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買了理財產品之後,你的錢去了哪裡?

很多人會選擇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覺得很靠譜,風險不會太大。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尤其是在購買非保本理財產品時,銀行只是起到一個“通道”的作用。

錢實際上是經由基金、券商、保險和信託等機構之手,流入了證券市場,投到了高利潤的行業和市場中。這種利率一般比較高,通常都會達到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這些投資出現了問題,銀行是不負責任的,全部的損失均由購買人自己承擔。

所以,在銀行買理財產品,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安全。

在銀行買了理財產品之後,你的錢去了哪裡?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分析分析。

01|

撲朔迷離的“影子銀行”

你知道“影子銀行”嗎?不知道不要緊,如果你到銀行買過非保本的理財產品,就已經參與到影子銀行的體系中了。

在銀行買了理財產品之後,你的錢去了哪裡?

我們知道,銀行作為金融機構的主體,受到國家的嚴格監管,但是銀行也想賺取高額的利潤,所以它們就和基金、券商、保險和信託這些金融機構合作,做一些“類銀行”的金融業務。

因為這些業務有銀行的功能,卻沒有銀行的實體,像一個影子,所以叫影子銀行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繞這麼大個圈子呢?

因為在老百姓心中,銀行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對銀行懷著莫大的信任,再加上它們銷售渠道廣,所以它們很容易就能吸收存款、募集資金。

銀行大概可以從中收取1%~2%的通道費用,這樣一來,銀行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都達到共贏的目的。

但是,如果投資失敗,銀行是不負有保本責任的,一切風險都由購買人自己承擔。

02|

資本總是會流向可以獲得更多利益的地方

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把大家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錢,投入到那些能賺錢的行業。能賺錢倒好,投資人、銀行和基金公司都獲利,但是高回報必定伴隨著高風險。

在銀行買了理財產品之後,你的錢去了哪裡?

市場上曾經發生過理財產品違約的事件的,比如華夏銀行的“中鼎財富”系列理財產品、交通銀行的“得利寶”和平安銀行的“聚金寶”,都出現了違約事件。

其中華夏銀行的“中鼎財富”系列理財產品,投資門檻是50萬元,年化收益率高達11%~13%,因為有華夏銀行的背景,這個產品很快就募集到了1.6億的資金。

結果背後的“通商國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破產,人去樓空,購買這個產品的投資人,損失差不多高達1億元。

所以,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尤其是非保本的理財產品,買的不是銀行的信用,而是它背後的高風險股權融資計劃。

資本總是會流向可以獲利更多利益的地方,但是當低垂的果實被摘完以後,剩下的就是風險了。

那麼,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來把控風險呢?

03|

如何判斷非保本理財產品是否靠譜?

在我們購買理財產品時,都會有一個產品說明書,上面的內容需要我們仔細去讀,去理解,可以根據下面四個方面來判斷這個產品是否靠譜。

在銀行買了理財產品之後,你的錢去了哪裡?

1、高利率伴隨著高風險

多高的利率屬於高利率呢?

我們可以根據基準利率來判斷,我們半年期的基準貸款利率是4.35%,五年期以上的是4.9%,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高出10%、20%可以屬於正常範圍。

比如百分之五點幾的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是不算高的,這種理財產品的風險就不會很高。

但是利率達到8%甚至10%以上的,就要注意了。

這些產品的風險往往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高。

2、留意產品投向

產品的投向,就是這個產品具體投資到什麼方向去了,越清晰明確越好。

如果它是投向現金貸、消費貸、小額貸這類產品上,就要謹慎了,因為這些地方都是雷區。

3、銀行是否屬於“完全代銷”角色?

如果產品說明書說明了銀行是“完全代銷”的話,說明銀行完全是一箇中間人的角色。

隱藏在銀行背後的企業性質、資質、規模、投資風險等都不清楚,信息不對稱性太大,很難把握。

這種情況就要更加小心了,一定要把銀行的信用丟到一邊去,因為與它無關。

4、注意募資去向

我們在研究資金投向時,不能看錶象。

那些聽上去名頭很大、很多,但是又不肯透露具體的經營業績細節、成功案例等信息的。

就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最後,不管是到銀行還是其他地方購買理財產品進行投資時,它們都會給投資者做一個風險評估測試。

風險等級一般分為五個:謹慎型(R1)、穩健型(R2)、平衡型(R3)進取型(R4)和激進型(R5)。

投資者只能購買自己相應或更低的風險等級產品。

所以,我們在做風險評估時,要認真對待,千萬別亂填亂選,結果可能會導致我們購買了和自己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