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教育与品德教育应该如何“齐抓并进”?

你若安好便是艳阳天


蓝光云梦:就目前教育情况来讲,在教育教学中,课业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德育教育落实不到位。学生课业负担重,应试教育使社会、家庭、学校不得不面对。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工作,造成了学生的应试热,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大量的作业、频繁的考试、无休止的补课以及大量重复学习所导致的超大学习量;肆意提高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过高期望,学生对自己成绩的担忧和恐惧,以及学习情感准备不足等所导致的沉重心理压力和对学习的否定情绪,我们应该让学生减负。

学校的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学校的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如何能使学生在思想、心灵深处潜移默化的发生这一转化,是教育者不断探索、研究的重点。班主任是学校级别最小的“主任”,但要管的事可真不少。班主任要管学生的学习、生活、交际、思想等等,小到日常生活琐事,如迟到、早退等,大到学生思想动态和变化等,因此,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加强班风、班纪建设,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学业、品行齐抓共管。

要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与交流,成为学生的表率,同时寻求家长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家校形成合力。用最大努力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


蓝光云梦


我是一名中学思品课老师,我来谈谈我是如何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生课业学习中的!

中学生正是道德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能否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培养优秀一代新人的问题。

首先,我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让德育教育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把课业教育与品德教育一起,“齐抓并进”。

(一)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不断发展,情感世界愈加丰富,更加注意自己的外表。老师要注意自己的穿戴和言行,做到穿衣得体,语言文明,举止优雅。同时也要告诉学生青春的我们在追求形体、仪表在外美的同时,更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打铁还得自身硬,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起到表率作用,对学生影响很大。做好自己,从你我开始!

(二)抓准时机 , 渗透课堂 。2019年的春期开学,正是三月五日,恰逢“学习雷锋纪念日”,走进教室我写下板书“春峰三月”,同学们疑惑的看着新学期的我,接下来我解释一下这几个字,青春如初春,百卉之萌动,如果你们的心灵之田播种了美好,你们就收获了善良。雷锋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希望同学们铭记于心,做出行动!

紧接着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注册及落实中,我与学校保持同步,给学生布置校外实践活动。让每个同学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伴身边的老人,辅导留守儿童的作业,到所在的小区捡垃圾……像7.2班的吴宗学、李海洋等同学还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班里我把做的比较好的同学的心得读给同学们听,同时指导没有参与实践活动的同学,让他们早日提高认识,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三)落实行动,跟踪记录。如果发现学生做了好事,一定在课堂上提出表扬。记得四年前有一次下大雪,路面结冰。在校园我摔倒了,一位小学生(他的家长就是我们学校的李进老师)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位小学生的名字,是他把我扶起来,我向他道了谢,他欢快的离开了我的视线……事情过了四年,今年巧的是我担任他班(7.1)的课,上课第一天我重叙了当年那件事。曾经稚嫩的小学生如今已是翩翩少年,他就是我们班的侯凯健同学,他的善良之举值得我们同学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明善恶,辨是非”,把我们班这位同学好的品行作为引语导入新课。让德育教育走进课堂,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善良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让德育教育走进课堂,课业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在一起,走进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学生懂得道德规范不是挂在口头,不是简单的做个样子,更不是心血来潮时偶尔为之。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做善事,用良好的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必修课!

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做“四有”老师,其中有一项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同时还要结合学习课本知识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课业学习中,知行合一,还要把思想教育应用于实践中,有理论有实践,有身临其境的深刻记忆!

关注 ,有什么教育问题我来和你共同探讨!


幸福密码128771819


对于青少年课业教育与品德教育如何"齐抓并进"这一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我的观点。

一、作为学校来说,学校是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就是有道德、有思想、有知识。树人就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这些年发生了几起高材生品德恶劣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北大学生弑母事件等,还有近期疫期期间,个别中国留学生诋毁祖国事件,说明我们的学校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所以,我们的学校要明确我们的坚守和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

二、作为教师来说,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教书育人",就是老师教好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同时,又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热爱生活,让他们拥有高尚的品格,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性格等,让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作为家庭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我们的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家长要身体力行,做孩子的表率。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我们的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业而忽略孩子的品德,造成孩子不尊敬老师、不孝敬长辈,甚至危害社会的不利影响。所以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一生。

四、作为社会来说,各部门团体及媒体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现在电脑网络虚拟世界对青少年诱惑力极大,血腥暴力、西方崇拜、追求明星、追求时尚、封建迷信、淫秽声像等都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科学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我们要对青少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齐抓并进",对青少年的课业教育和品德教育"齐抓并进"。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