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之際,金龍魚被曝食品轉基因問題,未來何去何從?

摘要:大白馬?(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IPO之際,金龍魚被曝食品轉基因問題,未來何去何從?

撰文|張銀銀

最近,糧油巨頭益海嘉裡屢上頭條。

9月24日凌晨,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金龍魚)發佈公告,將發行新股逾5.42億股,發行價為25.70元/股,此次IPO總市值將達到1393億元,這也意味著金龍魚將成為創業板有史以來IPO募資規模最大的企業。

然而,2020年9月17日,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在官網上公佈了《2020年8月全國未准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名單,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位列其中,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是金龍魚旗下的子公司,在這份名單詳細列舉了該公司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的10批次603.7噸初榨菜籽油,檢驗出了未標識的轉基因成分。

據官網介紹,益海嘉裡集團是華僑郭鶴年先生和他的侄子郭孔豐先生共同投資的,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在我國大陸投資的一系列糧油食品加工、銷售等業務的統稱。

而豐益國際集團成立於1991年,是一家農業綜合型跨國糧油企業集團,早就已經在新加坡上市了,且在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位列第285位。

益海嘉裡相當於豐益國際集團旗下子公司。有意思的是,槓桿遊戲注意到,去年,C某TV的"國家品牌計劃"(某藥酒曾上榜)TOP合作伙伴名單裡,益海嘉裡居然也榜上有名。當時我就納悶,該司雖然是愛國華僑辦的,但畢竟是一家外資企業,上榜"國家"類頭銜的名單……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金龍魚在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65 個已投產生產基地。

IPO之際,金龍魚被曝食品轉基因問題,未來何去何從?

2016-2019 年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由 1334.94 億元增長至 1707.43 億元,複合增速 8.55%;歸母淨利潤由5.11億元增長至54.08億元,複合增速119.6%。

金龍魚銷售收入主要來自於中國大陸市場,2017年至2019年,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營業收入佔 總營業收入比重保持在 96.9%左右。

作為國內糧油行業龍頭,金龍魚三個主要產品銷售市場份額行業第一。

自帶"大白馬"光環的益海嘉裡登陸資本市場的願望並未一蹴而就。2019年末,證監會回覆了益海嘉裡一份包括62個問題的反饋意見。直到今年6月底,益海嘉裡才再度更新招股說明書。

作為糧油"巨無霸"的益海嘉裡,公司業績情況如何?

如招股書披露,2017、2018、2019年,公司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507.66億元、1,670.74億元、1707.43 億元;增長率分別為12.94%、10.82%和 2.20%。

利潤方面,該公司2017-2019年的淨利潤分別為52.84 億元、55.17億元和55.64億元,相應2018、2019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41%、0.86%。

撇開增長率不談,千億級的營收,淨利潤才50億左右,這是什麼水平?類比同類型公司如海天味業,最新的半年報顯示,海天味業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15.95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53億元。

2017年至2019年,益海嘉裡資產負債分別為58.2%、63%和59.9%,在同業之中處較高水平。總體負債規模從2017年的794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022億元。

IPO之際,金龍魚被曝食品轉基因問題,未來何去何從?

其中,佔比最大、上升最快的是短期借款。公司短期借款從547億元上升到734億元,增長34%。

益海嘉裡科創板上市之路存在或大或小的"絆腳石",其中,關於轉基因的爭論就是其最受關注的一個——眾所周知,金龍魚旗下多款產品主要原料都是轉基因大豆油或菜籽油。

金龍魚食用植物調和油(轉基因)的配料表更是顯示,轉基因原料49%為轉基因大豆油,21%為轉基因菜籽油,合計轉基因原料佔比達70%。

近期,金龍魚採購的原料就因檢出未標示的轉基因成分而被拒入境。

對於此次的"進口轉基因原料卻不標識"事件,金龍魚品牌方的回應則是:不屬實,已將該批油退給託運人。

毫無疑問,行業巨擘入市,又將攪動一場腥風血雨。但益海嘉裡的長期投資價值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頭條號簽約作者)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