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溫馨提示:本文約4000字,閱讀完大約需要20分鐘,請謹慎進入!(不要被字數嚇倒,本文以小故事串聯起來,讀來還算輕鬆有趣)

序言

漢高祖12年春3月,長安,長樂宮。

窗外已是花紅柳綠,一片盎然春色,但已是暮年的劉邦卻無心欣賞,躺在病榻上思緒萬千。去年秋天,淮南王英布造反,自己親自出徵,不幸被流矢所中,落下了病根。後來又聽聞少時好友——燕王盧綰也背叛了自己,急怒攻心,導致箭瘡迸裂,病情加重,如今已是病入膏肓了(果然是“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啊)。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回顧自己傳奇的一生,劉邦頗為感慨。從一介小小的亭長經過千難萬險最終建立了這煌煌大漢帝國,如今四海歸一,還有什麼遺憾的呢?所以當呂后找來一位“神醫”為他診治時,被他罵了出去:“吾以布衣持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唯一讓他放心不下的,是自己歸天之後,天性仁弱的兒子劉盈能否管理好這個帝國,那些諸侯王會不會趁亂髮難?

為了消除隱患,劉邦召集了列侯及群臣入宮,宰了一匹白馬,讓大家宣示:“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除此之外,還有兩位大臣被他寄予厚望,那就是智計百出的陳平和厚重少文的周勃,劉邦曾斷言此二人必能“安劉氏”。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既有“白馬盟誓”約束眾臣,又有兩位“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保駕護航,這回應該萬無一失了吧。

一個月以後的4月甲辰日,高祖劉邦溘然長逝,享年53歲。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令劉邦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屍骨未寒,呂后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興風作浪。先是與老相好審食其密謀要誅盡功臣,因為洩密而沒有實施。接著將眼中釘戚姬母子殘忍殺害。隨後大封諸呂,將自己的子侄安排到重要職位上,劉氏江山就這樣逐漸被呂氏所把控。

此時此刻,被劉邦寄予厚望的陳平和周勃又在哪裡呢?別急,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二位。

陳平和周勃

陳平,陽武戶牖鄉人。少時家貧,好讀書,長得高大偉岸,一表人才,年輕時就有“執宰天下”的大志。

劉邦東出漢中與項羽爭奪天下路過修武時,陳平從項羽處前來投靠。一番交談後,劉邦十分欣賞陳平的智謀,封其為都尉,命其參乘,兼掌護軍。在此後的歲月中,陳平“六出奇計”,為劉邦奪取天下及維護帝國穩定立下了大功。至於是哪六計,《史記》中說“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蔡東藩先生總結為:“

一是捐金行反間計;二是用惡劣菜蔬進食楚使;三是夜出婦女解滎陽圍;四是潛躡第足,請封韓信;五是偽遊雲夢;六是救出白登。”實話說這些計謀有些上不得檯面,甚至頗為陰險,但卻異常管用。從中也可以看出陳平“智識有餘,厚重不足”的性格特點。所以劉邦對陳平獨撐大局還是不放心,必須由樸實少文的周勃加以輔助,二人合力才能確保帝國的根基牢固。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周勃,和劉邦是老鄉,都是沛縣人。最初以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兼職在喪事中吹簫。劉邦初起事時周勃就跟隨了,一直在劉邦身邊作戰,戰功十分顯赫,“

所將卒當馳道為多”(《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語,意思是所率領的士兵在高祖所行的道路之中建功最多)。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周勃為人“木彊敦厚”,口齒笨拙,不好文學。有時候家中有儒生學士前來講經談文,周勃都不講究禮數(與高祖頗為相像),自己東向而坐,對來客說:“

趣為我語。”翻譯過來就是:甭跟我拽文,說重點!

陳平與周勃,二人一文一武,一智一勇,一細一粗,互補性很強。二人團結合作,一定能穩定住大漢的江山,這也是劉邦看重二人的原因。可惜的是,兩個人的關係很糟糕,互相看不順眼。

前面說過,周勃從高祖起事初期就跟隨,是劉邦的心腹愛將。而陳平是半路從項羽處投奔而來,論與劉邦的親密程度,根本無法和周勃相提並論。但是半路加盟的陳平憑著幾句話就讓劉邦青眼有加,不僅被封高官,而且獲得了鉅額的活動經費。這讓老員工周勃十分不爽:我跟著漢王(當時劉邦還是漢王)拼殺這麼多年,居然抵不過你的一張嘴,憑什麼?!於是他聯合了一些有同樣想法的武將,給陳平挖了一個坑:向他行賄以求得更多的實惠,陳平倒是來者不拒,滿口應承。眾武將以為揪住了陳平的把柄,就向劉邦檢舉揭發。不想憑著陳平的三寸不爛之舌,外加劉邦的大度和信任,這件事最後也不了了之了。但周勃和陳平的心裡卻從此有了芥蒂。等到後來劉邦建立了大漢,開始大封功臣時,以周勃為首的武將們又與陳平張良蕭何等文官爭功,兩人的關係更加趨於冷淡。

這樣的兩個人,能肩負起撥亂反正,安定劉氏江山的重任麼?

呂后專權時期二人的表現

劉邦崩逝時,周勃和陳平正在外執行任務。

晚年的劉邦,猜忌心極重(帝王的通病)。這不,聽身邊人說樊噲有反意,就命陳平和周勃將身在燕地的樊噲“斬立決”!二人聽後面面相覷,樊噲可是高祖的連襟啊,萬一斬完了高祖再後悔怎麼辦?於是陳平想了個折中的辦法:由周勃去燕地接管樊噲的兵權,自己則將樊噲帶到長安,由劉邦處置。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誰知行到半途中,傳來高祖駕崩的消息。陳平預感到帝國的權力系統將發生重大改變,就將樊噲交由下屬看管,自己快馬加鞭趕赴長樂宮哭祭高祖,並自告奮勇要為高祖守靈(其實是為了第一時間掌握時局變化,好隨機應變)。呂后為陳平的“忠心”所感動,又感謝他沒有遵劉邦的旨意殺掉樊噲,遂將其視為可靠的“忠厚長者”。

如果說這時陳平的表現是為了穩定帝國的局勢,打消呂后的疑慮而不得不做的一種姿態,那麼後來的舉動就讓人懷疑他對大漢的忠心到底有幾分了。

前面說過,呂后在高祖死後迅速掌控了朝政大權,開始了一系列的剷除異己,扶持自己人的行動。她的所作所為連親兒子劉盈都看不慣,但又無計可施,只能寄情於聲色,只做了七年傀儡皇帝就鬱鬱而終了。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惠帝駕崩,呂后哭靈有聲無淚,不見哀悽之色,眾臣都不解其意,唯獨侍中張闢彊看透了門道,於是向陳平獻策:“太后哭而不哀,是因為有顧慮。想主上壯年而崩,身後無壯子,而君等手握重權,為太后所忌。無故見疑,君危矣!為今之計,可以請封呂臺、呂產為將,統領南北兩軍,並將諸呂一體授官,使得居中用事,如此太后才能心安,君等自能脫禍了。”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這個張闢彊年僅十五歲,是留侯張良的次子。這麼小就有如此心思,確實厲害。但為陳平出的主意實在不咋的,更令人想不通的是陳平居然聽從了張闢彊的建議!而正是這個建議拉開了諸呂亂政的序幕!此時陳平為左丞相,周勃為太尉,還有右丞相王陵,都是高祖時的老臣,如果三人能帶領群臣向呂后發難,估計呂后就算不能交出大權,也會收斂許多,只可惜陳平錯過了這個機會。

後來呂后準備封諸呂為王,在朝堂上徵求眾臣的意見(程序還是應該走一下的)。右丞相王陵首先反對,並搬出了高祖的“白馬盟誓”,呂后雖然氣憤,但也無法駁斥,這時陳平和周勃又來解圍:“昔日高祖平定天下後封子弟為王,如今太后稱制,分封呂氏子弟有何不可?”(虧得他倆能說得出口!)呂后這才轉怒為喜,諸呂得以順利封侯。

退朝後,王陵責問平勃二人:“當年和高祖盟約,二君都在。這才過了幾年,你們就忘了當時的承諾了麼?將來有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二人微笑道:“今日在朝堂上據理力爭,我們不如君。將來安社稷,定劉氏,君就不如我們了。”氣得王陵張口結舌,只好拂袖而去。(即使將來能匡世安劉,也只能算是將功補過,有什麼可自誇的?)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在陳平周勃的放任縱容下,呂氏的權力越來越大,劉氏子弟日見式微。如果不是有兩個人的出現,只怕從此以後大漢的江山就要姓呂了!

粘合劑——陸賈

陸賈者,楚人也。以客從高祖定天下,名為有口辯士,居左右,常使諸侯。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陸賈最大的功勞是憑著一張利口兩次出使南粵,使南粵王趙佗誠心歸附大漢。第一次是高祖之時,陸賈連嚇帶哄將趙佗說服。呂后專權時,趙佗復叛,文帝當政後,又使陸賈前往招撫,趙佗見故人前來,加之文帝謙恭有禮,就再次降漢。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卻說陸賈首次出使南粵立了大功後,被封為大中大夫,時常與劉邦談論文治,也曾著有《新語》十二篇,總結前朝為政得失,為劉邦所稱善。高祖死後,呂后專權,陸賈看到朝中一片混亂,心灰意冷,就告病還鄉,過起了悠遊閒適的生活。

有一天,陸賈閒來無事,就到長安城閒逛。突然想起了老熟人陳平,就前去登門拜訪。到了陳平的書房,見他愁眉不展,就調侃道:“君高居相位,衣食不愁,還有何憂慮?”陳平道:“你猜。”

陸賈道:“就君個人而言,位極人臣,食三萬戶,已是富貴至極,應無他望了。所憂者,想是主少國疑,諸呂專政吧。”

陳平嘆道:“先生所言極是,不知有何妙策?”(聰明人也計窮了,可能畢生的智慧都獻給高祖了吧?)

陸賈手捻鬚髯,娓娓談道:“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將相調和,則士務附;士務附,天下雖有變,即權不分。為社稷計,在兩君掌握耳。我早就想把這番話和太尉(周勃)說,但他總和我嬉皮笑臉,沒個正形。君何不與太尉放下成見,攜手共謀,以安劉氏江山?”

陳平聽罷,滿臉羞愧之色,趕忙站起身來一揖到地,誠懇說道:“還要仰仗先生謀劃。”

一日,陳平大排筵宴,邀請周勃來府暢飲,周勃欣然赴約。席間,陳平殷勤款待,頻頻向周勃敬酒,大拍周太尉的馬屁,加之陸賈在中間調和,使得氣氛十分融洽。宴席散後,陳平取出五百金贈與周勃,作為壽禮。周勃堅辭不受,陳平執意命人送到太尉府,周勃連連稱謝,盡興而歸。

三五日後,周勃設宴酬謝陳平,規模與前次對等,陳平自然前往,又乘興而回。自此,二人常相往來,關係變得親密起來。有時不免談及國事,周勃也是憤恨不已,陳平趁機與其約定,尋找機會,掃滅諸呂。(有多少大事都是在酒席宴這種非正式場合定下來的。看來中國的“酒宴文化”由來已久啊。)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兩個人的力量還是太單薄,陳平又出錢出人外加提供車輛,作為陸賈的活動經費,讓他在眾公卿間遊走,爭取將更多的人拉進自己的陣營。而陸賈也不負所托,多方活動,許多大臣都被他說動,願意為驅滅呂氏出一份力。至此,呂后一方漸漸被孤立,而呂產、呂祿之輩尚不自知,依然仗勢為非作歹不知收斂。(從這可以看出呂后的政治嗅覺還是不夠靈敏,任由平勃聯手而不加以遏制。)

那麼陳平周勃為何會捐棄前嫌聯手對付呂氏呢?除了對高祖劉邦有過承諾外,最主要的一點,是因為諸呂專政後,二人的權勢大為削弱。陳平曾經為了打消呂后的猜疑,故意沉湎於酒色之中,不理政務。堂堂丞相活得如此戰戰兢兢,這種滋味肯定不好受,而周勃的境況也好不到哪去。為了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奪回失去的權力,二人只能聯起手來對付強大的呂后。

反呂聯盟的隊伍雖然在不斷地壯大,但眾位大臣為了自保,都只是暗地裡互相通氣,不敢有實質性的動作。但有一位年輕的劉氏子弟,卻能不畏強權,敢於和呂后正面硬剛!他的出現讓陳平和周勃眼前一亮,急於將其拉攏到自己的陣營裡。而這位少年英才也在後面的誅呂行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個人是誰呢?

尖刀——劉章

劉章,齊王劉肥的次子(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小夥兒長得一表人才,器宇軒昂。呂后也很喜歡一個小夥子,讓他在宮中宿衛,並且將呂祿的女兒許配給他,並封其為朱虛侯。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呂后將自家子侄都封了官,也怕劉氏子弟心中不服,就想了個主意,讓劉呂聯姻,以防止兩家互相傾軋。但事與願違,劉氏政權被呂氏把持,劉氏子弟怎能不怨恨呂氏?所以這樣的婚姻大多數都不和睦。有兩位趙王,劉友和劉恢,也是奉命娶了呂氏女為妻,但心裡不樂意,於是移情於小妾,導致家庭矛盾爆發,最後劉友餓死於長安府邸,劉恢仰藥自盡!

劉章吸取了兩位趙王的教訓,將內心的不滿掩藏起來,與妻子恩愛如常。看到小兩口和和睦睦,呂后也是無比欣慰,而呂祿也對這位“佳婿”十分滿意。

一次,呂后在宮中置酒高會,劉章在旁侍衛。看到席中大半都是呂氏王侯,劉章早已怒火中燒,但面子上還是不露聲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呂后見劉章在旁邊站著,就命他為監酒。劉章道:“臣乃將種,奉命監酒,請照軍法行事!”呂后總以為劉章是個小毛孩子,懂得什麼軍法,也不以為意,就照準了。

待到眾人喝得興致正高時,劉章向呂后請求,要唱一首《耕田歌》助興。呂后笑道:“要說你父親或許還知道些耕田之事,你生來就是王子,錦衣玉食,怎能知道這些事?”

劉章應道:“臣頗知一二。”呂后道:“既然如此,你且唱來。”於是劉章邊舞劍邊高聲唱道:“深耕溉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這兩句話可是語帶雙關,暗示呂后打壓劉氏子弟。呂后自然聽出了其中的寓意,但在席間也不好責問,否則就有欲蓋彌彰之嫌了,只好默不作聲。

劉章唱罷,神色自若,令侍從頻頻斟酒,喝得眾臣醉意醺醺。其中有一個呂氏子弟不勝酒力,瞅了個空檔溜出宮去。

劉章正要抓“反面典型”,見此情形怎能放過!於是他提著寶劍,幾步就追到那人身後,厲聲喝道:“爾怎敢擅自離席?”那人見劉章來者不善,只得好言相求。劉章哪裡肯聽他辯解,手起劍落,將其首級剁落!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完事後,劉章擦乾淨寶劍上的血跡,大步走進宮中,向呂后稟報:“適才有一人逃席,臣已按照軍法將其處斬!”

這句話就像一個冰塊,一下子將宴會的氣氛從沸點降至冰點,剛才還沸反盈天的大廳立即安靜下來。眾大臣臉色大變,不知所措。呂后也是內心一震,死死地盯著劉章,她萬萬想不到這個看似厚道和氣的小夥子竟然如此狠辣!而劉章面對呂后的“死亡凝視”也是毫無懼色,平靜而坦然。由於有言在先,呂后也無法治劉章的罪,只好吃了個啞巴虧。

事已至此,宴會也舉辦不下去了,只好草草收場。經此一事,呂氏子弟見了劉章都有些發怵,連呂祿都對這個女婿有些忌憚,但礙於女兒的面子,也無計可施。諸呂見呂祿尚且如此,更不好無故加害劉章了,只能敬而遠之。而劉氏子弟這面則是暗暗欣喜,都盼著劉章能夠抑制諸呂,為劉氏挽回局面。

劉章已然成了“倒呂派”的一面旗幟。而他也不負眾望,在接下來的諸呂安劉行動中,像一把尖刀一樣直插入敵人的心臟,保住了劉氏的江山!

誅呂安劉

雖然經過陸賈的活動,“倒呂派”隊伍已經壯大起來。不僅有陳平周勃這樣的老戲骨,還有劉章這種小鮮肉。但他們還是不敢輕舉妄動,因為他們要對付的人是呂后——一個比劉邦還要心狠手辣的女人!

但是諸呂也有兩大弱點:首先,呂后年紀大了,有些力不從心。更要命的是,呂后雖然厲害,但有一群“豬隊友”,沒有人可以為她出謀劃策。所以“倒呂派”目前所能做的事就是等待,等待呂后的死亡!

所幸的是這一天並沒有等待多久。也許是做過的惡事太多,呂后出現了幻視幻聽,總覺得有人要害她,整日疑神疑鬼,精神越來越差,終至於病入膏肓。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但呂后的頭腦還是很清楚。她也知道自己樹敵太多,並且好多人都對呂氏懷有敵意,所以在最後的日子裡,她任命呂祿為上將,統領北軍,呂產統領南軍,分別駐紮在都城內外,並囑咐二人:“我死後,你二人千萬要謹慎,帶兵守好都城,不要輕易出動。就是我出葬時也不必親送,以免為人所制!”這還不算,她還留下遺詔,任命呂產為相國,審食其為太傅。安排好一切後(自以為),過了幾日,呂后病死於未央宮。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應該說呂后的佈置還是非常嚴密的。陳平周勃知道呂后已死,以為機會來了,不曾想產祿二人嚴格按照呂后的指示行動,將都城內外守護得固若金湯,竟無從下手。

朱虛侯劉章見此情形暗暗著急!他從妻子處探聽到了呂后的佈置後,知道從內部已經無法瓦解呂氏,只有從外部入手。於是派人去聯絡自己的兄長——齊王劉襄,讓他發兵攻打長安。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這一招果然管用,呂產呂祿聽說齊王開始攻打濟南(呂產的封地),著了急,就派穎陰侯灌嬰前去平亂。哪知灌嬰早已是“倒呂派”(陸賈的功勞),他帶兵到達滎陽後,就停止了前進,而劉襄也很有默契地不再向西進發。二者都在靜觀都城長安的消息。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長安城中,陳平和周勃看到灌嬰已經帶兵東進,城內的防守開始鬆動,就立刻謀劃起來。

首先對付統領北軍駐紮城外的呂祿,陳平找到的突破口是曲周侯酈商父子。由於酈氏父子與呂產呂祿的關係不錯,陳平就找了個由頭將酈商誆到府中軟禁起來,然後讓他兒子酈寄去勸說呂祿交出兵權。酈寄見老爹在人家手中,只好照辦,但呂祿聽後也是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酈寄也不敢強逼。陳平不得已只好來硬的,急招襄平侯紀通(掌握著皇帝的符節)、典客劉揭(分管諸侯國事務)與酈寄前去北軍“逼宮”,連哄帶騙之下,呂祿只好交出了將印。(蠢材!拱手交出兵權,無異於將寶劍遞到仇人手中,還想著會有好下場麼?)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周勃拿到將印後大喜,呂祿已經解決,接下來該對付呂產了。於是他立即召集北軍將士,並下令:“為呂氏者袒露右臂,為劉氏者袒露左臂!”(這也是個冒險的舉動,萬一右袒者與左袒者人數相當,甚至右袒者多於左袒者,又該如何處置?莫非先自相殘殺一場麼?)將士們都袒露左臂,表示助劉,周勃命眾人靜候命令,然後將情況告知陳平。

陳平知道後,立即派劉章前去協助周勃。劉章來到北軍,向周勃要了千餘名兵卒,前往未央宮。(本來周勃的本意是讓劉章進宮保護皇帝,但劉章覺得人少了不足以成事,就向周勃多要了些人。)

當時的未央宮裡的形勢也很緊張。呂產已經得知灌嬰和齊王劉襄要聯手對呂氏子弟下手,就準備率領南軍死守住皇宮。只要皇宮不失守,皇帝在自己手中,就有轉圜的餘地,不曾想被平陽侯曹窋堵在了殿門口。(曹窋,漢初大將曹參之子。此前曾向陳平報告呂產的動向,這次奉周勃之命堵住殿門口,阻止了呂產進殿。在這次行動中也立了大功。)

“誅呂安劉”時這二人功不可沒,可是世人只記住了陳平周勃


卻說朱虛侯劉章領著千餘士卒來到未央宮,看到呂產正在殿門口轉圈(進不了殿,又沒有辦法,只能轉圈了)。劉章一看機不可失,就命手下士卒將其捕殺。呂產見形勢不妙,調頭就跑,他手下的軍士還想著保護相國,卻突然颳起了一陣大風,頓時亂成一團。後來劉章在郎中府吏的廁所中將呂產逮住,不由分說,一劍將其刺殺!

除掉呂產後,劉章又順便將長樂衛尉贅其侯呂更始解決了,然後回北軍報告周勃。周勃聽後一躍而起,向劉章祝賀:“所患獨呂產,今已誅,天下定矣。”於是派遣將士分頭逮捕諸呂,什麼呂祿、呂嬃、燕王呂通、魯王張偃(呂后的女婿,魯元公主之夫),死的死,貶的貶,至此呂氏勢力徹底消亡。

結語

縱觀整個諸呂安劉的過程,陳平的坐鎮調度和周勃的調兵遣將固然重要,其他人的作用同樣不容忽視。如劉襄與灌嬰在外的兵力牽制,曹窋的通風報信與阻擋呂產,尤其是陸賈與劉章,更是功不可沒。

陸賈在平勃二人失勢卻又各懷心思之際,奔走聯絡,像粘合劑一樣使二人消除了心中的芥蒂,開始通力合作,這才有了呂后死後眾臣合力推翻諸呂的局面。可以說陸賈打響了諸呂安劉的第一槍。文帝繼位後,陸賈再次出使南粵,使趙佗再次歸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後,陸賈功成身退,壽終正寢。不得不說這是一位智者。

朱虛侯劉章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小夥子面對不利局面沒有蠻幹,先是穩住了自己的妻子,防止後院起火,又照準機會震懾了呂后一把,樹立了自己的威信。而在呂后死後,兩次僵持的局面下,又是劉章挺身而出,打破僵局,給予了呂氏致命一擊,可謂諸呂安劉第一功!除掉呂氏後,由於種種原因,劉章的兄長齊王劉襄未能繼位稱帝,而劉章則受封城陽王(城陽屬於齊國地盤,明著是稱王,實則削弱了齊王的實力)。因為對封地不滿意,劉章受封就國不久就鬱憤成疾,不久就病死了。一位英才就此隕落,也可算是一位悲情英雄了。

諸呂安劉是西漢初期的一件大事。如果沒有陳平周勃等人的撥亂反正,劉邦的大漢帝國可能就要步嬴秦的後塵而二世而斬了!若歷史的走向發生改變,就沒有後來的“文景之治”,遑論其後的漢武帝等人了,而我們“漢人”、“漢族”、“漢字”、“漢語”等稱謂也將不復存在。我們在記住陳平周勃的同時也不應忘記陸賈劉章等人的功勞,他們同樣也是英雄!

還原歷史本來的溫度,感知人世間的變遷。歡迎關注@流星讀史

參考資料:《史記·呂后本紀》、《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前漢通俗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