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八年到2020年,故宮整整600歲!老廖結合近日熱點撰文自娛

故宮的建成雖伴有歷史偶然性,但大多也與政治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明朝初期,北京還只是燕王朱棣的封地,是大明王朝的北方壁壘,但隨著朱棣“奉天靖難”的吶喊,不僅喊出了自永樂王朝後的輝煌,也喊出了一座包容中華兒女整整六百年曆史的紫禁城。

人們都說明朝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雖是一種對於現實現象的美好期盼,但在這件光鮮外衣下隱藏的,卻是另一種政治態度。朱棣本是北京藩王,依靠率兵直攻南京而取得帝位,為了保證自己政權的鞏固、為了保證永樂王朝後明朝皇帝的正統性,同時也是為了擺脫南京城內擁護建文帝的勢力,他不得不將明朝的政治中心從南京搬往北京。


永樂十八年到2020年,故宮整整600歲!老廖結合近日熱點撰文自娛


紫禁城和故宮?傻傻分不清楚

人們在看古裝電視劇時,“紫禁城”一詞的出現是大概率的,可在現實中,人們卻對紫禁城和故宮卻是傻傻分不清楚,老廖在這裡為大家解析。

在明朝成祖初期,這座由永樂四年開工、永樂十八年竣工的宮殿,並不叫做“紫禁城”也不叫做“故宮”,人們只是簡單的將其稱呼為“皇城”,意思便是“皇上居住的城池”。

其實大家若細心觀察便能看出這樣一個點,明朝皇帝和各地藩王所居住的地方,除了規格、禮制以及意義的不同,在大體上都是相差無幾的,皆是“城中城”,不過二者卻存在本質區別:皇帝在自己的皇城內擁有高度自治的權力,而藩王隨著“削藩”的大力推進,藩王逐漸成了被“圈養在城中城”中的“動物”。

“紫禁城”的叫法是在明朝的中晚期,有人猜測是在嘉靖時期,也有人猜測是萬曆時期,當中說法不一。除此之外,

“紫禁城”中的“紫禁”也別有一番意思;紫禁城當中的各個建築,其實是仿造天上的星位進行排列建造,這源自於古人所信仰的“道教文化”以及“天象文化”,特別是在明朝時期尤為盛行,而且自古以來,讓人們都認為天上至高的神是居住在“紫微宮”的,故而皇帝作為天子,他們認為自己所居住的宮殿也應該含有“紫”字,所以將其叫做“紫禁城”。


永樂十八年到2020年,故宮整整600歲!老廖結合近日熱點撰文自娛


而故宮的叫法,流行與近代和現代,一個“故”字,足以反映出一切。

2020年1月17日的事件反映了什麼?

在今年,也就是在2020年1月17日,一則新聞被網友們爆出,一名微博博主爆出了一張在故宮內與愛車的照片。此點一出,可謂是激起了層層浪花,使得網友們對其口誅筆伐。

老廖在看到此責新聞時非常痛心,此女的這則操作,無疑是開著車壓過皇帝寢陵的神道和地宮,無異於是將中華的歷史和文化放在腳下踐踏和碾壓。

除此之外,吃瓜網友們紛紛調侃,“溥儀少年時也不過是在裡面騎自行車(當時已有洋車),中國解放後也要買票步行進入,這個所謂的網紅空姐比溥儀還厲害”!

當然除此之外,也有網友扒出了前法國總統車隊被攔在故宮外,故而步行進入故宮的新聞與其相比,這就相當於形成了個大巴掌,打得國人啪啪作響。


永樂十八年到2020年,故宮整整600歲!老廖結合近日熱點撰文自娛


清朝時期對於各類官員也是禁止騎馬進入

在明清時期,紫禁城由於天宮一般,是當時國家的政治中心,普通人靠近都是一種褻瀆,那就更別說進入當中開車撒歡了。古代對於官員進入皇城,也有其一套獨特的規定。

在東華門、西華門以及神武門等處,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馬碑,上面撰寫了文字,規定文物官員、皇親國戚,在進入故宮時必須下馬步行,以示尊重。

我們在看影視劇《投名狀》時有一則片段,李鴻章帶領老大去見慈禧,在前往朝拜大殿的路途上說“這條路我走了幾十年”!雖然在劇中和臺詞中想要表現的主要意思是官途顛簸,但也進一步反映了皇城內的道路:無論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品級高低,都需步行前進。


永樂十八年到2020年,故宮整整600歲!老廖結合近日熱點撰文自娛


小結

老廖也曾在該事件其他文章的留言處調侃過,“如果紫禁城的始建者朱棣知道此事,估計其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

這雖是調侃,卻也是一種無奈下的諷刺,畢竟在歷史上,耀武揚威的進入紫禁城,並帶來某種毀壞性效果的只有兩類人:一類是李自成和其闖軍,一類是當年侵華的洋人。


永樂十八年到2020年,故宮整整600歲!老廖結合近日熱點撰文自娛


我是史廖未籍,一個喜歡歷史的大哥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