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二代之秦二世胡亥(5)

我们知道秦始皇他在平原津病倒,在沙丘死亡。

那么从发病到死亡这么长时间里,秦始皇在做什么?

“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秦始皇厌恶死,所以群臣都不敢言及死事。

不言死事也就不敢讨论接班人问题。

如果说带上胡亥同行,是秦始皇在无意中做出的一个对秦帝国的命运有重大影响的决定。那么在濒临死亡的关键时刻,秦始皇不立接班人就大错特错了。

秦始皇为何此时还不考虑关乎帝国命运的大事?

在《王立群读史记》中分析的非常有道理:一是盲目自信,相信自己的病情能够好转。对于死亡这一点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长生不老,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就离开了。

二是过度自负。生前威风八面,谁敢不从?即使死了,自己的诏书成为遗诏,谁敢篡改遗诏?赵高亦或李斯,他们都没有那个胆。

当他的病情加重,这才令赵高赐诏书于公子扶苏,到咸阳主持葬礼,意思就是让扶苏去咸阳登基当皇帝。

但有四个字值得我们玩味:未授使者。究竟是秦始皇写好之后他自己没让立即发出,还是写完之后病情严重到已经不能亲自安排发出了。

在这里我宁愿相信秦始皇应该是提前写好诏书,但是并没有立即发出。他一直追求长生不老,他不相信生命就这么终结了。

再说他相信有了这份诏书,在他死后也照样生效。

赵高敢不敢藏匿不发?他应该不敢,上一次侥幸逃生,对他的教训太深刻了。再说他也不知道秦始皇到底什么时候能死,若是这么做他必死无疑。

经过20年的相处,赵高竭尽全力地侍奉秦始皇,秦始皇已经非常信任赵高,但是赵高却欺骗了秦始皇。听话顺从并不表示真心臣服,兢兢业业也不代表忠心耿耿。

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人和用人是门大学问。

最终造成的事实是秦始皇死了,诏书没有发出去。

事实证明,生前威风凛凛,死后一点作用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