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一本10年前就該讀懂的書

《富爸爸,窮爸爸》一本10年前就該讀懂的書

無法停止的焦慮

隨著資本市場縮緊,互聯網行業進入寒冬,大廠裁員降薪新聞頻頻爆發,作為年紀快要30的互聯網人,我是焦慮的。互聯網節奏快,總有一種不進步就要被淘汰的壓抑感,所以我不斷報名線上課程,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學習,卻始終緩解不了自己的焦慮。

我是大學畢業就一個人到了一線城市打拼。我告訴爸媽自己不甘於在老家這種四線城市當一個朝九晚五的公務員,不想過從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可以看到退休的日子,告訴他們我還這麼年輕,還有無限的可能。

而過了這麼多年也漸漸忘記了當初這麼選擇的理由,被生活磨平了大部分稜角。工作壓力、大齡單身的社會壓力,讓人喘不過氣,每天讓我可以從床上爬起來的理由也變的僅剩下那份薪水。

我的消費習慣不算好,囤了滿抽屜的護膚品、面膜,彩妝更是經常到過期也用不完,滿櫃衣服、鞋子還總是找不到出門要穿的那一套,再加上雙十一、雙十二等商家大促活動,確總還是停不下買買買。

不敢辭職、不敢請假,甚至不敢生病,沒了收入怎麼支撐自己高昂的房租與信用卡、花唄賬單呢。

可能人到了30歲左右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煩惱,跟家裡人或朋友傾訴,也很難得到理解,畢竟我有一份在外人看來很體面的工作,因為沒有家庭壓力薪水足夠支撐自己的生活,甚至每年也有足夠積蓄可以出國遊玩。

但是我卻總是在想,這是我要的生活嗎,這是我離開家鄉,遠離日漸年邁的父母所追求的生活嗎,就這樣日復一日?我甚至覺著自己可笑,不想一眼看到退休,所以選擇這種可能35歲即失業的生活?

一次週末被人約去圖書館,閒逛之中我邂逅了《富爸爸,窮爸爸》,並迅速讀完了全書。這本書其實多年前就已經聽過,但注重實用性的我把他歸類為了雞湯,而這次閱讀讓我的思維跳出了原有的圈子,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現金流

“富人獲得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負債,只不過他們以為那些負債就是資產。”

富爸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快樂的、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婚夫婦租住在一套擁擠的公寓裡,他們很快就意識到這樣很省錢,因為兩個人的日常花銷和一個人的差不多。但問題是,公寓太擁擠了,於是他們決定攢錢買一棟理想的房子,這樣就能計劃要孩子了。現在,他們有兩份收入,並開始專心幹事業。他們的收入開始增加,他們決定去貸款買一套自己的房子,然後他們買了新車、新傢俱等,以與新房子相配。最後,他們突然發覺他們的負債項充斥著抵押債務和信用卡債務。

不久孩子出生了,他們必須更加努力地工作。之前的經歷又再次發生,錢掙得越多,支出也越來越多。他們的鄰居打電話來,說陣亡將士紀念日商店正在打折,他們對自己說:“我們什麼也不買,只是去看看。”但一旦發現了想要的東西,他們還是忍不住又刷了那些剛剛還清的信用卡。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我口袋裡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我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雖然還是單身,但我的現金流與這對夫妻並沒有什麼不同,剛畢業的時候錢少是月光,年近30幾次加薪後依然是月光,我最主要的收入就是工資,而當工資增加的時候,支出也和收入同步增加,我也落入了“老鼠賽跑”的陷阱,為了維持生活只能不停的工作。

《富爸爸,窮爸爸》一本10年前就該讀懂的書

那富人的現金流又是怎麼樣的呢?富人的資產項產生的收入足以彌補支出,還可以用剩餘的收入對資產項進行再投資。資產項不斷增長,相應的收入也會越來越多。其結果是:富人越來越富!

《富爸爸,窮爸爸》一本10年前就該讀懂的書


財務自由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工作。”

其實富爸爸這本書內容很多,但給我觸動最深的就是,富爸爸告訴我了另一種可能: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在世人的眼中是什麼樣的呢?銀行賬戶中的大筆資金、買買買不用看價格?房子自由、旅遊自由?我想應該都有吧,曾經的我也以為財務自由很遙遠,甚至是我等社畜不可企及的目標。但是富爸爸卻告訴我,當被動收入覆蓋支出就可以算基本的財務自由。

被動收入,再通俗點叫睡後收入,即不需要付出勞力也可以獲取的收入。比如房租收入、股票分紅等。就我個人來說算一算也並沒有那麼困難,單身的我如果離開一線城市回家陪伴父母,因為家裡有房且消費水平低一年的支出先算5萬,每年帶父母遊玩一圈算3萬,按照長期指數基金定投估算10%年化收益來看需要有80萬可投資本金,雖不富貴卻也安康。

《富爸爸,窮爸爸》一本10年前就該讀懂的書

改善自己的消費結構,每月定投4000元這對在一線城市工作的我來說,是可以達成的。這讓我突然之間鬆了一口氣,也有了明確的目標。10年後我也才40歲,可以給自己提前退休,回到家陪伴父母,可以選擇一份喜歡的兼職,也可以完全放飛自我。

說實話我的起步已經很晚了,就像標題說的一樣,如果10年前我看了富爸爸,可能30歲的我已經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希望十年後的我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