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很多小学生穿衣吃饭都要长辈伺候,除了上学什么也不干,好吗?

潇洒平凡人


我觉得现在把孩子都当成掌上明珠了,骂不得、说不得、惹不得,捧在手心儿里似的。可能是因为一些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吧!尤其老人带孩子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孩子会更加娇气不好管,这种溺爱和纵容就非常的明显。那么孩子从小会养成依赖性,他们会觉得这样才是对自己好,才能顺着自己,慢慢就养成了习惯,一不顺心就哭就闹!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差?这和父母过分宠爱有极大的关系!这样,长大后更加不好教育!尤其是叛逆期!我认为,这些都和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啊!家长总认为要让孩子得到最好的东西,不能让孩子不开心!护着自己孩子,甚至教育他们谁打你的话你就一定要打回他什么的一套!

另外,这里要注意的是,有些事情孩子本来能亲自动手完成的事情,可是家长心疼啊!就总是说,“孩子妈妈来做你不要干”!这样孩子就喜欢依赖,也不愿意养成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其实,此时你可以教孩子怎么做并协助孩子啊!培养孩子的能力让孩子有点成就感不好吗?

这里总结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鼓励要大于表扬!

多鼓励孩子做事,培养独立性和做事能力!树立自信心!比如说“你真棒”、“真不错,加油”等等。但不能过多夸奖,要鼓励为主!还要适当给孩子一些激励,孩子失败了要及时给予正确疏导,安慰孩子,并且多鼓励孩子!也不要纵容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同时,要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事情再难,也要鼓励孩子自己亲自去面对,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不可能永远陪着自己,孩子也不可能一直依靠父母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孩子要想以后在社会上获得好的发展,就必须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万事开头难,要培养孩子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孩子将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面对了!

二、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

父母不能总是以自己大人的意识去主导孩子!要和孩子成为好朋友一样,有时候也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去商量事情,不要总是站在父母的角度压他们!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消除负面经验给孩子心灵留下的阴影,一步步引导孩子去独立解决问题。家长不要一下子完全放手,因为如果孩子一时适应不过来,又会引发新的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教育孩子要勤劳

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温主持


惯子如杀子,此时不严后患无穷,世上沒有后悔药。





用户70192465719


温室里的花草。

——吃饭宛若打仗。

如果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来形容孩子在家的穿衣吃饭现象,还不算到位。

因为饭来孩子连口也不张了——邻居家有一小男孩,已四岁。

每天全家人多次掀起轰轰烈烈的喂饭运动。

奶奶负责抱着孩子,母亲负责端着饭喂孩子,父亲负责在前边摇动摇铃吸引孩子注意力。

孩子每次吃饭,持续长达一个小时之久。

——拥有依赖情绪。

一是不习惯生活。潘某儿子初中学习成绩较好,中招被省试验中学录取。到省试验中学报到后,已十六岁的儿子不会生活,衣服不会洗,食堂里饭吃不惯。每逢双休日潘某夫妻二人驱车二百多公里,到学校带着孩子去外边买些好吃的,把孩子换下来的衣服拉回家洗好后,第二个双休日再驱车送到学校。

二是不适应生活。小蕊考上县高中后,不适应学校生活,每当吃饭的时候,就不吃食堂的饭,要到外边买小吃吃。一个周下来,别的孩子二三百元解决问题,小蕊却得八百元以上。

三是不懂得生活。牛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里,有一次骑着电动车外出办事,走到半路电动车轮胎被扎没气了,说给父亲打电话,说也具体位置。待父亲骑着别一辆电动车赶到时,只见轮胎没气的电动车停在那里,却不见牛牛的人影——他已打的离开了那里……

——长大生活做难。

夏晓,出生于1981年,系独生子女。2008年经人介绍嫁给小自己两岁的陆航。

陆航也是独生子女,结婚后夏晓他们跟着公婆一起生活。一直是婆婆做饭、洗碗,做好家庭后勤服务,夏晓从未操过心。

刚结婚不久的一个双休日,公公婆婆外出有事,轮出门时,交待夏晓,你在屋里没有事,准备包饺子吧,中午我们回来吃饺子。

夏晓、陆航从未自己动手包过饺子,馅怎么选材、配料、搅拌,一无所知。

于是就来到卖肉的商店去打馅时,问了卖肉师傅饺子馅的选材、配料、搅拌方法,同时到面条铺买了饺子皮。这从理论上来说,包饺子自己不盘馅、不和面、不擀皮,应该简单多了。

可是夏晓却做了大难,拌馅放多少盐、兑多少油、掺多少绝料,成了大难题。只好各样少放一点,包两个饺子,下锅煮,自认为煮好了,尝尝咸、淡等情况,然后再少放一点油、盐、绝料,再包、再煮、再尝……

夏晓边哭边做,不知道反复操练了多少遍,最后虽然勉强做好,但也没有让公公婆婆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