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面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如何做到不生氣?比如上課睡覺、不交作業、違反紀律等等?

默空文


作為老師,面對學生的不良行為,說不生氣是假的。每一位負責人的老師,都是希望孩子們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所以,當孩子們上課有睡覺的時候,有不交作業的時候,有違反紀律的時候,有不安全行為的時候,我們就非常容易生氣。

那麼,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問題呢?

首先,老師生氣是正常的,也是正面的,這是老師責任心的表現,不需要回避。作為老師,總是希望孩子們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積極回答問題,聽老師的話。這是一個方向,一個教育方向。當孩子們與老師們基於自己的教育理念而制定的方向逆行的時候,就會觸動老師的敏感神經。我們總是為你們好,你們怎麼不領情呢?

其次,也有師道尊嚴,不可侵犯的思想作祟。這些思想,在現在平等教育的理念下,老師們的這些師道尊嚴的思想,往往是生氣的主要因素。這是不可取的。老師的尊嚴神聖不可侵犯,往往會讓老師為了自己的面子,不能正視問題,不能理解學生,導致了學生違反紀律,和老師對著幹。

那麼如何解決問題呢?

處理好師生關係,這是教師施教的重要基礎。面對孩子們不聽話,違紀,我們要正確分析。

一、作為老師首先要自我反思。學生和自己的關係不好,不聽話,不聽課,不完成作業,是不是因為自己存在問題呢?比如忽視了學生的感受,沒有激發興趣?課堂沒有吸引力?如果有就要努力改進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吸引孩子們的興趣。

二、重視和學生的關係。現在的學生,更重視平等的教育,而不是教師高高在上,教學上曲高和寡,教育上漠不關心,忽視和學生建立夥伴情感。讓學生感受到溫暖,感受到被重視,感受到希望,體會到快樂,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三是積極走進學生。教師和學生,是複雜的關係。作為老師,對那些有問題的孩子,要主動關心,付下身子,聆聽他們的內心的聲音。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我們每一位教師,既要做孩子學識上的引路人,更要做學生成長的守護神。

四是積極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走出低谷。每個孩子都希望被陽光普照,他低頭時,那是他失去了希望。所以,我們老師更應該努力瞭解孩子存在的問題,積極激發孩子們向上的動力。幫助孩子們走出低谷,走出困境。

所以,真正要解決不生氣問題,其實就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揚起理想風帆。那時,我們就是為孩子鼓掌的時候了。


紫藤


作為老師,面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如何做到不生氣?單單看這個問題,就知道這個提問者是一位熱愛教育,忠於職守,充滿愛心,不斷加強自我修身的好老師!是讓所有人敬仰的職業道德崇高的好老師!談到學生的不良行為表現,這是一個很專業的話題。下面談談我在面對學生不良行為表現的心態。首先,我認為愛,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精彩極了”的慈祥鼓勵的愛。這種愛,在學生遇到錯折,氣餒的時候,給了學生的自信,是學生積極進取的源泉。一種是“糟糕透了”的嚴厲警示的愛,這種愛,在孩子忘乎所以的時候,及時予以懲戒警示,以達到矯枉過正的目的,使學生的發展不至於偏離正確的方向。我們要精準地把握這兩種愛,即不能讓學生得意忘形,又不能讓學生氣餒而誤人歧途。因此,教育的懲戒是十分必要的。基於這種認識,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讓學生明確了“打”的範圍。即,學生上課睡覺該打的是老師,而不是學生。因為老師的課講得不精彩,吸引不了學生,激發不起學生的興趣,是老師業務不精,怪不了學生。學生解答不出問題做不到題,是學生還沒聽懂老師的課,這也怪的是老師,自己的教藝不精,怪不得學生。學生答錯了題,不“打”,世上有誰十全十美不犯錯啊,允許學生犯錯就不“打”了,若是不做作業,那是肯定要“打”,工人不做工,農民不種地,那不是遊手好閒的“二流子”,這還了得,一定得狠狠地“打”。學生打架,只要手裡不拿傢伙,我就看著他們打,打得贏的為上,因為,我要讓學生在“打鬥”中自己去摸索王者之道。若是拿傢伙必“打”,行兇是要受到最為嚴厲的懲罰。違反安全的行為必定狠狠地“打”,因為生命高於一切,我要“打”得孩子長記性,打到他如手指碰到火一般,神經經質地縮回來,再也不敢有違反安全的行為了。

孩子必定是孩子,哪有不犯錯的呢,孩子是我們的作品,對待自己的作品,哪裡來的“氣”生呢?“望子成龍心切”也不該成為我們“生氣”的藉口,因為那只是我們無能的表現。其實,教師就是一個演員,喜怒哀樂都是為角色服務,為自己的藝術服務。想明白了這點,老師在面對學生不良行為,還哪來的“氣”生呢?


陳詩均


別管過分了,要求孩子別太高了,就不會生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