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的內容那麼龐雜,現在提倡國學,提倡國學的哪些內容?

逆光GJP


國學是中國曆朝、歷代學術文化的總稱。

國學,顧名思義,就是國家之學,也是國人之學。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和諸子百家的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唐宋詩詞、元曲、明清小說、歷代史學等一系列的文化、學術體系。

國學包括了中國古代的哲學、文學、史學、宗教學、禮俗學、倫理學、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學科的內容。

國學按四庫全書分類,分為經、史、子、集四部。

經部:是指古籍經典。包括《周易》《尚書》《周禮》《禮記》《樂經》《孝經》

《春秋》《詩經》《孝經》《論語》《孟子》《爾雅》等。

史部:是指史學著作。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春秋左傳》

《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 《越絕書》 《吳越春秋》《晉書》《清稗類鈔》《尚書》《山海經》《水經注》《唐六典》《通典》《史通》《文史通義》《戰國策》《永樂大典》《通志》《新五代史》等。

子部:是指歷史上創立學說或學派的人物文集。包括《老子》《墨子》《列子》《莊子》《孫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淮南子》《抱朴子》《孟子》《公孫龍子》 《藝文類聚》《商君書》《鬼谷子》等。

集部:是指歷史上文人學者的總集和個人文集。包括《楚辭》《全唐詩》 《全宋詞》 《樂府詩集》《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王荊公集》《昭明文選》《文苑英華》《玉臺新詠》《長生殿》《西廂記》《牡丹亭》等。

國學精髓是中國幾千年歷史沉積下來的精華。

國學經典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的自然之道、孔子的為人之道、莊子的自由之道、孟子的君臣之道、荀子的創新之道、孫子的兵法之道、鬼谷子的權謀之道。

國學的基本精神是道、禮、和。道,是自然的基本規律;禮,是人為的外在規則;和,是達到理想的狀態,三者互為因果。順天性而為,是合於道;依人性而行,是合於禮;各行其道、各得其所,就是和。

國學要學哪些內容?應根據個人所需,先了解國學所包含的內容,再按需研讀、體會、思考、總結,最終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


炫木丹火


中國傳統文化的確博大精深,很多人初接觸往往不知如何著手。末學學習國學近二十年,談一點個人體會供大家參考。首先要了解一下國學的內容涵蓋三個方面:1、人與人之間的關係;2、人與自然的關係、3、人與不同維度空間生命的關係(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儒家最重要的教育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和了自然其他就順了。所以可以先從儒家經典開始,學習倫常大道(五倫十義)。經典可以學習四書五經(大學、論語等),有了這個基礎,然後可以學習老子、易經等。


劉友剛典亮人生


國學,並不只是中國原本的文化,還包括外來文化融入後的部分(如佛教文化的本土化後的佛家文化)。學國學,重在抓住它的獨特之處。

先秦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影響中國文化的主要是孔子為首的儒家文化、老子莊子為首的道家文化,所謂的儒道互補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主流(法家、墨家因其或刻薄寡恩或陳義太高而逐漸式微)。因受西方傳統概念哲學的影響而不入思想史的兵家文化也應該在學習之列。

孔子講“仁”,以“六藝”(詩樂射御書數)為達至之手段,切身而能舉一反三;老子莊子講“道”,以指引性導引性的話語方式(比喻、象徵,寓言、卮言、重言等)進入,是“詩化之思”,而《莊子》一書更是以文學的為手段託浮其“自由主義”的思想(有的篇目直可作文學作品看);孫子之兵法,微妙處也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西方的傳統概念哲學完全把握不住它。

佛教入華給主流的儒家帶來嚴峻的挑戰,經了魏晉南北朝唐宋明的無數思想家的精心應對(如牟子的《理惑論》、著者有爭議的《大乘起信論》、周敦頤、二陳、朱熹、陸象山,尤其是王陽明的“天縱奇才”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成了國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至少要讀《六祖壇經》《傳習錄》才是完整的國學。

先立其大,提要鉤玄,然後填充內容,這才是可行之道。否則,即使皓首窮經也是繁雜填胸頭緒紛亂。感想似的講法,講的實際是自己,和國學關係不大。

目前,一則以喜,有眾多的人講國學,國學進入大眾視野;一則以憂,眾多的人講的支離破碎,也許使國學與民眾漸行漸遠,終至再次消失。

拋開繁多的箋疏,直接面對文本。也可藉助工具書閱讀,儘量減少他人附會的說法的干擾,“回到文本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