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八王之亂產生的歷史原因,以及對中國古代歷史的影響如何?

荒原漫步者


八王之亂的產生和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有著必然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制度下的產物,那這種產物對於中國古代來說,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一一進行分析:

八王之亂的歷史根源

鹹熙二年(265年),曹魏權臣司馬昭病逝,其子司馬炎學曹丕代漢故事,迫使魏帝曹奐禪讓,登上帝位,國號晉,史稱西晉,司馬炎即為晉武帝。

晉朝建立後,晉武帝思考一個問題,即如何防止自已像曹魏那樣,因皇族太弱而導致國破。怎麼辦呢?於是晉武帝前後大肆分封同姓諸王,以郡為國,置軍士,希望各郡各國相互維繫,共同拱衛中央政權,造就一個能夠藩屏帝室的皇族勢力。

可以說,晉武帝的這樣願望無疑是美好的,但他忽略了一個問題;古代中史集權制度說得是,皇帝與大臣的關係,二是皇帝的個人才能,即魄力。晉武帝能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面而一統全國,他具備這樣的能力;但他選了一位毫無才能的人為皇儲,給後來八王之亂埋下禍根:

1.立白痴太子司馬衷為皇儲

公元209年,晉武帝病逝,司馬衷繼承皇位,即晉惠帝。一年各地鬧饑荒,餓殍遍野。晉惠帝就問大臣道:“人怎麼會餓死呢?沒有糧食,幹嘛不吃肉呢?”。

大臣聽完,紛紛覺得這樣一個白痴皇帝如何處理得國家政務,又如何取得大臣、百姓的擁戴呢?

2.遺詔旁落心術不正之人,禍起蕭牆

楊駿聯合女兒楊皇后,私自修改晉武帝遺詔,變成楊駿一人獨自輔政,總攬朝政大權。

公元291年,皇后賈南風以晉惠帝名義,密召宗室儲王進京勤王。懷有野心的楚王司馬瑋見勢,立馬殺進京都,除掉楊駿及其黨餘。另外皇后賈南風又密召汝南王司馬亮入朝輔政,同樣野心勃勃的司馬亮又怎肯二人輔政呢?於是司馬亮用計奪去司馬瑋的兵權。

晉惠帝受惑於皇后賈南風,命楚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最後以楚王司馬瑋擅殺朝廷大臣而被殺。

而皇后賈南風坐收漁利,獨掌西晉大權!

然公元300年,皇后賈南風廢太子並毒死,改立自己妹夫之子為太子。

諸王聯合起兵,討伐賈后。趙王司馬倫領兵入宮,命齊王司馬冏廢掉賈皇后並毒死。接著趙王司馬倫自立為皇。

而一起發兵的齊王司馬冏心有不甘,於是聯合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攻打司馬倫。齊王司馬冏取得勝利,獨攬大權。

公元302年,長沙王司馬乂與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再次起兵,這次聲討齊王司馬冏。結果以長沙王司馬乂取勝,並掌控西晉大權。

而河間王司馬顒見自己沒有撈到任何好處,馬上與成都王司馬穎聯合攻打長沙王司馬乂。

公元304年,正當三王打得嗨時,東海王司馬越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燒死長沙王司馬乂,並於公元306年,把晉惠帝、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全部處死,立司馬熾為皇,即晉懷帝。

至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由司馬氏家族引起的為皇位之爭,綿延16年之久得以結束。

八王之亂給中國古代造成的影響

西晉結束了漢末三國以來的分裂局面,實現一統全國;但自從八王之亂後,這個統一是短暫的,西晉也從此走上一條一蹶不起之路。另外廣大人民群眾再次陷入動盪不安的生活環境,生靈塗炭,社會秩序崩潰。

中國北方與西部地區再次出現分裂割據局面,形成十六國時期與東晉並存格局。其中北方的匈奴、羯、鮮卑、氐、羌五個少數民族合稱為“五胡”,也就是後來的“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的同時,也促使中原百姓不斷的從黃河流域遷移南方;使得更多先進的農耕技術逐漸普及到華夏大地。

結語

每個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是當時的社會環境的產物,而不是單一存在。


一夜一世界


說起晉朝,我想起了“天道輪迴”這四個字。晉朝的奠基人司馬懿聰明絕頂,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更是人盡皆知的狡詐。可當司馬炎把魏帝曹奐趕下龍椅,自己御極稱帝之後,他萬萬沒想到,在兩晉一百三十多年間,竟然出了兩個白痴子孫皇帝——其中一個便是他的兒子惠帝司馬衷,也就是這篇文章的主人公。

司馬衷天生愚鈍,甚至年及弱冠,連男女之事尙不懂絲毫。武帝司馬炎很著急,因為長子早夭,司馬衷便成了嫡長子,也成為繼承大統的第一人選。於是乎,武帝便把自己寵幸過多次的名叫謝玖的才人贈送給兒子,讓謝才人教兒子床弟之歡。沒承想,七個月後,謝氏產下一子,也是武帝的嫡長孫司馬遹。司馬遹三四歲即聰穎異常,且相貌端美,甚得祖父歡心。於是聖孫助父,白痴司馬衷如願繼承了皇帝的位子。

惠帝得以即位,除了沾兒子的光,母舅楊駿也起了很大作用,惠帝對楊駿也極為尊重,導致楊家權勢傾朝。待朝局安穩,皇位無恙時,皇后賈南鳳也想出出風頭,壓下楊家的氣勢。南鳳是前朝賈充之女,不僅長相奇醜,還心地險惡陰毒。她聯合楚王和淮南王設計殺害了楊駿,接著斬草除根,把楊家宗親同黨數千人全部殺掉。

隨後,兔死狗烹,挑唆楚王殺掉了淮南王,隨即以聖旨名義,除掉了幫她的楚王司馬瑋,全面掌握了朝中大權。

大權在握的賈后不甘於一生伺候一個傻子,於是便開始肆意放縱。她經常派人在洛陽城內物色美貌少年,抓進宮裡供她淫亂。朝中大臣,只要她看得上的,都要拉上床,以至許多相貌偉岸之臣上朝時下敢洗臉,故意毀容。更可惡的是,她擔心太子非她親生,怕日後繼位對她不利,為免除後患,竟然派人殺死。

賈后的暴行終於引起了眾憤。以趙王司馬倫為首的諸王率兵攻入洛陽,殺掉賈南風,廢掉了司馬衷自立為帝。

司馬衷雖然是白痴,可畢竟是合法繼承人,符合古代的嫡長制度。司馬倫卻不一樣了,和他一樣身份、血統的諸王不幹了。齊王、成都王、河間王、東海王等八位王爺打著為惠帝平亂誅賊的口號,起兵討伐。

這場席捲全國的戰亂持續了十六年,晉惠帝被諸王輪迴挾持,受盡了苦難。八王之亂,造成了幾十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最後東海王司馬越勝出,毒死了惠帝,戰亂稍平。

三年之後,匈奴攻陷洛陽,西晉滅亡。

八王之亂,直接導致國勢衰落,皇權式微,異族勢力崛起,揭開了五胡亂華的悲劇。經此大亂,中原地區赤野千里,餓殍遍地。積累數千年的文明基因遭受摧殘而變更,遊牧民族主導了話語權。

還有,大批士族及有志之士南遷,留下的不是被殺就是隱名,使北方一直到楊堅建立隋朝的數百年間脫離正統,造成了歷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

賈南風,醜顏禍水也!


非非空


司馬炎在位時過於相信宗室親族的力量,建國之初便封了二十七個同姓王,而且之後還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利,諸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自行任用文武官員,收取封地賦稅。更為可怕的是,司馬炎後來制定了分封國置軍制度,按分封國大小可以配備不同數量的軍隊。錢糧兵馬都有了,是不是很可怕?是不是很像戰國時期的局面?到這步已經為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

再看看司馬炎的繼任者,沒錯,他就是有名的“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司馬衷,統治者的昏庸無能讓有錢有兵的諸王蠢蠢欲動,爭權奪利。

八王之亂長達十六年之久,時局動盪不安,兵連禍結,民不聊生,給了外族入侵可乘之機,並直接導致後來的五胡亂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