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规避情绪?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先立宇宙观,再而世界观,最后才是人生观。

我们应用前两种价值观的情绪无意义,指引人生。


愤青的理智


我们年轻人就是得时不时愤青一下,印象中,上一次愤的是中国的教育问题。


好友薛巨头对中国义务教育的现状表示痛心:义务教育时期,更需要选拔出有仁心的教师,能够接纳孩子不同天性并设计教育方案。但这种人才势必需要极高的自我素质,且教育他们的成本投入极大。


反观我们当时大部分报考师范的学生,多是怕没学上拿张文凭。薛巨头结语:中国教育的缘起,就没扶正,体制败落呜呼哀哉。


神奇的是,我没有和她一起愤青,反而脑海中浮现出书本《事实》的一段故事——


瑞典,当今世界领先的国家。


但在1960年代,瑞典的女性也需要压抑自己,成就丈夫——那个年代的瑞典男人就是甩手掌柜:不做家务,没义务给孩子换尿布,甚至避孕都是有悖丈夫意愿的行为。


大男子主义,也曾是贴在白种男人脑门上的tag。


这个标签是怎么被摘掉的呢?


这种不尊重女性的古早且愚昧的想法,由于难以被下一代更先进的瑞典人接受,就消失了。


在这条封建价值观逐渐消亡的这段时间里,瑞典经历着经济的逐级跃升。


作者Hans Rosling说,大男子主义并不是东亚特有的价值观,而是一种落后地区都曾出现的、老旧的时代价值观。


当经济苏醒,意识崛起,老旧自然被淘汰。


我和薛巨头说,也许中国教育的现状也是老旧时代的必经之路。


也许师范类学校的扩张是为了保证教师基数,当量满了,质的提高才迫在改变。加上00后新生一代愈发追求精神的满足,在未来,一定会有大批卓越之人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教育高尚」的使命选择教书育人。


我们做完这种憧憬,彼此都觉得未来极有希望。


而事实上,我坚定地认为未来就是日趋向好。


因为《事实——避免情绪化决策》的作者,Hans Rosling给了我底气。


怎么规避情绪?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从切片到全貌


刚提到的瑞典经济飞跃,在Hans Rosing笔下是有刻度的。


他主张,世界应该按照「每人每天的收入」分为四个等级(而不是现在通用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而类似“大男子主义“的落后时代价值观一般发生在第一、第二等级地区。


怎么规避情绪?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自测前,我以为我是「中贫农」,结果发现自己竟然处在世界之颠的等级四。


哈?!让我们惊呼——怎么他妈的会!?明明穷到要秃,买不起房,怕还不起贷,别说车厘子了连哈密瓜都没自由!


遂即冷静下来:大概因为我已习惯了日常,趋利地只想贪婪更多舒适,却毫无机会看到世界更真实残酷的一面。


事实上,我愈发强烈地感受到:我们都是活在各自阶级窄缝中的人,头顶上的天都是一小片,却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全貌,到最后也终于习惯这一片小小的天空。


且不提世界观,光想想看宏大的宇宙:横跨一亿光年,那么多星云、星系、星球、继而穿越层层物质到达我们的世界:地球、大洲、国度、地区,终于落到我所在的这个点。


而宇宙仅仅到人就做终结么?在那些人肉眼不可查的微观世界,又另有一翻生命迹象。


放置在宇宙的空间与时间中,人生不过朝生暮死,蜉蝣一般。


每每想至此,我便有一种情绪出离的冷静,这种「出离感」便是我洞悉到的、认清事实的根基。


建议大家在视频网站上找找看可以概述《事实》精华的Hans Rosling的TED——用新视角看待当今世界的贫困。


视频中最喜欢的部分是Rosling家族设计的动态气泡图:摒弃一切带节奏的词藻、清空所有对历史的控诉与描述,只留核心数据记录。


当所有国家的历程变成小气泡在跃动,我们就能清醒地看到:文明皆由荒蛮起步,“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自卑感顿时消散(自卑也是情绪的一种)。


东亚和非洲国家的现状寥寥,发展却极其迅猛。但依旧有大批白种人无法相信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在东亚、在非洲大陆。


且依旧有大批的黄种人认为非洲是艾滋胜地,而欧洲才是人间天堂。


我们一直强调知识要升级,但意识却陷入黑洞而不自知,依旧停留在古老的二级世界没有同频迭代,所以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也终会像「大男子主义」那样被时代代谢掉。


当然,这本书不是教我们如何戒除情绪(情绪的善感令人立体,统统删掉就不可爱了),而是教会我们穿透情绪洞察到变动着的世界。


你偶尔会因「某个切片」感到沮丧,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大脑让情绪放大了特例,而我们也没有给自己机会,让大脑在情绪之后冷静斟酌那些代表着真实事实的庞大数据。


从切片的局部到组织的整体,我迫切需要在事实与我的头脑间植入一个机制,督促自己尚有太多想象空间。


想象力,超越了表面的可能。


医者仁心vs教育使命


读书时我一直有个好奇:Rosling是位医生(参与埃博拉病毒研究),医生怎么会对大数据这么有兴致?又为什么会写「避免情绪化决策」的书?


近日疫情原因,我关注了一些零号病人的资料:原来确认病毒起源,是个不断筛查到枯燥的朴实过程。大概是求实的科研精神让Rosling拥有了「事实观」,而医者仁心又让Rosling决意让他的事实观「普惠人人」。


这也是新年里我被赠予的第一束nice and beautiul:一位老者,平和絮叨又风趣地、极力地推荐我,你快试试用我的方式看世界。


先谈世界观,再说人生观。


我因书名避免情绪化决策而来,想功利地找寻方法、复制策略,再收割向生活中去。却被一位仁心医者念叨一番,他说:我无意感召千万人,便点拨一个你。


成人世界不易,总让人有冲动欲求速成、想找捷径。都是忙生忙死,拥抱「事实观」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一条窄缝看天而不自知,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


我想了一晚,答案是:我依旧对未知充满好奇。


人类会对遥不可及的未知领域肃然起敬,却对近在眼前的未知产生抵触。我反而以为,接近并改观那些近在手边的未知,那份平常人的勇气真是可贵。


所以我所希望的是,年老八十了,依然会兴奋于「我竟不知道哎」,并能为这不知道提供一点解决方案。


事实与我,差距如此之大。


那个透过一亿光年,穿越各大星系、星球、穿过我们熟悉的个人视角继而继续跟进到微观世界又尚有另一天地的镜头,总是警醒我:我是渺小,却不卑微。


即便山不以我为转移,我亦不可动它半分。


纵观人的一生,善恶错对,在生命终点都将豁免。看似无意义,但扎扎实实要过这一生的是我。就让我主动掌控生命浓度,让我扒开那一丝眼界以外的天空,即便只是多出一个角落,也供我欣赏更多一些的朝阳与落霞、日月与星辰。



编制本书时,Rosling查出癌症,至临终前5天自知时日不多,怕一离世此生所感所获便无法交付,极力为书稿做输出与批注。


本书有故事,有趣,有道理,已难以想象作者如何忍耐人生最后时刻的疾痛。


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