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買保險時,客戶和業務員強調的性價比?和買衣服一樣嗎?

虎哥預險


我覺得首先應該正確的認識“性價比”,性價比是性能與價格之比,一份保單的價格是顯而易見的,而保單的性能就沒那麼容易看透了。

一份保單的價值我認為應該提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額。

同樣的價格,保額越高越好,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很多人對比的重點,但不應該成為唯一的比較點。

二,合同條款。

一份保單能否順利理賠,關鍵看合同條款。保額再高,條款過於嚴苛,等於零。

三,服務。

無論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有專業或不專業的人,任何行業都是如此。

四,理賠。

這個可以通過理賠率,平均理賠時長,口碑等數據做一個比較。

五,資源對接能力

我一直認為未來的保險不是賠多少的事,而是整合醫療資源,讓沒有身份背景的客戶享受到vip的待遇。比如小病在線問診拿藥,大病協助掛號,安排床位,二診及康復服務等。

六,附加價值。

七,公司實力。

把公司實力放在最後,不是說他不重要,公司實力恰恰是理賠的保證,是服務的保證,是醫療資源對接的保證。

最後,我們固然不能說最貴的就是最好的,但也不能說最便宜的就是最好的吧?

所以,多方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卡文保經


只要可以銷售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商品,所以保險也不例外,既然是商品,自然也遵循選性價比好的原則。所謂的性價比好,要麼是同樣的保障,價格更便宜;要麼是同樣的價格,保障更好;其實大體跟買衣服類似。

但又比普通的買衣服要更高級,因為購買保險需要做需求分析,需要對你的家庭結構、財務狀況、想要購買的險種、以及每個險種中合適的產品,都要做對應的考量,這其實類似於去高檔服裝店量身定做衣服,需要先測量身材比例、然後選擇款式、再選擇布料,是一個道理。

所以就是,適合別人的未必一定適合自己,購買保險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


扒保舟


買保險首先要確定的是客戶的需求,所提供的計劃是否能夠完全滿足客戶需求的前提下,才是性價比的問題。不然滿足不了客戶的實際需求,花一分錢都是多餘的。

就拿百萬醫療險來說,現在市面上的百萬醫療險眾多,動輒100萬,300萬,600萬甚至700萬報銷額度,那單從報銷額度上講是不是花同樣的錢,額度越高越划算,性價比越高呢?其實仔細想想這麼高的額度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只不過看上去好看,什麼病能花這麼多錢?就算能,難道百萬醫療險就什麼費用全都能管嗎,不竟然!

看一款百萬醫療險的好壞無外乎以下幾點:

(1)報銷的範圍是否全面,拿ICU重症監護室費用來說,有些百萬醫療險只報銷ICU的床位費,其他ICU費用是不管的,比如開呼吸機,那你覺得ICU一天幾萬的費用就是一個床位費嗎,想的太簡單了。在比如腎透析,大部分是有日限額的,並不是你想用多少就能給你報銷多少,在比如說質子重離子治療,雖然是目前癌症最好的治療手段,但並不是什麼癌症都適合,並且全國就上海一家醫院能提供,你能不能去掛上號,醫院接不接收,墊付不墊付的起治療費都是問題,就算你厲害有渠道,去了,結果醫院給你的治療方案不在報銷範圍內,你怎麼辦。

所以並沒有什麼都管全部都能報銷的百萬醫療險,額度越高限制越多,畢竟一年就繳納那麼一點保費,保險公司得多大心,能什麼都管,什麼都給報銷。

(2)增值服務,百萬醫療險目前不僅提供一定的報銷責任,還會提供一些額外的增值服務,比如就醫綠通,治療費墊付,直升機救援,電話問診等等。尤其是就醫綠通是非常實用的服務內容,我們都知道我國醫療資源不平衡,生病都想去最好的醫院找最好的專家,但全國就那麼幾家醫院,那麼幾個醫生,排隊都困難別說治療了。而綠通就是保險公司幫你掛號,預約時間,到了直接去,是不是省去了很多麻煩。

(3)保證續保問題,目前百萬醫療險從源頭上分為壽險公司的百萬醫療險跟財險的百萬醫療險,壽險百萬醫療險一般必須跟主險綁定才可以購買,價格高,但續保不會因為產品下線而受到影響;而財險的百萬醫療險是可以單獨購買的短期醫療險,產品一旦下線就不能再續保。目前一般市面上銷售的都是財險的百萬醫療險,價格低,不捆綁,但有產品下線的風險。

好了,如果是你想購買百萬醫療險,這幾項你怎麼選擇直接影響價格,保障多的、增值服務好的,保障續保的價格就高很多,那什麼是性價比,怎麼比較性價比呢?所以對於這種情況而言,並沒有什麼性價比的概念,對於百萬醫療險而言,便宜肯定不是“好貨”,保障內容少,增值服務沒有,還不能保障續保,真要出險並不能解決客戶的很多需求。

所以買保險一定是先滿足自己的需求,在考慮價格的高低。而不是隻為追求便宜,忽視了保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