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之变后,为何唐太宗强占齐王妃杨氏,却不对太子妃郑氏下手?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太极宫玄武门设下埋伏,射杀了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之变后,为何唐太宗强占齐王妃杨氏,却不对太子妃郑氏下手?

奉行斩草除根的信条的李世民还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诛杀殆尽,又逼迫父皇李渊禅位,成功的登上了皇帝宝座。

“玄武门之变”纯属一场夺取权力的政治斗争,跟李世民的个人品格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事后他将弟媳齐王妃杨氏据为己有的做法,令后世史家诟病不已。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李世民与杨氏姘居所生下的儿子曹王李明过继给已成绝户的李元吉做嗣子。

玄武之变后,为何唐太宗强占齐王妃杨氏,却不对太子妃郑氏下手?

与齐王妃杨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子妃郑观音,李世民不仅没有据为己有,反而将她供养在长乐门内抚育幼孤(李建成之女)至直唐高宗上元年间。

那么李世民为何在对待弟媳和寡嫂的态度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

齐王妃杨氏年轻貌美

李世民比四弟李元吉大五岁,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年仅28岁,正值血气方刚,精力旺盛的年龄。按逻辑来说,齐王妃杨氏跟李元吉的年龄应该相仿,大概是20岁出头的妙龄少妇,李世民将齐王妃据为已有最大的可能性便是被杨氏的年轻貌美所吸引。

玄武之变后,为何唐太宗强占齐王妃杨氏,却不对太子妃郑氏下手?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新唐书》

据《新唐书》记载,杨氏深受李世民的喜爱,甚至在长孙皇后病故后打算立她为后,却遭到魏征的谏阻。“辰赢”是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曾先后嫁给晋怀公和晋文公,是古代好女不嫁二夫的反面典型。

杨氏虽未能封后,但从李世民的举动可以看出对她的恩宠之隆。他虽然算不上是好色之君,但也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对年轻貌美,风姿绰约的弟媳杨氏情有独钟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郑观音不是李世民的菜

据郑观音的墓志铭记载,她出生于599年,比李世民小一岁。按理来说,李世民对这位寡嫂完全可以用对待弟媳的手段把她据为己有。但李世民没有这样做,而是将寡嫂奉养在长乐门内,让她抚育女儿(儿子已被诛杀)。

玄武之变后,为何唐太宗强占齐王妃杨氏,却不对太子妃郑氏下手?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李元吉庶女归仁县主的墓志铭记载,最初杨氏跟郑观音的待遇差不多,都是在后宫偏僻之处抚育女儿。然而杨氏却获得了李世民的宠幸,还生下了儿子。可郑观音却寡居了五十年,这充分说明她不对李世民的胃口,套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郑观音不是李世民的菜。

玄武之变后,为何唐太宗强占齐王妃杨氏,却不对太子妃郑氏下手?

或许有人会说李世民对郑观音太子妃的身份有所顾忌,这简直是笑话,既然他敢亲手射杀长兄和四弟,敢宠幸弟媳并生下儿子,难不成还会惧怕再顶一个强占寡嫂的恶名?

此外,据说郑观音在李建成死后,终日悼念亡夫,这使得李世民对她愈发不感兴趣。

齐王妃杨氏主动献媚

前文说过,最初杨氏曾跟郑观音一样,都是在后宫抚育幼孤,后来却受到了李世民的宠幸,与郑观音的长年寡居大相径庭。这说明极有可能是杨氏凭借才貌俱佳的优势主动向皇帝献媚,从而获得了李世民的宠幸。

玄武之变后,为何唐太宗强占齐王妃杨氏,却不对太子妃郑氏下手?

杨氏出身于世家大族弘农杨氏,嫁给齐王李元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联姻,根本谈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基础。眼见李元吉一家被杀成绝户,杨氏主动投入二伯的怀抱寻求庇佑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李世民出身于陇西李氏,家族中具有胡人血统,在婚姻之事上有异于恪守伦理道德的汉族。对他们来说,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李世民宠幸弟媳被后世诟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弟媳的夫君是被自己诛杀的政敌,使他的举动披上了一层报复羞辱的色彩。不过,这跟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将庶母武则天立为皇后的举动比起来,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小伙伴们你们有什么看法呢?请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