長遠的影響,因而也就找不到“剋制”的理由。

所以往往是孩子不急,家長急,家長的著急是來源於生活經驗,可這些是孩子沒有的。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除了無法真切體會到後果的嚴重,孩子沉迷在遊戲裡面還在於他們能從遊戲裡獲得短暫的成就感和快感。

手機遊戲的設計往往畫面精美,關卡環環相扣。不少孩子花錢,就是為了買好看的衣服、道具,獲得一時的虛榮感。

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在遊戲裡穿得好,玩得好就有面子。這份虛榮感吸引孩子無法自拔。

2、青春期的孩子沉迷遊戲,其實是叛逆的表現:他們想證明自己長大了

前兩天看到一個網友分享,她在遊戲裡認識了一個男網友,男網友在玩遊戲的時候對她百般照顧,兩人於是加了微信私聊,後來還發展成網戀的關係。

網戀後,男網友很會撩,說話體貼,簡直把女孩當成了公主來寵。在女孩過生日的時候,男網友發了20個紅包,從女孩1歲生日算起,每個紅包還附上一句情話。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沒想到,女孩還沉浸在感動中,就收到了男網友媽媽發來的微信。原來這個男網友才13歲,兩人一直沒視頻過,最多隻是語音。媽媽發現最近兒子的錢花得特別多,這才想起來檢查他的手機。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男網友的媽媽還算溫和,表示錢就不要了,但希望女孩知道真相後不要再和她兒子聯繫。女孩震驚之餘,趕緊刪除了男網友的微信。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事情真相大白後,其實不用想都知道這個13歲的少年對女孩能有多深刻的感情?他只是在用這樣的行為來標榜自己已經長大了,這符合青春期少年的叛逆行為特徵。

青春期叛逆在哪?其實就是“對自我的掌控權”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習慣性替孩子代辦,代做決定,但隨著孩子青春期到來,他們逐漸有了“自我做主”的意識,開始看重自我的想法,想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為自己的事做決定,渴望得到家長平等的對待和尊重,渴望外界將他們當做成年人來看待。

在對“自我的控制”的拉鋸戰中,孩子越叛逆,就是“自我”越強烈的表現。

家長越反對孩子玩遊戲,孩子想玩遊戲的慾望就越強烈,這就是孩子在跟家長對抗,要奪回自己“是否玩遊戲”的控制權。他們實際上希望的是“玩不玩,自己說了算”,而不是被動服從家長。

在這一層面上,與其說孩子被遊戲吸引,不如說孩子是在反抗家長對他們的控制。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除此之外,玩遊戲的時候,在遊戲中的人物就是他們自己,孩子能通過操控遊戲人物滿足操控自己人生的慾望,滿足青少年叛逆期在心理上“自我掌控”的需求。

“業精於勤,荒於嬉。”未成年人沉迷遊戲,雖然可以從家庭和身心發育特徵的角度來理解,但仍不可否認這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

  • 未成年的孩子沉迷遊戲的危害

1、脾氣暴躁

沉迷遊戲的孩子大多會有脾氣暴躁的現象,這是因為孩子在遊戲中處於短暫、激烈刺激的狀態,容易讓孩子對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失去耐心;並且沉迷在遊戲中,容易導致生活失去規律,作息無法保證,大腦刺激過度,使得精神疲勞,因而脾氣暴躁。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2、性格內向,甚至抑鬱

沉迷於遊戲中,和周圍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就會缺乏互動,逐漸喪失對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的興趣,導致性格內向,甚至精神空虛,走入抑鬱。

3、喪失人生目標

在遊戲中獲得虛無的成功後,會導致未成年人在現實世界中失去人生目標。遊戲中的成功來得那麼簡單,來得那麼輕易,與之相比,現實世界中的成功就太難了,所以孩子會對現實世界失去興趣,沉迷於遊戲虛幻的成功中,進而喪失人生目標。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4、分不清虛擬和現實世界,受到誤導

近日,一個11歲的哥哥牽著9歲妹妹的手從四樓跳了下來,兩人身受重傷。雖然經過醫院的全力搶救,已經保住了性命,但哥哥的面部毀損,並且眼睛保不住了,而妹妹肺部挫傷嚴重。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呢?他們並不是對生活絕望,只是由於玩一款遊戲,誤以為從四樓跳下來是不會死的,沒有關係,所以才一起去挑戰。

孩子的人生經歷和所受到的教育都有限,因而許多事情無法考慮到真實後果,容易被遊戲誤導,從而犯下大錯。

5、影響學業

影響學業是沉迷遊戲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了。遊戲時間一多,肯定會減少放在學習上的時間。心思都花在遊戲上,也必然會導致在學習上的耐心和專心不夠,學業成績自然就無法保證了。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孩子沉迷在遊戲上,不少家長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甚至病急亂投醫,希望遊戲消失,遊戲公司倒閉,其實這些都沒有找到根本原因上。

成都那個10歲的小男孩,很明顯他的家庭是有問題的,父母離異,爸爸在外打工,他常年和奶奶一起生活,生活中缺乏雙親的陪伴,他會沉迷遊戲上,一點都不奇怪。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如果孩子離不開手機遊戲,首先要檢討的一定是家長。

03

孩子沉迷遊戲,家長難辭其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出現問題,一定是家長先有問題了。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家長做過什麼,很快就會在孩子的身上反映出來。

1、家長缺乏陪伴

給孩子一個電子產品,孩子就安靜了,相信不少孩子接觸手機就是從此開始的。當家長將手機主動遞給年幼的孩子的時候,是將手機當做一個遊戲機交給了孩子,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下開始玩手機遊戲,家長用手機代替了自己去陪伴孩子。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每一個沉迷遊戲的孩子身後都是家長在有效陪伴上的長期缺席,結果本應由家長去陪伴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卻變成了手機遊戲。

11歲的哥哥牽著9歲的妹妹一起跳樓,就是兄妹倆休息在家,輕易地以要上網課為藉口就將家長的手機要了出來,實際上是在玩遊戲。而家長因為要工作,無法有效監管,也沒有進一步跟進核實,結果差點釀成了慘劇。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2、家長沉迷手機

家長在生活中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沉迷手遊的孩子中有不少就是從看家長玩遊戲開始的。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家長即便不玩遊戲,但整天抱著手機刷各種消息和小視頻,將手機當成了生活中的主要娛樂方式,又如何去責怪孩子整天抱著手機玩呢?

家長將手機當成工作的工具,孩子就會將手機當成學習的工具;家長將手機當成娛樂的方式,孩子就會將手機當成遊戲機,這些都是和家長學的。因而這樣的家長在勸誡孩子不要沉迷手機遊戲時,才會絲毫沒有說服力。

3、家長缺乏對孩子的平等尊重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和家長平等對話,想要獲得家長的尊重。這一時期,如果家長忽視了孩子心智發育的需求,他們就會轉向從其他方式,比如手機遊戲中贏得隊友的尊重。

同時,這一時期的孩子渴望對自己的事情有掌控權,如果家長還是不願適當放手,孩子就只能通過激烈反抗(也就是叛逆)的方式來爭奪控制權。因而家長越反對玩遊戲,他們反而會越想要去玩。

4、家長缺乏對孩子在心理上的關愛

中國不少傳統的家長習慣在生活上照顧孩子,在學習上監督和要求孩子,卻往往忽略了從心理上去真正關愛孩子,忽視了孩子的情緒和孩子內心的想法,無法及時發現並滿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又不會在日常生活中表達自己的愛。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這種家庭環境下,孩子會以為家長只是愛他們的學習成績,愛他們的優秀,而不是真正愛他們這個人,因而內心難免失落,進而從外界,從遊戲中尋找“愛的補償”。

5、家長過度關心孩子的學習,打擊了孩子的自信

家長過度看重孩子的學習,會讓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感到深受打擊,進而失去自信。

長此以往,因為孩子無法在學習上獲得自信,就會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反而在手機遊戲中,由於獲取成功相對更簡單,他們輕易就找到了自信,所以沉迷其中。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沉迷遊戲,並不是現在的孩子才有的問題。其實家長們仔細回想一下,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或身邊的朋友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只是這一代的家長在青春期時沉迷的不是手機遊戲,大多是上網和網遊。

所以要客觀看待這個問題,相信家長只要從自身開始做起,一定可以改善孩子沉迷手機遊戲的現象。

04

把孩子從遊戲里拉出來,家長要從改變自身做起

1、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

家長首先要剋制自己,不要反應過激,從孩子的身心發育特徵去理解孩子沉迷手機遊戲這個行為。不要動輒將沉迷手遊拔高到與孩子的道德品質乃至人生成敗掛鉤,讓自己過於擔憂。

要相信孩子的狀況只要找到深層原因,正確應對和干預,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2、家長要放下自己的手機,多陪伴孩子,養成良好的家庭娛樂氛圍和習慣

家長要以身作則,帶頭放下手機,擺脫對手機的依賴,不要再讓手機成為生活中的主要娛樂方式。

當放下手機,全家人坐在一起尋找別的集體娛樂活動時,你會發現原來生活可以如此豐富多彩。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帶孩子多走向戶外,接觸大自然,觀察花草樹木,研究魚、鳥和蟲。在家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培養好的興趣習慣,比如一起閱讀,在書裡一起探索科學和宇宙,一起玩益智類遊戲(比如象棋、圍棋)等。

3、關心孩子的情緒和心理需求

孩子的成長,不只有是否長高了,身體是否健康等指標。與身體發育相比,心理發育更重要。

家長要懂得每一時期孩子心理發育特徵,關心孩子的情緒變化,引導孩子認識和控制情緒,多擁抱孩子。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當家長開始關心孩子的情緒,而不僅僅是身體和學習,孩子就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從而滿足心理對愛的需求。

4、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等電子產品,培養自制力

事物都有兩面性,手機遊戲雖然有許多危害,但其也有好的一面。玩手機遊戲,可以訓練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所以只要孩子能有剋制、有計劃地去玩,不影響學習和正常的生活作息,不影響戶外活動時間,是可以讓孩子接觸的。

家長可以和孩子平等探討,規劃好一天的作息時間表,將每日必做的事情都放在表內,將玩遊戲的時間也規劃進去,讓孩子自覺執行,家長監督,這樣孩子也會比較樂於接受。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此外,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探索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更多功能,引導孩子探索遊戲背後更深層的技術含義,而不只是當做娛樂工具,這樣玩遊戲才更有意義。

比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手機和電腦查學習資料,將電子產品當做幫助學習的工具。

還可以告訴孩子手機和電腦遊戲是怎麼設計、開發出來的,引導孩子對編程和代碼的興趣,這些都可以通過書籍和相關教育軟件來實現。

在國外,3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在電腦教育軟件的幫助下探索編程了。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5、適度讓孩子面對生活“現實”,體會生存不易

未成年的青少年,可以在節假日體會一些社會基層的工作,比如發傳單、當小模特等,工作一定要辛苦,並要求孩子哪怕再累,也要堅持做完。讓孩子知道成年人的世界將會面臨什麼,進而引導他們思考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這樣,孩子就知道自己當下該怎麼做了。

孩子自己決定的人生目標,要比家長強迫的更堅定和有效。

結語

​孩子的成長不會一帆風順,家長也不要過分擔心孩子在年幼時犯錯,因為犯錯和承擔後果,孩子才能真正長大。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家長從自身找到原因,才能真正幫助孩子糾正行為。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愛中成長,每個家長都能和孩子共同進步。

-end-

(本文系白茅如玉原創,今日頭條首發,轉載請聯繫作者,歡迎轉發。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涉侵權,聯繫即刪。)

白茅如玉,80後創業者,願意和你們一起分享身邊的故事,探討生活的奧秘。關注兩性話題、婆媳關係、婚姻生活,喜歡我的文字,可以留言互動,你們的轉發和關注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男童遊戲花光奶奶積蓄,少年遊戲玩出早戀?孩子,拿什麼來拯救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