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關於美團外賣,鬧得風風火火,你怎麼看?

唐某人音樂盒


美團的做法,作為老百姓我們不能評頭論足,作為消費者,我們有選擇的自由權利,他們的做法究竟是好是壞,市場見分曉,互惠互利是合作的基礎,沒有利益的生意誰做?市場是最好的裁判,顧客和商家才有話語權。我用行動表明自己的立場,外賣職業是不是害了一代人,值得思考。疫情特殊時期,一起有難同當,網絡的力量不可小覷,海底撈做出了榜樣,抄作業還不會?無語了[抓狂]我一次都沒叫過外賣,沒有條件更沒必要,這是我的選擇,公民的合法權益,僅此而已。


定志丸


顯然,美團開始忘記自己的初心了!

作為基於人工智能、互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平臺,美團把商家、食客、騎手三大團體聚合在一起,讓每個人的生活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對商家而言,可以利用平臺快速的打出自己的知名度,並降低獲客成本,甚至有一些專門做外賣的商家,都不用租大的店面,一樣可以把餐飲做得很好,甚至出來了一批網紅店、網紅菜品。這是好事。

對食客而言,可以通過瀏覽其他客人的評價結果,以及根據美團大數據提供的快捷搜索,可以高效的找到自己喜歡的、價格適合的商家,並在不出門的情況下,獲得自己想要的食物,節省了大量時間成本,當然有的時候也是比較省錢的。

對騎手而言,則通過平臺,成功的讓商家和食客的需求得以實現,並在此過程中用自己的努力和服務獲得合適的報酬。

美團做了這麼多,貢獻不小,本質上其實和滴滴打車是差不多的服務性質,所以抽取提成也是合理的。

但這裡面有一個平衡,美團又恰恰是唯一擁有打破這個平衡力量的一方!

如果把這個商業遊戲的四個參與方美團、商家、騎手、食客放在一起看,大家形成理想的平衡狀態時最好的,但是:騎手的報酬是美團來計算和支付的,商家的抽成是和美團談的,目前看,商家總體是被動的,只有食客是相對自由的,如果食物不好、價格不好,客人可以隨時離開,但商家和騎手就要困難很多,所以此時這就需要看美團這個生態系統的掌控者如何想,如何做了!

殺雞取卵是一種做法,共同成長也是一種做法,格局、情懷和初心決定了一家公司的偉大程度,毫無疑問,今天美團已經成長為互聯網企業的一方霸主,美團自從成立以來也是保持超高速的成長,一直以為美團和阿里一樣,是有情懷的企業,現在看來,並非如此。

日前,廣東省餐飲協會聯合發文,聲討美團在國內發生疫情、百業凋敝的情況下,採取一些排他性的競爭做法,這是不合適的,尤其是抽成比例竟然高達20%以上,更是大大減少了商家的利潤,這是殺雞取卵式的做法,怪不得2019年美團的盈利大幅提升呢。餐飲行業毛利率雖然不低,但也扛不住美團這麼高的抽成啊!

為何美團如此有底氣?壟斷是消費者最大的敵人

美團也好、餓了麼也罷,平臺型公司一旦做大,都會成為消費者的敵人,因為資本天然就有逐利的衝動,為什麼廣東餐飲協會此次對美團發難?因為客人大幅度減少了,可以想象,如果沒有疫情,生意還能維持的話,絕大多數的商家能忍就忍了,而且還可以往客人身上轉嫁,總之,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現在沒有生意,美團的抽成又不讓步,那隻好抱團抵抗了!

當一個行業最後只剩下一兩家企業可以主宰一切的時候,那是非常可怕的,打車軟件如此,外賣平臺亦如此。



遁逃者


您好:最近全國關於美團外賣,鬧得風風火火,我們作為消費者考慮當然需要美團能把出現的問題解決好,美團外賣能更好經營下去,畢竟美團近幾年已融入大家生活中了。

美團利用現在網絡把消費者,商家,通過美團平臺,和外賣小哥配送聯繫起來,經營目的當然是盈利。美團運營初期投入資金之外,進入經營正軌後就是坐收盈利了。隨著市場擴大。

在2018年6月25日,美團點評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美團2015年營業收入40億

2016年營業收入130億

2017年營業收入339億

同比分別增長223.2%、161.2%。

公司發展速度驚人,但這三年間,美團點評依然處於鉅虧狀態:

虧損額分別為105億元、58億元及190億元。

即便是經過“優先股公允價值”調整後,這三年的虧損額,也分別達到59億元、54億元和28.5億元。

市場對於其收購摩拜單車事件也是爭論不一,

收購膜拜單車並沒有真正能給美團帶來更高的估值,美團以後如何實現數據交換走出困境,是美團面臨的一大問題,因為從數據上看,摩拜依然是集團虧損的原因之一。

美團經營好主業才是利家之本,現在商家紛紛退出、市場的競爭、及現在疫情的影響,做好利民才能更好的利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