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文藝片怎樣上演“突出重圍”

國內電影環境以商業片為主,電影院在排片上也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雖然一部文藝片既有口碑又有獎項,但卻無人問津。影院因為考慮經濟效益是不會給它留情面的。“影院一日遊”大多體現的都是文藝片的窘迫現狀。

淺析文藝片怎樣上演“突出重圍”


除了排片,如何選檔期也是個學問。

文藝片通常會選擇在春節檔之後上映。這個時候的觀眾進入了消費的疲軟期。大片的片方往往在這個檔期也不再排片。

美國的大片往往是在五月之後上映。正好這個時機給那些中小成本的文藝片提供了機會。畢竟一天全國也有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票房,還是可以分到一杯羹的。而其他的時間文藝片出現的機會顯然很渺茫。

淺析文藝片怎樣上演“突出重圍”


其實拍文藝片的導演期望值並不高。有個適當的時間能讓觀眾正常看到影片就行。但這個適當的時間的要求看似簡單,但在當下商業片極為為濃重的電影環境裡並不簡單。

你很難達到換一種思維方式,向一部文藝片逼問票房。這本身是否就是一種謬誤?中國電影沒有票房不行,但光追求票房沒有藝術片,沒有思想的電影也是不行的。

淺析文藝片怎樣上演“突出重圍”


藝術片到底該在什麼場合,什麼平臺播放,以及讓觀眾看到也是個問題。我覺得盲目的進入院線可能會打敗仗。

文藝片如何實現“華麗轉身”。

事實上文藝片和商業片的概念在今天已經非常的模糊。在好萊塢很多票房和口碑俱佳的片子都是文藝與商業兼得。

淺析文藝片怎樣上演“突出重圍”


國內許多導演也不建議用商業和文藝來劃分電影類型。如果非要為文藝片指一條出路的話,像《北京遇上西雅圖》這樣的片子也是不錯的。

雖然這類影片在內核裡是導演個人風格的訴求,但無論演員陣容,投資途徑還是宣傳手段都嚴格按照商業大片的規律來運作,這無疑是文藝片兼具商業片的最為成功的途徑。

淺析文藝片怎樣上演“突出重圍”


國產電影不缺國際獎項,很多導演都是通過風格獨特的文藝片,先爭取政府和電影基金會贊助的啟動資金,再加上國際各種電影節的劇本獲獎或影片獲獎積累一些人氣,然後再自己去拉一些社會和品牌贊助,靠這些不多的資金拿出處女作,轉而爭取到影壇的重視到觀眾的熟知。國外的許多大導演都是走的這條路。

淺析文藝片怎樣上演“突出重圍”


然而像張元、賈樟柯這些在國外屢屢獲獎的導演並沒有拍出幾部國際口碑和國內票房雙豐收的電影。主要的原因還是市場不買賬。因為現在都是快餐文化。觀眾看電影主要是為了娛樂,為了玩兒不會靜下心來欣賞文藝片的。

淺析文藝片怎樣上演“突出重圍”


建立藝術片的院線是文藝片的一條出路。

北京文藝片愛好者都會提到一個地方,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該中心是目前內地最為成功,也幾乎是唯一的,藝術院線品牌。該影城除了竭力從世界各地收集高質量電影呈現於觀眾眼前。對於不能進院線的藝術片,被商業片擠出的藝術片,以及經典老藝術片進行放映。


淺析文藝片怎樣上演“突出重圍”


國內許多的導演。對於建立藝術院線也非常感興趣。但這不是一個按正常的投資回報計算的,它更多的是出於對自我的興趣。

淺析文藝片怎樣上演“突出重圍”


目前我國院線總體做的比較簡單,缺乏藝術院線的氛圍。還處在很商業的狀態,但未來還是有發展空間的,希望未來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需求,進電影院看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