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肠道菌群平衡,引进“外来户”还是扶持“本地菌”好呢?

人肠道菌群的建立始于新生儿被分娩的过程。分娩前的胎儿是无菌的,即子宫内婴儿的肠道中是没有菌群的。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婴儿从接触其母亲的产道开始就已经接触到细菌啦。出生后的婴儿则在触碰母亲的皮肤、吮吸母亲的乳汁、接触身边的物体、呼吸周围的空气的过程中,从各种途径接触细菌,得到细菌“种子”。婴儿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内,这些细菌“种子”就可以在婴儿的肠道中定植和增殖。大约两天内,就基本形成了肠道菌群。

重建肠道菌群平衡,引进“外来户”还是扶持“本地菌”好呢?

婴儿一旦建立起肠道微生态系统后,这个系统中的成员种类就不轻易改变。如果肠道菌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要么是由于饮食、药物或精神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身体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要么就是随着衰老的到来,肠道微生态系统伴随着衰老也开始了老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肠道菌群分为三大阵营: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当人身体健康状态时,有益菌占上风,起着主导作用;当人生病时或身体呈亚健康状态时,有害菌占上风,“雪上加霜”的是平时保持“中立”阵营的中性菌,这时偏偏跑到“坏菌”阵营,进一步加重疾病。

重建肠道菌群平衡,引进“外来户”还是扶持“本地菌”好呢?

肠道菌群特性

有病治病,天经地义。我们对于疾病或者细菌,经历了怕菌——杀菌——补菌这个过程。对于通过“补充益生菌重建肠道菌群”的微生态疗法,也是越来越被医学家和老百姓所认可。

但是到底是补充外源性的益生菌好?还是扶持自身肠道的益生菌好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益生菌?

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益生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能够定植在肠道或阴道,当补充足够数量时,可以对人体产生确切的健康功效。

重建肠道菌群平衡,引进“外来户”还是扶持“本地菌”好呢?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

益生菌都有哪些种类呢?

好多宝妈问我“董老师,为何我家宝宝腹泻吃益生菌就好,停用就又拉肚子呢?是不是有依赖啊?”

还有一些宝妈问我“董老师,我家宝宝一吃益生菌就过敏,怎么办呢?”

另外还有一些宝妈说“这些益生菌就是忽悠人的,我给我家宝吃了,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重建肠道菌群平衡,引进“外来户”还是扶持“本地菌”好呢?

小编在此科普一下,益生菌分为三种:原籍菌、共生菌和生理性真菌。

原籍菌:就是源自胃肠道的菌株,不会引起排斥和过敏反应;

共生菌:就是和体内原籍菌共同生活,为原籍菌提供好的生存环境;

生理性真菌:例如亿活,生理性酵母真菌等

原籍菌和共生菌都是需要定植在胃肠道,生理性真菌不需要定植;共生菌因为不是来源体内的,所以容易引发过敏等反应;而益生菌中的原籍菌大部分是厌氧菌,怕热,怕空气,所以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比如低温冷冻加工,冷链运输等。益生菌发挥作用的最大前提就是--活性。如果益生菌失去了活性,可能我们喝下去的就是一堆“益生菌的尸体”,一点意义都没有。

重建肠道菌群平衡,引进“外来户”还是扶持“本地菌”好呢?

那到底补充外源性的益生菌好?还是扶持“本地菌”呢?

相信看到这里,我们都明白,靠人不如靠己,还是扶持“本地菌”,更安全有效。

那么怎么扶持本地菌呢?

关注我们,下一篇为您揭晓,跟着大块医学一起学营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