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企業這是要扎堆撤離中國的節奏?搬走後對我國又有何影響?

4月9日,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呼籲,所有在中國的美國公司全部撤離中國;當他在《福斯財經網》節目被問到“美國公司過分依賴中國,要做什麼才能在疫情過後改變這種商業關係”這一問題時,庫德洛回答,一種方法是向美國公司支付搬家費用,若美國政府能完全並立即免除廠房、設備、IP、結構、裝修等相關費用。

美日企業這是要扎堆撤離中國的節奏?搬走後對我國又有何影響?

​同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佈啟動總額為108萬億日元(約人民幣7萬億元)的防疫振興計劃。從計劃撥出2435億日元用來調整在華生產線,其中,2200億日元用於幫助日企將生產線搬回國內;235億日元用來資助日企將生產線搬到更多地區,比如東南亞和非洲。

美日企業這是要扎堆撤離中國的節奏?搬走後對我國又有何影響?

一場疫情,讓一眾發達國家重新審視了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及地位。

法國總統馬克龍此前也表示,疫情時期法國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充分表明,就某些產品和物資來說,它們的戰略屬性要求我們具有歐洲主權,法國需要在關鍵醫療設備生產方面實現“獨立。

美國管理諮詢機構科爾尼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2019年國內製造業所佔比例遠高於其他14個追蹤的亞洲出口商,其中,中國製造業進口受到的衝擊最大,貿易戰後企業轉向的趨勢還是有上升。

早在2018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就已經突破4萬億美元,佔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的製造業增加值的27%。然而,美國同期製造業增加值為217萬億美元,日本為1.01萬億美元,德國為8054.58億美元,美日德製造業增加值的總和方才抵得上我國。

美日企業這是要扎堆撤離中國的節奏?搬走後對我國又有何影響?

美日企業撤離中國後,對我國會造成什麼影響?

倘若美日企業大規模外遷,短時間內我國經濟會受到一定衝擊,如就業崗位減少。

不過,在華外企的外遷並不是現在才出現,此前,部分外企為降低人工成本已從轉移至東南亞開設工廠。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我國在大部分工業產品上已經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已不再需要依靠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生存。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此次計劃撤離的企業,是指那些在中國生產、市場卻不在中國的企業,日本政府意在於分散產業鏈、避免關稅等問題而喪失競爭力。相信其他國家的企業想要從中國撤離,也會優先撤離這類企業,大量勞動密集型工廠的轉移實際上還有利於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再優化升級。

再者,從5G、人工智能、芯片等“中國名片”來看,中國在部分尖端科技領域已經打破壟斷、甚至拔得頭籌,外企早已沒有了以前對中國企業的碾壓的競爭優勢。

美日企業這是要扎堆撤離中國的節奏?搬走後對我國又有何影響?

相對應地,美日企業撤離中國,對他們自身也有影響:

多數日本企業在中國國內已經形成一個閉環供應系統,豐田等知名車企、優衣庫等服裝企業等,它們不僅在中國生產、還在中國甚至海外銷售,其中一些品牌還是直接從在華合資企業採購,從中國撤離這類企業,無異於自斷門路。

多數在華製造的美企並沒有在美國國內或者其他國家開發新的產線,以蘋果為例,它多年來都是靠富士康組裝,這類將業務外包的美企一旦從中國撤離,它們勢必將為其供應鏈移回美國而擔負鉅額資本支出,這樣一來,之前依靠中國低成本賺取的利潤都將被消耗殆盡,這種只虧不賺的做法企業會點頭答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