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步入社會的你,老師所教於你的知識是否已經都還給老師了呢,如何評價?

運哥呀


如果你真的已經步入社會,我敢說不是你把所學的知識都還給了老師,而是學校和老師教給你的大部分知識都沒用了。我們的應試教育現在有點像計劃經濟時代的工廠生產一樣,不管社會上你需不需要,我只管加班加點多拉快跑,和工廠不同的地方是滯銷的產品都存放在倉庫裡,而每年幾百萬的大學生畢業後都得走向社會。不管知識和專業對不對口,從沒有想過要調整教學的知識結構。不管所教的知識以後有沒有用,也不會留出時間讓學生兼學別樣,書到用時方恨少,其實也不全怪學生的錯。



土人老冒


步入社會後,很多學過的知識早已還給老師啦,即使現在看著曾經很熟悉的問題研究一番,也不一定得出個所以然來。特別是數學、物理一類的理科知識,稍難一點的,都不太能看的懂了。

儘管書本的知識還給了老師,但老師同時交給我們的做人與處事道理,是跟隨一生的。現在回想起老師教誨過的話,猶如昨日,縈繞耳旁。

記得高三時,定高考的目標大學。班主任說道:人生一定要樹立遠大目標,併為之努力、為之奮鬥,即便沒能成功,至少問心無愧!

是的,當時氛圍下,每個人都很有激情,我也給自己立了句座右銘:吾日三省吾身!刻在自己的桌子上、寫在每本書的第一頁… ...

直到現在,這句話仍是我的座右銘。每天入睡前,都會想一想做過的事情,一段時間後,則會反思自己近段時間裡為人處事、工作方法等有無問題,以便改正。

所以老師交給我們的不單單只是知識,還有人生成長路上所需要的為人與處事智慧。我們步入社會後,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進步,便得益於此。

——致謝我的老師們!


路在腳圷


老師交給你的知識是有限適用的的,教給你認識社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無限適用的。在學校,老師不僅給了你“魚”,還給了你“漁”。因此,不存在到社會上,把知識都還給了老師之說。

《禮記·學記》:“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可見學習是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風尚。《師說》中,對老師的職業也做了精闢的註釋“傳道受業解惑”。通過學校的學習和老師的教育,可以使你獲得知識,提高自身修養的同時,更重要的讓你養成了思考、學習的方法和習慣,這才是你終生受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