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之變後,為何唐太宗強佔齊王妃楊氏,卻不對太子妃鄭氏下手?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太極宮玄武門設下埋伏,射殺了一母同胞的嫡親兄弟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之變後,為何唐太宗強佔齊王妃楊氏,卻不對太子妃鄭氏下手?

奉行斬草除根的信條的李世民還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們誅殺殆盡,又逼迫父皇李淵禪位,成功的登上了皇帝寶座。

“玄武門之變”純屬一場奪取權力的政治鬥爭,跟李世民的個人品格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然而,事後他將弟媳齊王妃楊氏據為己有的做法,令後世史家詬病不已。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李世民與楊氏姘居所生下的兒子曹王李明過繼給已成絕戶的李元吉做嗣子。

玄武之變後,為何唐太宗強佔齊王妃楊氏,卻不對太子妃鄭氏下手?

與齊王妃楊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太子妃鄭觀音,李世民不僅沒有據為己有,反而將她供養在長樂門內撫育幼孤(李建成之女)至直唐高宗上元年間。

那麼李世民為何在對待弟媳和寡嫂的態度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別呢?

齊王妃楊氏年輕貌美

李世民比四弟李元吉大五歲,發動玄武門之變時年僅28歲,正值血氣方剛,精力旺盛的年齡。按邏輯來說,齊王妃楊氏跟李元吉的年齡應該相仿,大概是20歲出頭的妙齡少婦,李世民將齊王妃據為已有最大的可能性便是被楊氏的年輕貌美所吸引。

玄武之變後,為何唐太宗強佔齊王妃楊氏,卻不對太子妃鄭氏下手?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乃止。——《新唐書》

據《新唐書》記載,楊氏深受李世民的喜愛,甚至在長孫皇后病故後打算立她為後,卻遭到魏徵的諫阻。“辰贏”是春秋時期秦穆公的女兒,曾先後嫁給晉懷公和晉文公,是古代好女不嫁二夫的反面典型。

楊氏雖未能封后,但從李世民的舉動可以看出對她的恩寵之隆。他雖然算不上是好色之君,但也不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對年輕貌美,風姿綽約的弟媳楊氏情有獨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鄭觀音不是李世民的菜

據鄭觀音的墓誌銘記載,她出生於599年,比李世民小一歲。按理來說,李世民對這位寡嫂完全可以用對待弟媳的手段把她據為己有。但李世民沒有這樣做,而是將寡嫂奉養在長樂門內,讓她撫育女兒(兒子已被誅殺)。

玄武之變後,為何唐太宗強佔齊王妃楊氏,卻不對太子妃鄭氏下手?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李元吉庶女歸仁縣主的墓誌銘記載,最初楊氏跟鄭觀音的待遇差不多,都是在後宮偏僻之處撫育女兒。然而楊氏卻獲得了李世民的寵幸,還生下了兒子。可鄭觀音卻寡居了五十年,這充分說明她不對李世民的胃口,套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鄭觀音不是李世民的菜。

玄武之變後,為何唐太宗強佔齊王妃楊氏,卻不對太子妃鄭氏下手?

或許有人會說李世民對鄭觀音太子妃的身份有所顧忌,這簡直是笑話,既然他敢親手射殺長兄和四弟,敢寵幸弟媳並生下兒子,難不成還會懼怕再頂一個強佔寡嫂的惡名?

此外,據說鄭觀音在李建成死後,終日悼念亡夫,這使得李世民對她愈發不感興趣。

齊王妃楊氏主動獻媚

前文說過,最初楊氏曾跟鄭觀音一樣,都是在後宮撫育幼孤,後來卻受到了李世民的寵幸,與鄭觀音的長年寡居大相徑庭。這說明極有可能是楊氏憑藉才貌俱佳的優勢主動向皇帝獻媚,從而獲得了李世民的寵幸。

玄武之變後,為何唐太宗強佔齊王妃楊氏,卻不對太子妃鄭氏下手?

楊氏出身於世家大族弘農楊氏,嫁給齊王李元吉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政治聯姻,根本談不上有多麼深厚的感情基礎。眼見李元吉一家被殺成絕戶,楊氏主動投入二伯的懷抱尋求庇佑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李世民出身於隴西李氏,家族中具有胡人血統,在婚姻之事上有異於恪守倫理道德的漢族。對他們來說,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李世民寵幸弟媳被後世詬病的主要原因在於弟媳的夫君是被自己誅殺的政敵,使他的舉動披上了一層報復羞辱的色彩。不過,這跟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將庶母武則天立為皇后的舉動比起來,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小夥伴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呢?請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