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議集中隔離人員隔離期滿後繼續居家觀察7天

據人民日報消息,4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發佈了《關於集中隔離點隔離人員解除隔離後的健康提示》,如下:

當前我市疫情雖然處於低發態勢,但境外輸入仍帶來零散病例,存在較大隱患和風險。特別是近期還因為個別境外輸入病例引起了我市的聚集性關聯病例,又一次敲響了警鐘,防控工作仍然存在嚴峻性和複雜性,市民朋友切不能掉以輕心,零病例並不是零風險。我市仍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按照市委市政府“防鬆勁、防漏洞、防反彈”的要求,切實精準科學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在日常活動中仍應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戴好口罩,注意個人防護,注意手衛生,堅持將各項防控舉措融入日常生活。在這裡再次提示具有疫情高發國家和地區旅居史,確診病例接觸史等流行病學史的人員,更應密切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排查。對於集中隔離人員在14天隔離期滿解除隔離後,建議繼續居家觀察7天,居家期間繼續做好個人防護,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為了您及您所愛的家人及周圍人,也為了我們城市的安全,特提出以下幾點提示:

一、儘量單獨居住或單間居住,保持居室通風,必須單獨用餐,有條件時使用專用廁所,並及時清潔消毒。

二、建議由親朋協助提供生活必需品,避免外出和聚集性活動,減少與他人接觸,尤其遠離年齡較大或體質較弱的高危人群。

三、單獨居住可不戴口罩;在進入和家庭成員共用空間時保持一米以上距離,雙方均應佩戴醫用口罩。口罩被分泌物弄溼或弄髒時,立即更換。

四、勤洗手。每次洗手時使用肥皂和流動水並持續至少20秒。

五、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口罩或手肘遮住口鼻。

六、每日至少一次使用溼抹布、溼拖把對房間進行清掃,以保持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

七、每日至少早晚各測體溫一次,密切關注自身是否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或其他相關症狀。

八、若出現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時,即使十分輕微,也應立即向社區工作人員報告,佩戴醫用口罩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並主動告知醫生旅行史、接觸史和隔離觀察情況,便於及時診斷,不存僥倖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