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式還原我如何將麥吉爾、多大、UBC等7校offer拿到手

主講人:X同學

來自市西中學


錄取學校和專業:

麥吉爾大學商科和心理學專業

多倫多大學Rotman商學院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Sauder商學院

麥克馬斯特大學DeGroote商學院

西安大略大學管理&組織行為學和心理學專業

維多利亞大學Gustavson商學院

渥太華大學Telfer商學院


一、為什麼選擇加拿大


第1個原因是最為直接的,因為加拿大可以直接用平時成績和高考成績來申請。因為我個人決定出國的時候已經不早了,我是在高二的上學期才正式決定本科出國讀,當時並不是很想轉SAT或者A-level,也並不想gap一年或者去讀預科,這樣的話主流選擇就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真正吸引我到加拿大的,是因為加拿大有一個非常成熟的coop項目,我的目標學科是商科,這門學科比起純的學術更加註重實踐經驗。


coop項目是指本科之內學校會給你提供帶薪實習的機會,對於畢業以後的就業,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很大的幫助。另外現在留學生非常多,就算回國,如果想要比較容易的就業,我認為有1~2年的國外就業經歷會比較有優勢,因此coop項目對我來說吸引力非常大。


除了本科期間的帶薪實習項目之外,加拿大畢業之後可直接申請三年有效工作簽證。對於希望留在本地有就業經歷的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便利的地方。


二、雅思及活動準備


1、雅思考試


我選擇雅思而不是託福,原因是我在高一決定出國之前,就已經讀了半年的雅思5.5班,但是當時只是作為提高英語水平的目的,決定出國之後,就在此基礎上繼續讀雅思。


我一共考了兩次雅思,第1次是在去年的3月份,第2次是在8月份.在第1次考試之前,我上了半年的新東方的6.0班,一上完課就馬上去考。很遺憾的是寫作部分沒有達到6.0的要求,所以這一次的分數不是很理想。


教科書式還原我如何將麥吉爾、多大、UBC等7校offer拿到手


因為我讀的是普通體制內的高中,所以在第1次考完之後,我就恢復了正常的學校內學習,暫停了雅思的考試準備。一直到去年的暑假,上了10節課的1對1新東方雅思衝刺,然後直接去考試。我覺得1對1的班對我來說幫助比較大,因為我的聽力\閱讀問題都不是很大,口語基礎還不錯,主要問題就在寫作,1對1的課可以更好的自己安排,缺什麼就補什麼,所以我的10節課裡面大概有一半都是寫作課,在短時間衝刺之後,考了第2次,成績也比第1次有了不錯的進步。


關於考雅思的建議,如果基礎還可以的話,可以考慮短時間內衝刺一下。因為平時細水長流,對於像我這樣的體制內平時不太說英語的同學來說,相對用處會小一點,但是可以先考一次,摸一下自己的底,然後第2次更加有針對性的去準備,效果會好很多。


另外可以儘可能早的去完成考雅思的任務。

一般來說我們在10月份開始申請,8月份就拿到考試成績的話,10月份就不用同時兼顧校內學習、申請文書、考語言,考試壓力會小一點,而且語言成績在手至少心裡會比較有底。


2、活動準備


接下來是非常重要的活動準備。之所以說活動準備很重要,是因為加大的學校大部分在申請的時候都需要提交5個不同類型的活動履歷,並且對於像我這樣選擇商科的學生來說,我們要寫的文書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活動,這些活動需要體現出我們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有體系的做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我個人的活動準備分為三個階段:決定出國前、19年寒假、19年暑假。


決定出國前


決定出國前的 F1 in Schools的活動,對我個人而言是最為重要的,它也是讓我決定出國的直接原因。但是它對於普通的學生來說,基本上不太可能接觸。


它是一個起源於英國的全球最大的stem挑戰賽,在國內還非常的小眾,我會有緣參加這個活動,也是因為我的學校裡面的老師有在組織這個活動,如果沒有學校的支持想要參加的話,其實非常的困難。這個活動本身,除了名聲之外,它的具體形式對於我的申請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這個活動的主旨在於模擬一個真實F1車隊的運營。除了工程師設計迷你賽車並且以二氧化碳為動力的情況下比拼速度之外,我們還需要兼顧設計展臺、宣傳冊以及營銷拉贊助等活動,而我負責的是經理,也就是隊長,同時也兼職平面設計師。


因此這個活動雖然看似是一個科技類的項目,但是我實際上做的工作與我想要申請的專業還是對口的。雖然這個活動本身接觸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我也知道現在學校裡面有很多類似的活動,像是商賽或者模擬聯合國,如果想要申請商科的學生也是可以考慮去接觸一下。


第2個活動是社團,我知道在很多體制內的高中,社團其實不是很受重視,甚至會帶有一點點渾水摸魚。但是我覺得社團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一個最接近於日常的活動。我參加的社團在學校裡面是靜態模型社,在高二一年擔任了社長,這個活動雖然看上去好像和商科沒有太大關係,但是在寫文書的時候如果能找到重點,像是我就體現自己連續兩年在堅持、執著、耐心的做同一件事情,並且在這兩年間我取得的進步,這些事情一樣是可以跟商科是對起來的。

而且我的模型也確實在市裡面有一些獎項。


■ 19年寒暑假


除了這些決定出國之前的活動之以外,之後的三個寒暑假的活動都是新東方的老師幫我介紹的。首先是寒假,在北京由中科院老師授課的機械結構高中生項目。


選擇這個項目其實是因為這一個系列只有這一個課程是高中生可以上的,另一個原因是我當時還沒有確定我是想要做讀工科還是商科,但是最後我選了商科也沒有關係,因為活動具有一定的多樣性,也是非常有幫助的,這種學術類的項目可以考慮。


而且這種學術類的項目,大家如果申請上的話,可以考慮競爭一下組長或者項目負責人之類的位置,一樣可以從這些細節體現出領導力。


19年的暑假,一個重頭戲就是新東方老師推薦的UBC夏校,夏校一方面是可以實地考察一下校園,一方面是可以更加確切的去體驗一下大學的生活,因為都是UBC教授來上課。另外選擇夏校的課程,如果跟意向專業對口的話,也會對申請很大幫助。


在選擇課程的時候,我建議大家去仔細研究一下學校的官網,因為有些項目光看名字真的很難分辨出來確切的授課內容是什麼?在學校的官網上面會對於每個項目都有一個簡單的介紹,還會包括這個課程適合意向於哪些專業的學生?


像是我選擇法外經濟課程,它的目標人群是意向在歷史系和商科的學生。剛看名字可能很難知道它講的是什麼?舉個例子,這門課是說真正的資本主義的體現,在於那些法律之外的團體像黑幫或者毒梟、海盜之類,通過分析他們的運轉模式,來解析目前世界上資本運轉包括商業模式的由來。


所以選擇夏校課程的時候,希望可以記得去官網上搜索一下,如果沒有直接彈窗的話,像我這門課就是要在搜索窗裡面搜,排的還蠻下面的,但是看了簡介確實會對於選課非常有幫助。


第2個活動是光大銀行的菁英匯項目,為期一週,由光大銀行、光大基金和光大證券的老師分別授課,讓我們瞭解這三種不同系統的區別,以及他們具體指的是什麼?其中有三天會在網點實習,一方面是因為這個項目跟我的商科專業對口,另一方面它確實也讓我體會到了很多不一樣的事情,像是銀行的基層工作人員日常生活,包括一些銀行系統裡面的小知識還是挺實用的。


在整個活動準備過程當中的建議是,大家應該先去明確一個或者兩個目標專業的方向,這樣準備活動才可以有體系、成系統,否則東打一槍西打一槍,可能效果也並不是很好。


另外活動並不用特別的多,因為其實可以寫的材料框並不是特別多,但是一定要有針對性,如果沒有辦法接觸很大的活動的話,小活動如果認真投入的話,也一樣可以找到閃光點。


三、擇校及申請過程


擇校過程,我覺得還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第1步,最重要的事情肯定還是要明確理想的專業方向,因為很多時候學校的排名並不等於專業的排名。舉個例子,就像上海的高校裡面,財經大學雖然只是211,但是金融專業會比身為985的華師大差嗎?想想應該是不會的。國外大學也是一樣,並且我聽說加拿大的學校普遍排名偏低,是因為他們挺早就退出了那些排名機構的委員會,因此相對來說排名會偏低一些。


所以我覺得比起整個學校的排名,去了解一下那些專業的排名以及口碑,還有一些專業會有聯盟認證之類的,這些都非常重要。


第2步,如果有問題的話,就馬上和新東方的老師溝通。首先肯定的是老師他們經驗豐富,比我們更加清楚具體的申請情況,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出非常有價值的建議。另外也是可以避免少走彎路。


在擇校的初期,我和我的父母其實浪費了一些時間,因為我們誤以為加拿大的高校像國內一樣,在大一入學的時候就已經選定小專業,所以我們在小專業的選擇上非常糾結,直到後面去問了老師,才發現加拿大的學校大部分錄取的只是一個學院,大一都是通課,甚至大二也是,然後在一兩年的學習之後再去選擇小的方向。


舉個例子,就像我錄取了商學院,但是我要在大二才選擇我是讀會計、讀金融還是讀投資之類,因此及時的溝通非常的重要。我們當時真的是浪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提前知道和老師溝通的話,可能就會節約一些時間。


第3步,查找各個學校的資料。老師會提供一些資料,但是我覺得各個學校官網上的資料也非常的重要,學校的官網上面會有他們對於他們今年的招生計劃、招生情況,還有他們今年開設哪些項目、又有哪些課程,包括他們的學院會有自己的網頁介紹學院的歷史特色以及曾經取得的成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是裡面會有一些具體的小科目的劃分,甚至是你大一大二要上哪些課程的介紹,加拿大的高校的官方網站,在國內都是可以上的,不用翻牆,雖然有些可能會有點慢,但是需要有耐心。


個人認為有些學校的網頁其實用戶體驗不是特別好,找東西比較麻煩,但是找到之後確實還是很有用的。因為有些比較特別一點的小專業,可能在部分學校是有專門設立科目,有些學校就沒有,如果非常明確的方向的話,提前瞭解這些對於擇校有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


查到這些資料之後,我建議可以列一張表格,把各個因素全部攤開來,橫向對比。


第4步,對學校進行全方位比較。除了專業排名之外,我認為學校氛圍也非常重要,有些學校比如麥吉爾是眾所周知的偏向學術性的學校,UBC就是出了名的國際學生非常多,學校氛圍其實不只是一個名詞而已。例如如果想要學理工科的話,可能學術氛圍濃厚一點的學校會比較佔優勢,像我這樣想學習商科的學生,可能那些帶有實習項目或者實踐精神佔優勢的學校會更加的具有吸引力。


至於項目特點的話,每個學校的項目都有不一樣的特色,就像帶薪實習項目,其實並不是每個學校專業都有的,然後去申報,在新時期的要求也不一樣,提前瞭解這些的話,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關於地理位置,其實我覺得地理位置不光關乎一個冷不冷的問題,雖然應該都挺冷的,地理位置更大的關係到的是就業以及實習,像是學商科的話,肯定要找的是經濟發達一些的地方,包括校友資源的分佈,還有地理位置和校友資源結合在一起為你帶來的就業前景怎麼樣?當然如果不考慮就業的話,這些點就稍微沒有那麼重要了。


第5步,在完成這一系列的比較之後,我建議可以再列一張表格,把你心儀的學校都列出來,然後稍微排一下順序,結合一下目前自身的情況,然後去和新東方的老師再次溝通一下。因為他們比較瞭解的是近年來的錄取情況,他們可能對於評估你錄取的可能性多少會比較準確一些,然後做出調整。


學校前兩年就讀的學生現在的反饋是什麼樣的?這些也是需要考慮到的,因為我有試過在國內的網上查找這些學校的口碑,其實眾說紛紜,說法非常不一致,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說法。所以我覺得和這些老師溝通還是有必要的。


第6步,在這次溝通之後,應該是最後決定學校了。其實跟高考填志願一樣,我覺得每個人的信任單都應該有可以跳起來搏一搏、夠得到的地方,也要有保底的地方,至少心裡有個底。這樣之後,應該要進入接下來的準備文書之類的過程。


接下來就是進入一個最關鍵的申請過程。


第1步,填寫材料表。老師會發一個表格,裡面填寫你的個人履歷以及所獲獎項以及活動。我的第1個建議是要儘可能的詳細,因為老師其實當時並沒有見過你,這份表格是他可能對你的第一印象,這樣有助於他來了解你,他了解你之後對於之後的文書提出建議是很關鍵的。


還有一個建議就是

不要太在意獎項的大小。這個建議其實是去年我在聽一位同學的分享時候聽到的,當時這句話就是說:不要管它是全國的、全市的還是校內的,只要是個獎都往上面寫。自然會做取捨,有些小的獎項可能比不上大獎項那麼出名,但是在一些地方可能會有非常神奇的作用。


這樣的一整個過程其實是在有條理的梳理——我們這三年到底做了些什麼?梳理的過程我覺得非常重要,寫文書的時候會有一個素材庫。如果真的想不起來,拿出來看一下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2步,完成這樣一個系統的梳理之後,就要準備材料。像我這樣體制內的話,準備材料主要就是高一高二的成績單,以及高一高二合格考和等級考的成績單,一些學校會要求畢業證、確認6月份參加高考的證明,這些證明建議也是儘快準備齊全,為之後節省一些時間和精力。


另外要列一張清單,以防遺漏,首先特別的材料像是合格考等級考的成績單,一年只能開一次,所以一定要記得開好。


第3步,撰寫文書。準備材料其實是最輕鬆的過程,接下來的撰寫文書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需要。我記得商科基本上是都要的,還有一部分的工程類專業也需要寫文書,是必須要重視的一件事情,它佔的比例可能幾乎和平時成績差不多。也就是之前我們準備做那些活動,就是為了寫文書的時候可以搶得優勢。


第1個建議是不同的學校要做相應的調整,不能說看問題相似,所有的學校都用一個答案,肯定是不行的。要事先了解學校的特點,這時候還是需要學校的官網上面去找一下校訓,甚至有些商學院、理學院可能有自己的院訓。他會問:你為什麼選擇我們?或者我們為什麼要選擇你?這個時候我們把學校的校訓融進去的話,他覺得:你有誠意,你是瞭解過我們的。可以讓你的表述更加有說服力一些。


第2個建議是活動的描寫要詳略得當,因為其實很多的文書是限制字數的,基本上一個活動的用詞不能超過50個單詞,比你預想的要短很多。不能什麼都往上面寫,而是要根據那個問題找到事例中最適合的一個點放上去,一定要突出個人的特色。


第3個建議是,在一個比較大型的活動的過程中,我相信一定是會發生很多事情的,這些事情裡面要挑出最恰當的來回答問題,同一個事例面對不同的問題的時候,它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像我在車隊的那段時間,作為經理和平面設計師的工作肯定是分開來的。


像是UBC的第1個問題是:你在碰到陌生的困難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我舉個例子是說:我一開始接手做平面設計的時候,其實不會用ps,雖然我學了挺多年美術,但是我從來不用電腦做設計,然後我用了兩個星期來自學,這樣體現出我的自主學習能力。


接下來我說:雖然我不會板繪,我也不會那些花裡胡哨的操作,但是我就用最緊急的風格來表達、用最簡單的線條或者色彩突出,然後整體的重點就從精緻轉移到了一個整潔、大方、雅緻上去。這樣也體現出你隨機應變的能力,包括面對同一件事情從不同角度切入的能力,因此這一段是符合這個問題的。


當他問在溝通方面或者團隊內有不和的時候,我可能就會用另一段我作為隊長的時候去調和我們和另一個隊伍,並對之後如何克服地理距離上的障礙,以及大家如何從陌生甚至競爭對手快速的轉變為隊友狀態的過程來回答這個問題。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如何快速的讓兩個隊從敵對變成隊友關係的這件事情,我既可以用來回答與人溝通的能力或者與陌生人交流的能力,我也可以用來回答當隊內出現不同聲音的時候是如何應對的。我覺得不用完全的屬實,你可以做相應的潤色和調整,可以把一些矛盾放大,一些重點稍微挪一下都是可以的,總之一定要切題。


第4步,視頻面試也是隻有商科跟工程類的專業需要的。首先我覺得視頻面試還是需要重視的,一定要事先準備。當時我是報了新東方的一對一輔導,一開始還有點小猶豫,但是因為其實我不是那種太擅長於在很多人面前講話的類型,特別是考慮到對面有個考官,還要講英文,這會讓我非常緊張,甚至有點焦慮,所以我覺得1對1輔導除了在技術上面的支持之外,很大一部分也是心理上的安慰,可以讓你覺得心裡有底。另外在考試的時候知道老師就站在門外等著你出來,這樣的話心理上也會相對來說會自信一些。


確實從技術上來說,輔導對我來說幫助非常大,因為一開始看到近年來的真題,其實很多問題是沒有什麼想法的,但是老師他會帶著你一點一點從你已有的素材庫裡往外挑,練多了之後自然就對自己的素材庫駕輕就熟。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因為他的考試回答時間都是限時的。如果沒有辦法很快速的從素材庫裡面把需要的素材挑出來,還要思考的話,那一定會來不及。


不管報不報班,我覺得事先準備都非常必要,一定要參照每所學校歷年來的真題,然後準備好素材,你要練一下短時間之內的列提綱,還有一定要計時訓練,因為他每個學校的計時還不一樣,有些是讓你思考半分鐘講一分半,有些是思考一分鐘講一分鐘,你回答的過程是不一樣的,而且計時整個人的感覺就不一樣了。


我記得我第1次做的時候,我以為我講了半分鐘,結果我已經講滿了一分鐘,當時真的非常的驚恐。還有一次以為自己講滿了,最後發現才講了一半的時間,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一定要事先多訓練,這樣的話才能有把握一些,知道什麼時候該做總結。


總結一下,首先是要對於自己的材料都熟悉,並且要重視,然後寫的過程要對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問題做調整,千萬不能一個套路用到底。然後視頻面試要事先準備,其實它跟雅思考試一樣,都需要大量的練習基礎在的。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是體制內的學生,日常上課不太會講英語,如果是國際學校的學生應該會比我要輕鬆一些。


四、一些小建議


第1點,雖然看上去很普通,但是真的非常重要,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給這個計劃設置好時間節點,什麼時候去做什麼事情,要儘可能早的去完成申請工作。


因為有些學校其實最早1月份就開始發錄取通知書了,有些學校可能第1批招生12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截止了,第1批材料已經收走了,所以早交其實還是有一定優勢在的。


像是我個人的話,我最晚一個交的材料是麥克馬斯特,是在1月10號左右交的,然後非常幸運交了沒幾天就收到錄取通知書,也就是說確實在1月份很早就開始發通知了,事先做好一個規劃,就是把壓力分攤到各個時間段,對於像我這樣還要兼顧校內高考學習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2點,要和老師多溝通,要儘早的去明確好目標,像是我要讀什麼專業,我想要什麼樣檔次的學校,這樣他們才能為你做好一個活動的準備規劃,然後有問題及時解決,不至於像我當時擇校浪費了很多時間在糾結小科目上面,其實都是沒有必要的。多溝通的話,總的來說就是幫助大家更好的有條理的去完成整個過程。


第3點,積極準備文書材料,修改文書。

這個過程確實比較繁瑣,但是肯定要改好幾次。希望大家儘早的寫好初稿,這樣留有一定的時間餘量,可以避免你設置的時間節點到了,但是任務還沒有完成這樣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


第4點,關於申請和高考如何平衡的問題。其實我個人認為這個過程不算很難,因為其實在正式準備申請之前,我只有在假期才表現的像一個要出國的學生,我的日常正常的上課都是跟其他學生一模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區別,我大部分的老師也都不知道我要出國。


雖然高考成績對於出國生沒有那麼的高要求,但是我覺得儘量高一點的話,比較有把握也是好的。另外總的來說學來的知識都是知識,所以我覺得其實前期不用太考慮平衡的問題,唯一有區別的就是假期可能會比較忙,像是我19年的暑假就非常的忙,我基本上學校一放假考完合格考,我就去加拿大上夏校了,上了兩週回來之後,晚上5:00到家,第2天就出去上光大銀行的訓練營,上完之後過了一個週末我就出去上雅思的一對一衝刺,然後8月2號考完考試之後,3號我就開始去其他的補課機構補我的語數外,確實會稍微累一點,所以

建議大家平時在不是假期的時候要打好基礎,這樣的話假期稍微多一點的時間給活動,其實問題不大。


真正會有壓力的,我覺得應該是申請正式開始的時候,因為申請正式開始一般是九十月份,那個時候我們高三已經開學了,高三的課業壓力加上修改文書的工作確實是挺麻煩的一件事情,文書的工作確實非常消耗時間耗精力。


我當時是選擇在十一長假的時候寫我的第1篇文書初稿,大概真的是寫了快三天,當時快瘋掉了,但是第1篇的基礎一定要打好,因為打好之後,你之後的文書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面去做修改調整,或者說第1次之後後面也會快一些。


十一之後的週末這個時間也是佔用的。因為確實我申請的學校基本上都要文書,但是我覺得我可能還算好的一件事情是我的父親英語非常的好,他在這方面幫了我很大的忙,幫我做修改,甚至於和我探討一些問題,所以在這方面我的壓力會相對小一些,但是如果沒有這樣條件的話,我建議週末多做好時間規劃提高效率,實在不行的話,可能也得跟學校裡的老師打一聲招呼,因為在這個時間點重心肯定應該要放在申請上面。


總的來說,申請和高考我覺得前期問題不大,但是需要知道的是每個時期的重點是什麼,該一門心思去做申請的時候就去做申請。然後等到申請都完成的時候也不要鬆懈,就是正常的迴歸到高三的學習生活中,然後爭取高考成績不會拖後腿,也就是要有不同時期的側重點。


其實也不用過多的擔心或者憂慮,就算壓力真的大,也當鍛鍊好了。反正一切都結束了之後,再回過頭來看其實也還好,還是那句話,提前做好計劃,這樣一切按步驟,心裡會比較有底。


回顧整個申請過程,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其實無非就是之前已經說了好幾遍的,一個是做計劃;一個是儘可能的查資料;一個是多溝通;一個是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這樣可以成體系的來準備;還有一個就是語言成績儘量早的拿下,這樣之後壓力會小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