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魯訪華,提出質疑:你們地圖把邊界劃錯了!周總理耐心解釋

1954年是中國在外交戰線上獲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日內瓦會議上。新中國的代表慷慨陳詞,獨領風騷,為印度問題獲得圓滿解決作出巨大貢獻。周總理的印、緬之行,以及中印、中緬聯合公報的公佈,樹立了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熱愛和平的光輝形象。日內瓦會議以後,通往北京之路成為平坦的外交大道。各國代表團和元首蜂擁而至,競相拜會傳奇人物毛主席和周總理。

尼赫魯訪華,提出質疑:你們地圖把邊界劃錯了!周總理耐心解釋


尼赫魯年輕時候曾經到過中國。那時正值中國人民浴血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時機。尼赫魯對中國人民的英勇頑強的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和國家黨政府內的許多人士過往甚密,宋慶齡即是他的朋友之一。當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取得政權之後,尼赫魯對新中國的出現抱著尊重現實的態度。他雖然同蔣介石有歷史交情,但在新中國建立前夕,蔣介石通過當時對印度駐華大使。尼赫魯的大妹妹潘迪待夫人尋求支持時。他對潘迪特夫人說:"儘管我同蔣介石有友誼但我作為總理、外長,不能閉眼不看現實""我深信現在如果支持中國的垮臺政府。我們會受到譴責,這會刺激印度的共產主義"。印中建交以及"潘查希拉"的頒佈,使得印中友好關係進入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春天。周總理6月的訪印,使尼赫魯對社會主義中國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或多或少消除了一些他對喜馬拉雅山北麓這個亞洲最大的紅色中國的疑慮。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按照東方民族禮尚往來的古老傳統,尼赫魯決定親自到中國去走一遭,看一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所發生的一切,尤其是中國在工業和經濟方面的發展情況。

促使尼赫魯訪華原因還有邊界問題,在此之前,一次來自議會的對尼赫魯的猛烈攻擊,使他措手不及,據說中國的地圖把原來屬於印度的一大片土地划進去了。尼赫魯感到有點不安,他在西藏問題上的態度已經招來不少非議,邊界問題則更是令舉國注目的焦點,他得小心謹慎。而從不久前中國對赫魯曉夫訪華所持的態度,尼赫魯隱隱感到中國政府是不那麼容易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的。

尼赫魯訪華,提出質疑:你們地圖把邊界劃錯了!周總理耐心解釋


1954年10月,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週年,蘇聯新首腦尼姆塔·赫魯曉夫興致勃勃來中國的國慶活動。由元老米高揚和布爾加寧陪同的赫魯曉夫,表現出熱情洋溢的友好姿態。新的蘇聯領導人不僅彌補了過去的疏忽,而且還解決了過去遺留下來的懸而未決的棘手問題,如同意從旅大撤軍,把過去雙方共管的聯合股份公司移交中國,給予中國大批發展貸款。他們甚至把毛主席稱作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家。赫魯曉夫的訪問從9月29日開始,持續到10月12日結束,但也正是在這期間,埋下了雙方將來不和的種子。赫魯曉夫打算與美國搞緩和,但這是蘇聯共產黨內部強硬派難以接受的。赫魯曉夫希望得到中國的支持,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毛主席沉默寡言,態度冷漠。中國並沒有正式反對蘇美緩和,但是當赫魯曉夫搞緩和而損害了中國的利益時,毛主席的強硬態度使赫魯曉夫下不了臺,多年以後仍記在心。

中國有句話叫做"投之以李,報之以桃"。出於對尼赫魯政府在國際事務上對中國人民的支持和聲援的感激之情。中國政府以最盛大的禮節迎接了這位來自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偉大國家的總理。從進入中國國境的那一刻起,尼赫魯心中原有的疑慮就一點點地煙消雲散了。10月18日上午11時,尼赫魯在和胡志明會晤之後,從河內飛抵廣州。中國外交部特派辦公廳主任王炳南從北京趕到廣州迎接。在廣州,尼赫魯一走下飛機,立刻就被機場近兩萬人的熱情的市民淹沒了。當天下午5時,由王炳南和我國駐印度大使袁仲賢陪同,尼赫魯飛抵武漢,同樣遇到人山人海般的歡迎。這僅僅是北京正式迎接尼赫魯的序幕。但已使尼赫魯一行感受到了中國人的熱情和好客。他們精神振奮,容光煥發,旅途的疲勞一掃而光。

尼赫魯訪華,提出質疑:你們地圖把邊界劃錯了!周總理耐心解釋


10月19日正午,北京首都機場彩旗飄揚,人聲鼎沸。尼赫魯受到了空前規模的歡迎。當尼赫魯由周總理陪同乘敞篷汽車由機場前往國賓館經過市郊公路和市內街道時,沿途20餘萬首都工人、市民和機關工作人員青年學生和兒童興高采烈不斷鼓掌和高呼"歡迎尼赫魯總理!""印中友好萬歲!""亞洲和平萬歲!"歡迎場面隆重而熱烈,尼赫魯一行沉醉在禮義之邦的熱情好客的氛圍裡。次日,印度報紙幾乎全都在第一版用通欄大標題刊登了尼赫魯在北京受到的熱烈歡迎以及毛主席主席接見尼赫魯總理的消息。《自由新聞》的標題說:"北京熱烈歡迎尼赫魯","真摯感情的熱烈表現"《印度斯坦時報》說:"中國給予尼赫魯先生以最盛大的歡迎。"《印度快報》的通欄題說:"尼赫魯會見毛主席。""中國首都像過節日一般。"

北京的10月,秋高氣爽、風和日麗。尼赫魯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北京第一棉紡廠、北京市人民法院監獄、民族學院以及市郊的農村。在北京西郊公園,尼赫魯很高興地看到了他本人在1953年贈給中國兒童的一隻名叫"阿薩"的大象。一年多來,"阿薩"在中國又長高了半尺,它為尼赫魯作了精彩表演。尼赫魯還盡情遊覽了北京的許多名勝古蹟:故宮、北海、雍和宮、頤和園、長城……雍和宮內供奉的巨大的楠木釋迦牟尼雕像令他驚歎,頤和園佛香閣的壯麗建築更令他流連忘返,他被中國古老的文明與傳統文化深深吸引了。

尼赫魯訪華,提出質疑:你們地圖把邊界劃錯了!周總理耐心解釋


在北京逗留期間,尼赫魯對中國在經濟和工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印度表現出的友好情誼更堅定了尼赫魯的對華態度。這種態度淵源於他長期的信念:在他的想象中,兩個親人般的、平等的巨人之間的友誼象徵著亞洲的前途,甚至象徵著世界的前途。早在1942年,尼赫魯就曾在書中寫道:"我所夢想的未來是同印中兩國團結友好並結成某種接近聯盟的關係的前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1939年他第一次訪問中國,回去後他確信"一個新的中國正在興起,它紮根於自己的固有文化,然而擺脫了多年來的軟弱狀態,變得強壯而團結"。而這一次訪問中國,尼赫魯更是對中國人民在建設國家中所表現出的精力和紀律有耳目一新之感,他認為,這給中國帶來了"了不起的力量。"

這是五十年代中印之間出現過的一段如歌似畫般的令人難忘的友誼。人們不禁會想,要是沒有可惡的英殖民者遺留下來的邊界糾紛,要是沒有由此而產生的六十年代那段令人不愉快的記憶,兩個同屬世界文明古國的亞洲邊鄰、攜手共創亞洲的未來,那該多好啊!刊登在當時《人民日報》上的一首詩,多少反映出大多數中國人對印度的態度。詩的題目是《獻給印度》,詩中寫道:

尼赫魯訪華,提出質疑:你們地圖把邊界劃錯了!周總理耐心解釋


是這樣一個風光明媚的地方,

到處綠蔭如蓋、玫瑰花如碗大;

月光下孔雀的翠羽在林間閃光,

春天她常年在這兒住著。

是一片充滿英雄傳說的土地,

無數民族烈士用鮮血來灌溉。

這兒的人民是多麼勇敢和堅毅,

就象我們自己的兄弟姐妹!

是兩幹年和平共處的友誼,

高山不能阻隔,時光不能磨滅;

九億六千萬人永遠並肩攜手,

為了世界的和平,為了和平的亞洲。

10月23日下午,在中山公園舉行的盛大集會上,將歡迎尼赫魯的氣氛推到了高潮。

這是一個晴朗的深秋下午,中山公園張燈結綵,裝飾得如同迎接節日一般。音樂堂前懸掛著中印兩國國旗,巨幅深綠底板鑲著白字的標語"和平萬歲!"、"中印友好萬歲!"吸引著人們的視線,音樂堂裡不斷傳出悠揚悅耳的中國歌曲和印度歌曲。兩萬多名工人、學生、機關幹部、市民,早就聚集在公園裡,等候著中國人民的貴賓尼赫魯總理的光臨。

尼赫魯訪華,提出質疑:你們地圖把邊界劃錯了!周總理耐心解釋


4時30分,周總理總理和彭真市長陪同著尼赫魯總理和英迪拉·甘地夫人等貴賓到了。一時掌聲四起,夾道歡迎的北京人民再一次對尼赫魯表示了他們的衷心的喜悅。石景山鋼鐵廠的工人於更生,四天前曾代表首都工人到機場迎接印度客人,現在又出現在歡迎的隊列裡了。北京市第十六女中的一群女學生,興高采烈地參加了歡迎活動、她們年紀雖小,卻已經懂得了不少關於印度的知識,她們知道印度有三萬萬人口,印度在熱帶,印度的人民受好和平……

歡迎會上,尼赫魯為中國人的誠摯友好所感動,他表示,他將永遠感激中國人民對他以及通過他向印度人民所表示的友誼和熱愛。彭真市長代表北京人民向尼赫魯敬獻禮品。在這些禮品中有珍貴的敦煌畫冊、麥積山石窟塑像畫冊、老畫家齊白石的"中堂水墨蝦"名畫和景泰藍等精緻工藝品……。禮品中有一面珍貴的錦旗,上面繡著毛主席主席1951年在印度駐我國大使館舉行的印度國慶招待會上的祝詞:"印度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印度人民是很好的人民。中國、印度這兩個民族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幾千年來是很好……我們希望中國和印度兩個民族繼續團結起來,為和平而努力。全世界人民都需要和平,只有少數人要戰爭。印度、中國、蘇聯及其他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團結起來,為遠東的和平,為全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尼赫魯訪華,提出質疑:你們地圖把邊界劃錯了!周總理耐心解釋


夕陽西下,暮色降臨。此時,中山公園內成千盞燈火大放光明,在綠樹叢中,林蔭道上,交織成一幅瑰麗的景色。兩萬多人在燈光下圍成無數個圓圈,盡悄地歡舞。年青人在拉起了手風琴、二胡,吹起了銅喇叭和笛子。尼赫魯在周總理和彭真的陪同下,也匯合到狂歡的人潮中。

儘管尼赫魯在北京受到了隆重而友好的接待。但是有個心病卻一直伴隨著他,使他心裡隱隱感到有點憂慮,這就是中印邊境問題。尼赫魯在印度內政方面的立場是反對共產主義的。但他總是力圖把它同對待共產黨國家的態度區別開來。他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是民族主義的勝利。他相信到頭來,中國文化將把"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和共產黨的結構消化吸收,也許產生一種新的化合物。尼赫魯深知由於中國和印度兩國制度不同,因而在政治領域中必然會在亞洲和世界上成為競爭對手。

可是,他認為中印競爭不一定會破壞兩國關係。尼赫魯對華友好政策以及他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代表權的主張,使他國內外以至在國際上捱了不少責罵。印度國內批評尼赫魯的人抨擊他的對華政策是姑息政策,他們警告尼赫魯說,中國出現在北部邊境 ,"使印、藏之間的一切邊界和商務協議化為烏有,而這些協議是我們近半個世紀以來行事的依據"尼赫魯不像斯大林,在國內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威。他得顧慮到來自各方面的意見,而且他本人也同樣認為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邊境是合理的不容改變。

尼赫魯訪華,提出質疑:你們地圖把邊界劃錯了!周總理耐心解釋


不久以前,印度發現有份最新出版的中國雜誌上有張簡圖,把印度認為是印度領土的幾塊地方標成中國領土。同時中國出版的地圖引起了印度政府的不滿,地圖上標劃的印度邊界東段,涉及到麥克馬洪線的爭論問題,這片領土9萬平方公里。

你們的地圖把邊界劃錯了在北京,尼赫魯在同周總理的一次私人會晤中,終於提出了心中憋了很久的質疑。

中國政府並沒有忽視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印中邊界問題,在一年前中印談判締結關於西藏通商和交通的協定,雙方代表團似乎是心照不宣地同意了不將邊界問題納入談判議程。中國政府也曾經明確表示,考慮到歷史上由英帝國主義所造成的邊境問題比較複雜,中國方面希望有步驟地等待時機成熟後,再通過談判和平解決。中國政府此舉的目的是出於同印度搞好關係。

尼赫魯訪華,提出質疑:你們地圖把邊界劃錯了!周總理耐心解釋


對尼赫魯的質疑,周總理實事求是並有針對性地作了答覆:"我們還沒有來得及繪製新的地圖。"周總理耐心地對客人作了解釋。中印邊界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後沒來得及勘測標定,新版地圖是舊地圖的翻版,而那些地圖原先都是由國民黨政府刊行的。周總理保證,時機成熟後、將根據談判結果繪製新的地圖。

周總理的態度未能使尼赫魯滿意,但多少消除了一些堆積在他心頭上的疑雲。尼赫魯心想:"邊界談判?我們之間可不存在什麼邊界的談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