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大脑中发现会影响酗酒的区域

据外媒报道,来自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最新展开的动物研究发现,通过阻断大脑中跟情绪相关行为相关的关键区域就可以达到控制酗酒的目的。

对老鼠的研究表明,阻断泛杏仁核结构中的某些阿片受体可能能抑制过度饮酒。

研究人员在大脑中发现会影响酗酒的区域

资料图

“酗酒是一种破坏性行为。我们的目标是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这项研究的首席作者JR Haun说道,“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我们可以控制来减少酗酒的大脑区域和系统。”

据了解,这项研究的重点是了解大脑阿片受体系统是如何影响酗酒行为的,更具体地说,科学家们对kappa阿片受体(KOR)很感兴趣。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阿片受体,通常跟压力或不满情绪有关。

先前的大量动物研究显示,刺激KOR可以减少酒精的摄入。于是研究人员提出假设,即过度的KOR活动降低了药物的奖赏效应,从而能使药物的消耗量降低。

但这项新的研究发现,控制某些类型的成瘾行为并不像放大反奖励的大脑通路那么简单。事实上这项研究的实验发现,在小鼠模型中,阻断脑内特定部位的KOR活动可以减少酗酒行为。Huan指出,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这个看似违反直觉的过程会奏效。

“原因还不完全清楚,”Haun指出,“但我们所知道的是,kappa阿片受体在消极情绪状态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消极情绪状态在酒精使用障碍中变成强迫性时会驱使饮酒行为的发生。”

这项研究集中在大脑的一个区域--偶尔被称为泛杏仁核,或更具体地说,是终纹床核(BNST)。这个特殊的大脑区域被认为含有大量的KOR,它跟急性压力和焦虑反应存在关联。

研究发现,在BNST中阻断KOR活性可以消除小鼠模型中的酗酒行为。有趣的是,这些动物并没有完全停止饮酒而只是简单地节制了饮酒行为。

这项研究提出的最终假设是,豪饮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大脑中释放的跟压力相关的肽刺激。这个有点违反直觉的发现表明,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刺激身体的反奖赏型营养不良系统可以减少酒精消耗和其他成瘾行为,但在过度酗酒的情况下,在泛杏仁核中阻断营养不良活动实际上会引发饮酒行为节制的。这可能是因为潜在的焦虑和压力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酗酒活动,所以如果刺激这些感觉的神经通路被阻断,那么一个人可能会喝得更少。

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发现,它揭示了在慢性酗酒中起作用的神经过程。这项新研究的通讯作者Howard Becker指出,这一发现为帮助治疗那些过度饮酒的人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