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體內是否有“蛔蟲”,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判斷,很簡單

相信家長們都聽說過蛔蟲病,該病症主要出現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受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等方面影響,接觸蟲卵受到感染,那麼孩子的身體健康就會受到威脅。

孩子體內是否有“蛔蟲”,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判斷,很簡單

蛔蟲究竟有多可怕?

1、消耗營養,阻礙孩子發育

蛔蟲的消耗能力很強,且經常出現在寶寶的腸道附近,因此寶寶每天通過食物獲取的營養,都會被蛔蟲消耗掉一部分,最後寶寶的身體將無法正常吸收營養,消化系統出現問題後,則會導致發育受阻。

2、產生毒素,影響孩子睡眠

蛔蟲寄生人體後會不斷成長,當它成為成蟲時,就會開始產生毒素,這些物質容易刺激寶寶的神經,讓寶寶在夜間出現無法安睡的現象。

3、破壞腸胃,降低孩子免疫

腸胃狀態良好是寶寶身體正常吸收營養的關鍵,而蛔蟲主要寄生在腸胃附近,蟲團慢慢變大就容易造成腸梗阻,一部分蟲子甚至會突破腸道,在膽道、闌尾等部位穿梭,引發迴腸方面的疾病。

孩子體內是否有“蛔蟲”,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判斷,很簡單

蛔蟲雖小,危害不少,家長該如何判斷?

1、觀察寶寶食慾

大多數寶寶在患病後會出現食慾不佳的現象,如果家長更改食物搭配,並儘可能的挑選寶寶不排斥的食物給他,卻依舊存在進食過少的現象,就有必要考慮是否被感染了。

2、是否腹痛頻繁

蛔蟲主要寄生在腸道當中,所以不適感會集中在腹部位置,也就是肚臍周圍,如果家長髮現寶寶平時有腹痛現象,用手揉過之後症狀明顯減輕,對生活、玩耍沒有造成較大影響,這時家長千萬別放鬆,蛔蟲可能已經入侵了寶寶的身體,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認。

孩子體內是否有“蛔蟲”,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判斷,很簡單

3、攝入營養與發育規律不符

前面我們提到,蛔蟲的消耗能力很強,且需要一定時間發育,在蛔蟲成長的過程中,它會消耗掉寶寶體內大量的營養物質,阻礙寶寶發育。對此,建議家長對寶寶的發育情況做好記錄,至少一週記錄一次,如果寶寶攝入的營養物質充足,但發育情況存在下滑趨勢,就有可能是蛔蟲在搗鬼。

4、是否存在呼吸道、皮膚方面問題

蛔蟲雖然主要寄生在寶寶的腸道當中,但它們並不滿足於腸道的環境,閒來無事還會四處轉轉。蛔蟲會隨著血液流動到達身體的其他部位,反映最為明顯的就是肺部,如果家長觀察到寶寶存在咳嗽、大喘氣、皮膚髮熱發紅等現象,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孩子體內是否有“蛔蟲”,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判斷,很簡單

5、通過檢查瞭解寶寶的身體情況

由於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患蟲病後身體各方面的反應也會存在差異,萬一寶寶的症狀不明顯,家長又沒有及時發現,那麼蛔蟲對寶寶身體造成的傷害就會增加,所以最靠譜的方法還是定期帶寶寶進行健康檢查,通過對大便的化驗,家長就能明確的知道寶寶是否感染蟲病,並及時採取措施了。

想避免蛔蟲對寶寶造成傷害,關鍵還是在預防!

其實想預防蛔蟲很容易,注意衛生即可,家長幫寶寶做好基本的清潔工作,就能大大降低寶寶感染蟲卵的概率。與此同時,家長們在飲食方面也應該更加註意,寶寶早期腸胃脆弱,對食材和烹飪方式的要求較高,如果攝入了半生不熟或者沒有處理乾淨的食物,也容易受到感染。

孩子體內是否有“蛔蟲”,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判斷,很簡單

那些已經染上蟲病的寶寶,他們剛開始可能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可當寶寶真正因蟲病出現了各類症狀,比如發育不良、食慾下降、睡眠不佳時家長才意識到寶寶得了蟲病,這時候再採取措施,就顯得有些遲了。所以建議家長們,生活中要多觀察寶寶,有任何細節上的變化都應該記清楚,同時,要做好定期檢查,排除患蟲病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