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01 節後不想上班,還需要休養一下?

過完2019年的最後一個假期,所有人意猶未盡,戀戀不捨。

假期之後的第一天,走在熟悉的路上,想到馬上要上班,有種煩躁和無奈的感覺。

工作起來提不起精神,感覺自己還需要重新休養一下才能恢復工作。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這是因為你比較懶嗎?不,這可能是節後綜合症。

維基百科對節後綜合症(Post-holiday syndrome)的定義是

一種於出現於長假期或節日後的一些徵狀,包括有疲倦、失眠、昏昏欲睡、胃口欠佳、難以集中精神工作、有不正常肌肉痠痛或心跳太快,以至焦慮、空虛或容易發怒等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維基百科對假期綜合症的分類

知乎裡面還有個話題叫如何緩解假期綜合症,119個回答。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瀏覽了一遍,發現大家都煞有介事的討論,如何去調整心情啊,如何去調整飲食呀,基本上總結起來就四句話:

  • 合理安排飲食
  • 保持充足睡眠
  • 提前熱身,適應工作的人事物
  • 從小事做起,做一些小計劃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不想上班的時候,查看一下銀行卡餘額

這幾個步驟居然有點像養生?難道節後真的需要好好休養一番,才能恢復工作?假期不就是休息嗎?怎麼休息完反而更累了?

02 長假後,最讓人抱怨的其實是工作本身

有人不想工作,需要調整,就有人能夠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甚至比休假前更精神百倍,似乎休假對他們來說是充電,完全不見所謂的節後綜合症的影子。

而那些工作打不起精神得人,無一例外,掛在嘴邊的通常都是:

  • 想回家睡懶覺啊,想打遊戲啊
  • 工作溝通好煩,不想處理任何人際關係,想躲在家裡自閉
  • 工資好少,想在家裡追劇
  • 節後來了有三個項目要交差,真的哭了
  • 不想思考KPI,希望下輩子有投胎成包租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仔細分析一下就可以發現,假期後不想上班,渾渾噩噩的原因,並不是假期本身,而是對現有工作的不滿,以及對理想生活的嚮往,一句話,工作不爽。

工作不爽最深層次的原因是這份工作不能帶來幸福感!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工作讓你感覺到比在家更幸福,你是不是更願意去工作,而不是在家裡待著呢?(試想一下假期被熊孩子折磨的家長們)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結束假期回到公司,心情大不同

03 哪些工作能帶來幸福感?

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與理查德瑞安認為人類存在三種基本的心理需求,解釋了幸福的來源:

  • 自主感
  • 勝任感
  • 歸屬感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第一個因素是自主感(Autonomy),指人的自主需求。人們感覺自己的行為完全是自己的選擇,不是別人強迫的。

工作是因為沒有辦法,要賺錢、要吃飯。我也不喜歡這個工作,我也喜歡打遊戲、煲劇、跳舞、唱歌......

因為無可奈何,所以不得不工作,這種工作剝奪了人的自主感。

第二個因素是勝任感(Competency),指的是人們對自己的行為能夠達到某個水平的信念,是否相信自己能夠完成。很多人不想回去上班,是因為覺得工作太難,很難完成任務,或者是工作壓力大,要很費勁才能完成這個工作。

如果這個工作是自己選的,自己願意做的,自己喜歡做的,勝任感的影響還沒有那麼大,畢竟可以學習提升。但如果又是自己不喜歡的話,那堅持下去就是痛苦的折磨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第三個因素是歸屬感(Relatedness)是指人的關係需求,人們感覺到和別人有關聯,希望被別人在意。比如和諧的人際關係,或者親密的戀人關係。

在假期相處的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有天然的歸屬感。回到公司,可能面對的是喜歡甩鍋的老闆,勾心鬥角的同事,趾高氣昂的客戶。

如果一個工作讓人有自主感,又有勝任感,但是缺乏歸屬感,那就是老話常說的:事情倒是不多,主要是心累。

所以,世界上本沒有節後綜合症。你覺得球迷們一起熬夜看世界盃,熬夜會疲憊嗎?不會!因為這是心底的熱愛、又有一群共同的愛好夥伴。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所以,別提什麼節後綜合症了,是你的人生幸福感出了問題,不僅如此,不能給你帶來內在幸福的工作未來還可能讓你有工作倦怠、職業選擇障礙、中年危機等等。

04 三步助你獲得人生的幸福感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提到了解決方法。但是他也提醒人們,這雖然能讓你過上想要的人生,但這種方法會耗時耗力,需要深思熟慮、精心地構想,有未知的危險和機會,但這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

他提出了三個達到目標的步驟:

第一步,給自己畫像,理清你究竟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作者給自己的定位是成為致力於幫助他人改善生活的人;一個善良、誠實、寬容、無私的丈夫、父親以及朋友;一個信賴上帝,更是相信上帝的人。

那你是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你在家庭中是什麼角色,你在公司中是什麼角色,你在社會中是什麼角色?

你現在的角色是你想要的嗎?

這一步是最簡單的一步,但是需要問坦誠問問自己內心的聲音。不要偽裝,不要解釋,不要退縮,目的是找到那個真正能夠讓你心潮澎湃的自己。

第二步,依據這個畫像來做選擇,選擇你的工作、你的朋友。

在過程中可能還會思考,有反覆,有靈魂拷問,這真的是我要成為的樣子嗎?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曾經有個工作狂,沉迷工作無法自拔,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發現他變了,每到週一不再是興高采烈地去工作,而是非常不想出門。因為他女兒出生了,他發現他的人生目標裡面突然有了一個新的角色:陪伴女兒成長的父親的,他如此喜歡他的新角色,辭掉了這份繁忙地讓他一週只見女兒一面的工作。

所以,你需要問問,這個工作能幫助你成為你想要的人嗎?還是背道而馳?

第三步,找到評價人生的正確尺子。

別瞎分析了,這不是節後綜合症,你需要正視的是你的工作

如何才能說明一個陪伴女兒成長的父親這個角色是成功的呢?是陪伴女兒的時間嗎?時間是越多越好嗎?

作者提醒大家運用正確的尺子時,應該是總體考慮,而不是隻是用簡單的數量來衡量,更要關注質量,比如父親和女兒的互相信任和依賴的親子關係。

這就需要我們在衡量工作的時候,考慮我是看重這份工作的錢,成長機會,還是穩定,還是其他什麼的,這份工作對我的意義在哪裡?

最後總結一下全文

其實“節後綜合症”跟放多少天假,放什麼假沒有關係,只是假期閒下來的時候,對比生活和工作,更容易激發我們思考人生和工作的意義,這是人天生的直覺,提醒我們是不是做正確的事。

要想克服節後綜合症,不是休養身心,也不是提前幾天準備好復工就可以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今天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永久消除不想上班的方法:第一步給自己畫像;第二步用畫像篩選;第三步用尺子評價。

這3個步驟並不容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深入分析。希望這個方法能讓你未來每天過上想要的生活。

參考書籍:克里斯坦森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