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

十年時光,足以把一個咿呀學語的寶寶變成懂事的小孩,把一個藏族老阿媽變得白髮蒼蒼,但生活的熱情、心中的信念永遠都在。

2010年4月14日,是青海玉樹人永遠無法從記憶中抹去的日子,7.1級強烈地震瞬間摧毀了昔日美麗的江源小鎮。今天是玉樹地震十週年的日子,也勾起了親歷地震的幾位檢察官的回憶,那一年,他們在地動山搖中堅守、銘記、記錄……

堅守:為民奔走的身影不變

“那時候感受到的不是艱苦,而是每位檢察人的堅守。”回想起十年前的4月14日,玉樹州檢察院檢察官馬紅毅陷入了沉思。

2010年4月14日,清晨5點鐘左右,睡夢中的馬紅毅感覺房間四周突然動了起來,但她並沒有太過在意,對生活在玉樹的人來說,偶爾的小地震是很正常的事。翻個身後,馬紅毅再次進入夢鄉。時鐘指針走向7點49分。“轟隆一下子,當時衣服都顧不上穿,整個人都是蒙的。”十年後再次回想,她依舊膽戰心驚。來不及思考的馬紅毅和丈夫以及妹妹一家隨著住宅樓裡的人群跑向家門口的玉樹州體育場。“周圍的人沒有一個有人樣的,都是‘泥人’。人們都聚集在操場上,街道四處灰塵滾滾,已經有很多人在街上奔跑呼救。”馬紅毅通過各種方式聯繫到了自己的親人,“我的兩個堂姐和一個表妹都被埋在廢墟中,她們都遇難了。”說道這裡,馬紅毅哽咽了。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航拍下的玉樹災區。

馬紅毅和其他群眾一起匯聚到體育場,傷病員也陸陸續續被運進這片空曠地帶。從驚慌失措中稍稍緩過點神來,馬紅毅沒有猶豫,馬上參加到救助傷病員的隊伍中。因為傷病員越來越多,醫生護士忙不過來,她就幫助護士們給每位傷病員拔針。馬紅毅回憶說,當時傷員很多,連輸液掛吊瓶的杆子都沒有,她和親人便當起了“人杆子”。慢慢的帳篷後邊開始有了一些罹難者的遺體,現在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馬紅毅依舊不能忘懷。

地震後,玉樹州檢察院的檢察干警開始在帳篷裡辦公,剛開始基本上是6到8個人在一個帳篷。既要幫助救災,又要守好本職工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災後重建工作。有的檢察官去整理文件、有的去調查數據、有的幫助發放救災物資……災區安置點到處是檢察干警忙碌的身影。回憶十年前這一幕幕,對馬紅毅來說,她感受到的不是艱苦,而是每位檢察人的堅守。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新城。

從帳篷到簡易房

從不通水電到自來水入戶

從危樓到高樓林立

從震斷的道路到高速路通達

十年玉樹,處處體現著人在青山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地人民群眾捐款捐物,救災物資源源不斷地從全國各個地方送往玉樹。

十年來,馬紅毅眼裡看到的玉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片土地從廢墟里逐漸挺立。震後的第四、五年,她和所有的受災群眾都已經住進了政府安排建造的樓房,她感慨著房屋裡安裝的暖氣,寬敞明亮的窗戶……越來越多的現代化建築出現,交通更加便利發達,醫療教育等方面迅速發展,軟硬件各項基礎設施齊全。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重建中的玉樹州檢察院辦公大樓。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州檢察院技術大樓開工儀式。

十年來,馬紅毅眼裡的玉樹州的檢察工作也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那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讓玉樹州檢察院的大樓變成危樓。一年後,新建的玉樹州檢察院大樓竣工,硬件設施配備齊全,有的新設備馬紅毅甚至都沒聽過。“這些硬件設備大大提高了辦案效率。讓檢察工作越來越電子化、科技化、信息化。”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馬紅毅與同事探討工作。

十年來,馬紅毅心中的檢察事業更加光輝燦爛。地震那年她47歲,如今,她已經57歲,十年時間,當初檢察院裡的中流砥柱,現在已成為大家的“心中靠山”,檢察院裡也注入了很多新鮮的“血液”。“每每遇到不懂的,我都要向年輕幹警學習,虛心討教。”馬紅毅笑著說。

“十年玉樹,變的是城市的發展,變的是人民臉上自信的笑容。”馬紅毅說但不變的,是玉樹人的家國情懷,是每一顆感恩的心。

銘記:檢察事業的初心不變

2010年4月14日的清晨,對玉樹州檢察院檢察官索玉麗來說是個平常的早晨。她像往常一樣,催促著要上託兒所的孩子趕快洗漱,自己站在鏡子前收拾頭髮……整個玉樹州都在陸續甦醒中。

“那感覺就像天旋地轉,很突然,人都來不及反應。”回憶地震發生時的感受,索玉麗直言,直到今天,當外面有大型推土機路過時,她的心裡都會“咯噔”一下。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震後救援。

“地震後家裡的房子成了危房,重建期間我們一家一直住在帳篷裡。”提到地震後的住處,索玉麗特別講到受災群眾一起自救的故事。地震發生後,滿眼所見都是驚慌失措的人,受傷的、哭嚎的、奔走的……大家都被嚇到了,還有很多人被埋在廢墟里。一些房屋沒被毀壞的居民,冒著餘震的風險跑回自己家裡,把自家的帳篷和食物拿出來分給大家,晚上20多人擠在一頂帳篷裡過夜。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州檢察院大樓地震後受損。

“我來到玉樹州檢察院查看的時候,雖然檢察院的大樓沒塌,但是二層和三層已經錯節,院裡已經有男同志在搭帳篷了。”地震當天,玉樹州檢察院就開始了自救和互救。索玉麗當時的工作是發物資、統計受災情況等。大家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她卻要秉燭加班,撰稿、打印、發送傳真等,將一天的工作情況及時反映給上級院。

每每提及孩子,索玉麗總感覺有所虧欠。地震時,她的孩子才6歲。震後,索玉麗一直投身工作和災區重建,不得不把剛滿6歲的孩子送到西寧親戚家。直到半年後,才把孩子重新接回玉樹。“孩子比地震前膽小自卑了許多,如果有風沙吹動帳篷,她馬上會害怕的問我,是不是又要地震了。”她回憶,好在隨著時間的流逝,玉樹一天天變好,孩子心理狀態也好了很多,如今已是一名高一的學生。

轉眼間玉樹地震已過十年,十年可以改變的東西有很多。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這給“絲綢南路”唐蕃古道上的明珠——玉樹,帶來了新的生機。玉樹檢察機關如何服務好“一帶一路”建設?是震後玉樹州檢察機關迎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玉樹生態資源極其豐富,三江源、可可西里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覆蓋自治州全境,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中華水塔”等美譽,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對保護好三江源野生動物資源、保護人類自身生存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近年來,立足於“生態立州”的理念,玉樹州檢察院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檢察工作的總體部署,嚴懲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監督職能。三江源、可可西里、隆寶灘……都留下過檢察官的身影。

對索玉麗來說,這十年,玉樹滿眼看得見的變化數不過來,可總有些東西,一直沒有改變。2011年11月索玉麗被組織上安排到鄉鎮擔任鄉鎮黨委書記,一干就是5年,這5年也是災後重建的5年。索玉麗深入到基層群眾中,親身經歷和參與了玉樹農牧區的災後重建工作。在維護災區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中,她深刻體會到法律的重要性。2016年元月,索玉麗帶著自己對檢察事業的堅守,重新回到了玉樹州檢察院。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索玉麗

索玉麗說,十年來,她一直堅持的檢察事業初心沒有變。十年來,玉樹的發展她都在親歷。玉樹十年所發生的一切,都在她的眼裡,都在玉樹人的眼裡。十年前,她在第一時間用手中的筆記錄下震情,記錄下災情,記錄下全州檢察機關和全體檢察干警奮勇救災的事蹟,並將這些信息在第一時間傳到青海省院、傳到最高檢,為最高檢和省院第一時間瞭解災情、下達指示、開展援助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十年後,當年33歲的索玉麗今天已經是玉樹州檢察院的副檢察長。她說:“我永遠記得當年帳篷裡,生起的火爐很暖和。”

記錄:那動人的母愛永不變

“那一年我32歲,一心想著努力救人。”玉樹地震已經過去十年,而那時所發生的一切,內美文次仍歷歷在目。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內美文次接待群眾來訪。

如今,內美文次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地震發生時,他是曲麻萊縣檢察院的一名幹警,當時,他正在上班。美好的清晨,一天才剛剛開始,突然之間地動天搖,整個縣城一片塵土。地震對內美文次所在的曲麻萊縣影響不大,於是曲麻萊縣檢察院當即就組織了三輛警車和十幾名幹警,奔赴受災較嚴重的結古鎮救援。回憶起當時的心境,內美文次說:“根本來不及想別的,只是擔心災情是否嚴重,家人是否平安。”

結古鎮也有內美文次的家人,他的父母、岳父岳母都在那裡。“當時我父母家的房子快要倒了,他們就在外面搭帳篷住。”當內美文次擔心父母的安危時,父母們也憂心忡忡,“他們時不時給我打電話,總讓我自己多加小心。”而正當內美文次在廢墟中用手挖手刨救助災民時,卻因為耽擱了時間而痛失救援岳父的機會。

失去親人的傷痛還來不及療愈,內美文次便毅然決然地同戰友們一起投入搜救被埋人員的救援行動中。在廢墟下、在瓦礫中,用雙手刨挖,雙手刨爛了、指甲蓋也磨掉了,鮮血一直流也顧不上什麼疼痛了。在第一天的黃金救援時間裡,內美文次一共救出6名被埋人員,搜找到10多具遇難人員屍體。之後的連續20多天,全州兩級院全體檢察干警都連續奮戰在災情統計、救災物資發放的第一線,很多幹警的親人遇難了、受傷了,家裡的房屋倒塌了,但大家強忍悲痛,擦乾眼淚,更多的想的不是自己,而是竭盡所能地為抗震救災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塵土喧囂、滿目瘡痍之下,內美文次揹負著一名檢察官、一名黨員的使命感。“那個時候大家都沒有了時間觀念,就是在救人,在幹活。”內美文次回憶,當時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坐下來吃上一碗方便麵。而災難來襲,有些人硬生生的被奪去了吃飯、呼吸的權力。那一天,內美文次和戰友們從廢墟下挖出一對逝去的母子,“媽媽緊緊抱著一歲左右的兒子,屍體都僵硬了……這偉大的母愛,到現在我仍記憶深刻。”

時間的長河慢慢流淌,在這十年間,勤勞善良的玉樹人民在全國人民的無私奉獻和幫助下浴火重生。如今的玉樹已經成為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城市,整潔的街道,寬敞的馬路,一排排藏式的新民居,一所所現代化的校園,一片片商貿新區,一條條新建的道路通往大山內外,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對於這座城市的變化,內美文次感同身受,“但是”,他補充道,“玉樹的服飾、飲食、宗教等等這些人文歷史、民俗文化是一直沒變的。”

作為玉樹地震的親歷者,內美文次在這場地震中也受到了抗震救災精神的洗禮,他立志在自己的崗位上,更加堅定地、義無反顧地紮根基層,為基層的檢察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2018年,內美文次被任命為曲麻萊縣檢察院副檢察長。基層院人少,他不僅要辦理院裡所有的公訴、偵監案件,還負責辦理民事行政檢察、控告申訴檢察案件,同時兼職案件管理工作。超強度的工作使內美文次無暇顧及家庭,儘管心中滿是對父母的虧欠、對妻子和兒子的愧疚,但每每想起那場地震,想起那些為了抗震救災和玉樹的災後重建獻出生命的那些人,內美文次總會捫心自問:“我們在本職崗位上的這點犧牲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地震十週年:檢察官講述“重整山河織錦繡”

玉樹新城。

十年玉樹在變與不變中,一代檢察人堅守如初,玉樹十年在變與不變中,一座城市在欣欣向榮。無論是廢墟里挺起的“玉樹精神”,還是“一帶一路”下,逐漸熠熠生輝的“新玉樹”,這裡的一切都在煥發新的生機。悠遠的馬鈴聲依舊在鐺鐺作響,古老的絲綢之路再一次閃爍穹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