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代表道理,換個方式滲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

本文由小周聊孩子原創首發,禁止轉載

大家好,我是小周。今天我們說說父母常見也最頭疼的問題,平時和孩子溝通,基本說不到幾句話就不歡而散,媽媽的話沒有聽進去,女兒的話也沒有說出來,那麼就讓我們來學一下和子女溝通技巧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用故事代表道理,換個方式滲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

多多:“哎呀!煩死了,大早上起來就嘮嘮叨叨的,我不是剛起來嗎?”媽媽:“剛起來就不收拾屋子啊,屋子就這麼亂啊,等著爸爸媽媽給你在後面收拾啊!越來越大了怎麼不懂規矩啊。”多多:“有完嗎?本來我還想整理的,你這麼一說我還就不動了。”十歲的多多,坐在地上嘟起了小嘴,又著腰,一臉不合作的樣子。而一旁媽媽的臉已經被氣得青一陣白一陣的了。

用故事代表道理,換個方式滲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

這種早上發生的不愉快,可能很多父母在與家中女孩兒的交流中都遇到過有些家長感慨道:“現在孩子越來越不好管了,小時候說什麼是什麼,現在你越說越不聽,動不動還犟嘴。打她吧,又是個女孩子,不打吧,真讓人生氣。”孩子不願意聽父母的引導,主要原因是從爸爸媽媽嘴裡說出來的話總是那麼教條,一切都是命令的語氣,那感覺高高在上,早已經把自己看成是家裡的老大。而隨著女孩兒年齡的增長,她們開始越來越不喜歡那種被人呼來喚去的感覺,更不願聽那麼一大串的教條。

用故事代表道理,換個方式滲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

曾經就有個小女孩兒憤憤地說:“天天告訴我女孩兒要怎麼怎麼樣,女孩兒要怎麼怎麼樣。難道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嗎?動不動就以這種方法給我上課然後批評來批評去的。每天上學已經夠辛苦的了,回來還得聽他們沒完沒了的叨叨,沒意思極了,所以我就故意頂他們兩句,讓他們趕快閉嘴。我就是我我可能不是什麼淑女,不活在她們鞭策的影子裡,我很開心呢。”

用故事代表道理,換個方式滲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

是啊,父母都想讓家中女孩兒成為自己想象的樣子,以為那樣是對女孩兒好,自己心目中勾勒出來的樣子才是最優秀的,所以哄著求著孩子朝著自己規劃的方向努力。可沒想到家中女孩兒可並不買賬,叛逆的思想讓她們覺得活出自己的狀態就很好,但自己究竟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可能連她們自己都不知道。如此的牽來絆去,一個想說,一個不愛聽,一個想引導,一個拒絕幫助時間一長必然就會出現問題。那麼究竟該怎樣讓孩子把自己的意見聽進去呢?

用故事代表道理,換個方式滲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

方法很簡單,既然孩子不喜歡讓家長說自己,也不希望家長說自己的朋友,那不如就以一個故事的形式給她講吧!讓孩子在故事中悟出道理,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既給了家中女孩兒一個臺階下,又更容易讓她們接受自已的意見,這樣好的引導方式,作為父母又何樂而不為呢?

曼曼今年11歲,有一個很不好的毛病就是辦事兒拖拖拉拉。媽媽讓她把飯桌擦了,她口頭敷衍一下,扭臉又不知道去幹嗎了。等媽媽十多分鐘後再問她才一邊擦桌子一邊回上一句:“很快,我馬上就擦好。”時間一長,媽媽便意識到這個問題對曼曼未來的影響,決定找個時間好好與曼曼談談有一天曼曼回家,媽媽把曼曼叫到跟前說:“曼曼,今天媽媽聽同事講了一個笑話,特別有意思,想聽嗎?“好啊,什麼笑話?”曼曼興致勃勃地坐下來。

用故事代表道理,換個方式滲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

話說從前,老鷹和公雞都活在地上,它們看著上方廣袤的天空感慨道:要是有一天咱們能飛上天該多好。老鷹說,那就去鍛鍊吧,公雞說,好啊,不過得等一會兒,我得先乾點別的。於是老鷹便自顧自地練習飛翔去了,等它學成歸來問公雞,你會飛了嗎?公雞這才意識到自己拖拖拉拉地一直沒怎麼練,但礙於面子它努力地用翅膀撲騰了兩下,將將夠飛上柵欄。看著自己也能飛那麼短時間,公雞還滿心歡喜,驕做地說:‘怎麼樣?我飛得不錯吧?’結果老鷹不屑地笑笑,一舉身就飛到了高空,看著老鷹展翅飛翔的樣子,公雞驚呆了。

用故事代表道理,換個方式滲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

一天上的老鷹哈哈大笑地在天上盤旋說:‘以後你的後世子孫就做我的盤中餐吧。’說完一個利爪把公雞抓上了天。哎!可惜公雞的後世子孫還是不長記性啊,到現在還只能撲騰著飛上矮牆。聽了這個故事,曼曼覺得挺有意思,喃喃地說:“想不到原來老鷹和公雞還曾經是兄弟啊。”“是啊,一個拖拖拉拉,一個雷厲風行,這就是釀成之後不同結果的原因。

用故事代表道理,換個方式滲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

現在這個社會,想到就馬上去做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只可惜大多數人都像公雞在對著矮牆撲騰,還以為自己很不錯。每天拖拖拉拉得過且過,最終一把年紀什麼也沒得到。我們曼曼還小,肯定不會和公雞學是吧?我們肯定要學雄鷹辦什麼事兒都乾脆利落的,這樣以後才能成為藍天的主人啊。”聽了媽媽的話,曼曼沉默了一會兒,心有所悟地點點頭,從那以後,曼曼辦事拖拉的毛病改了很多,做起事情來也麻利多了。每當媽媽表揚曼曼的時候,曼曼總是會說:“媽媽,我想當老鷹。”

用故事代表道理,換個方式滲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

一個故事,說出了為人父母的心思,或許孩子當時沒有意識到,卻會在故事中得到一筆寶貴的財富。其實溝通就是要講技巧的,可以開門見山,也可以拋磚引玉。故事情節是伴隨女孩兒從小長到大的一個夢,用這個夢教會她們讀懂人生,用這個夢讓她們更加完美,讓她們無形中成為那個懂故事的人,讓她們明白怎樣做是最好的,怎樣做是不對的。儘管故事總是虛幻的,但作為故事的製造者,爸爸媽媽總可以將這種虛幻映入現實,讓女孩兒在其中感受到最真切、最誠懇的忠告和關切。

用故事代表道理,換個方式滲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今天就聊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轉發,點贊,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