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開經語

道妙德善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梁武帝時的禪宗先驅傅大士一首禪詩說:“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物不可以倒流,但象可以倒流,大象則可以逆轉。故前文說“可名為小,可名為大”,小大可以逆轉,河水可以倒流。老子顯然是在用禪的意境說法。

《道德經》是有禪意的,

禪意的關要就是邏輯反轉,把老子稱為第一位禪師當然是合理的。如果把“執大象”讀為“空手執大象”更加有意義。經文處處開顯入道、證道的微妙方便,此章就是微妙的分別。“執大象”就是要修行者棄物、棄象,物、象解釋障礙入道證道的絆腳石,只要心中被物所控制,心就是徹底枯萎了,所以第一要棄物。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棄物必然導致執象,世人只能在“物”、“象”之間做出選擇。能夠棄物執象,心已經開始甦醒,有自由了。但象還是低級的存在,只是比物高一個階位而已,因此修行者必須繼續深入禪定,證悟大象。大象就是對象的超越,是無象之象,王弼註釋為“天象之母”,這就達到究竟地了。僧肇契悟老子妙理,說:“象非真象,故雖象而非象”(《不真空論》)。

僧肇又說:“聖人乘真心而理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無滯而不通,故能混雜致淳;所遇而順適,則觸物而非一。”“觸物非一”就是萬物玄同。修行者生起玄照妙心(即聖人真心),物象皆是虛妄,法界無二無別。棄有質礙之物,離有分別之象,抱宇宙法界的無分別性,道妙就在眼前。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第十章說“凝神抱一”,抱與執意義相近。名家以概念分離為工具,使物與象實現了分離。在名家之前,物與象的概念是不分離的。世人習慣於把物和象合體理解,當名家把“物”與“象”分離的時候,遇到了世人的攻擊,致使名家的偉大發現被淹沒了。“堅白石”和“白馬非馬”二個命題都是依概念分離和抽象(象!)而建立,意義重大,但很多注重現實的人無法接受。

計算機時代來臨,把物與象徹底分離,世人才真正知道把物與象分離的偉大意義。計算機可以傳輸象(圖形),但不能傳輸物(物體)。人工智能更進一步,把象(圖形)進一步分離為邏輯(無象)。技術進步就大為提速了。這是象的歷史發展。老子宣說道,直接把物分離為象,再把象分離為邏輯(無象),這樣的比喻使我們更易理解老子的偉大功績。老子《道德經》已經為科學技術進步準備了思想基礎。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第三十五章經文


第一段: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第二段:

樂(lè)與餌,過客止。

第三段: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第四段:

視之不足見,

聽之不足聞,

用之不可既。


此章經文分為四段。修道士應該勇往直前,不可受外境誘惑,中途停止修道,虛度一生。此章文字雖然比較簡單,但也有一定難度。

第一段經文: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經文:執大象。河上公注:“執,守也。大象,道也。”大象是道,“執大象”就是守住道。王弼注:“大象,天象之母也。不炎不寒,不溫不涼。故能包統萬物,無所犯傷。主若執之,則天下往也。”古代聖人仰觀天象,窺探天機。

天象之母就是聖人仰觀天象背後的主宰,是天象的創造者。

這裡王弼把“天象”與“大象”作了區別,不要把天象錯會為代表道的大象。《易經》就是觀象的文化,象中隱藏了微妙的天機。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之文,這是古代通靈巫師的神秘職業。大象顯然超越了巫師眼睛直觀的天象,故王弼說是“天象之母”。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是《易經》大宗師,所注《易經》是歷代註釋家的典範。所以王弼從“執大象”這句經文看出《道德經》和《易經》之間的內在聯繫。世人只能領會物,但道不是物。老子一直避免把道與物聯繫起來,怕弟子們誤會。

前面對道的描繪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14章),道不是物,道只是狀、象,沒有物質性,沒有質礙性。老子又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21章)老子還說“大象無形”(41章)。既然是“大象無形”,怎麼執呢?象是物的超越,大象是對象的超越,超越再超越,就見道了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大象不可執,老子卻要修道士去執。道只有用心去執,去抱,凡夫之手是無能為力的。大象如同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大象是對象的概念分離,所以王弼說大象是天象之母,只有道可以擔當這個威名。世人的物質概念很難分離,混淆思維,根本不知“物”的真實含義,經不起質問,實際上思想進步和科學進步都離不開概念分離。

概念分離是智者,混淆思維是凡夫。經過概念分離再走向整合思維(混成思維)是大宗師。老子“執大象”一句經文,開啟了物與象、象與大象的概念分離的道路。“執大象”這句經文是老子告誡世人不可執物、不可執象,唯一可執者是大象。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物是道所生,實際上是假物,名也是假名。“一呼我為牛,一呼我為馬”,喊老子為牛,老子答應。喊老子為馬,老子也答應。世人肉眼中,牛就是牛,馬就是馬,二者有分別。於是世人執著牛為牛,馬為馬。

基因科學的進步,基因編輯技術可以跨越牛和馬的分界。世人眼中都是徼(邊界),但徼(邊界)是虛假的,可以超越,可以逆轉。“執大象”一句,遣除物的羈絆,再遣除象的羈絆,包括遣除上天垂象(天象)的羈絆,直執無象之象。老子的思想就是這樣超越。大象是道,但不能簡單的把大象註釋為道。道有八萬四千相,大象是道之一相。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天下往。釋德清注:“此明前章未盡之意也。”前章說:“萬物歸焉而不為主。”萬物歸向道就是“天下往”,第28章更是闡述“三知三守三歸”,老子在玄同大定中很清楚萬物從那裡來,又歸向那裡。世人可能不關心萬物的歸宿,但一定關心人生的歸宿。季路問孔子:“敢問死?”這就是代表世人對歸宿的關心。

人生的歸宿與萬物的歸宿是關聯的,要知道人生的歸宿必須首先知道萬物的歸宿。“天下往”更代表人類文明的歸宿。下二句“往而不害,安平泰”就是為人類文明未來的考慮。“為天下溪,為天下式,為天下谷”則“復歸於嬰兒,復歸於無極,復歸於樸”,嬰兒、無極、樸是修行的終極歸宿,雖然是三,實際是一。嬰兒是逆生長,無極是無所極(無處不是歸宿),樸是純樸性。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往而不害。“不害”,古代註釋家似乎不確。“不害”不是不傷害,而是不停止、不遏制、一直髮展,即天下往而不停止,主語是天下往這件行為,而不是天下人。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孟子身上培養了一股浩然之氣,這股氣強大無比,無堅不摧。一直培養下去,中途不停止,就會充塞於整個宇宙。誰說書生不如兵?孟子的浩然之氣成為後世的一種氣節,每當國難當頭,就有志士仁人出,

浩然之氣是他們的內在精神自古浩然之氣不是國難當頭才有的,而是平時的教養所培養的。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此處的“往而不害”就是孟子的“直養而無害”。如果把不害理解為天下人不互相傷害,那上下文不相連了,上與“往”不連,下與“安平泰”不連。陳鼓應譯文為:“歸往而不互相傷害,於是大家都平和安泰

”。(《老子譯註及評價》197頁)不確。

經文:安平泰。老子經文大量使用三字經這種句法,是修行口訣,長期持誦特別有感應。“安平泰”是老子理想國的另一種表達方法,是極樂世界,萬世楷模。“安”是安定,心安。“平”是天下平均。“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道既然生之,必然養之,天地相合時降下一種無比甜蜜的甘露,人人平等的得到一份。這就是最好的平。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太,即太平、泰然、坦然,心無掛礙。莊子說大匠取法於水,因為水是“平中準”,平則不坡,中則不偏,準則可法。“安平泰”與“平中準”相同。老子心中念念不忘人類文明的理想國。只有往而不害,天下都歸往大象(道),直往不止,必達人類文明的理想國。說大象而不說道,一是增加一個入道口,另一方面是古人善佔天象,希望從天象中獲得上天的隱秘指示(天命)。

天象能夠發出隱秘的指示,大象當然能夠發出隱秘的指示。王弼把大象注為“天象之母”,深得老子密意。王引之《經傳釋詞》說:“安,乃也”,讀”安”為虛詞,作“於是”解,是對老子三字經的特殊句法不瞭解之故。老子此章大量使用三字經句法。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第二段經文:

樂與餌,過客止。

樂讀為(lè),作樂趣、樂事解,不作音樂解,但大部分註釋家作音樂解,不確。仔細對比上下文的對文就可以確定。“餌”是誘惑,不僅是美味。“樂與餌”就是人生面對的無限誘惑,不能狹義的理解為音樂和美味。天下人都願意修行,但老子告誡修行中會遇到無限誘惑,使修行人中途停止,不再“往而不害”,直往不止。這是修行事業的最大危害。

後文說“大道甚夷,而民好徑”(53章),無限誘惑就是罪魁禍首,老子再次諄諄告誡。修道事業會因此功虧一簣,就是“樂與餌”之過,必須提前預防,戒斷。玄奘路過渺無人煙的沙漠去印度取經,最大的敵人就是心中的魔鬼誘惑他回家。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人生誘惑說到底與心魔有關,如果能夠斷除心魔,任憑如何誘惑,也是一堆白骨而已。老子的修法十分猛利,必須斷除心魔,才可能斷除外面的誘惑。過客,張松輝注為“歸往大象的過路人”,實際就是修行人,不是普通的過路人,這是很正確的。莊子說:“人生如白駒過隙”,人生如百代之過客。智者把人生比作一個匆匆的過路人,知道此理的不是凡夫而是修行人。

止有二解,一是停止,一是避而不入。意思正好相反,這種語法現象是很多的,必須仔細辨認(英文stop也有二種用法)。此處作“不受誘惑而規避”解,第二段經文是對修行人的戒斷,能夠大為提高修行人抵禦誘惑的意志力。如果不能戒斷,則修行人全功盡棄,不能到達“安平泰”的極樂世界。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第三段經文: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人間誘惑是極其猛烈的,極易引人上當。但道是無味的,不以眼耳口舌的美味吸引人。老子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比喻呢?道是淡而無味的,老子告訴世人,一點也不隱瞞,也不需要隱瞞。這裡顯示老子的坦誠。後文老子說“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63章),“味無味”正是老子三大特別修法,也可以說三大密法之一。

能夠品味無味之味的才是好味覺,無味正是妙味。品酒不如品茶,品茶不如品泉。能夠品泉的人才是最知味的人,味覺最健全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此段經文是直接回應上段經文“樂與餌,過客止”,顯示大宗師的自信。老子並不怕修行人被誘惑,而是提前戒斷,並準備好無味之妙味,等待過客的到來。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釋德清注:“雖過客以止之。然雖暫止,而不能久留,以其用之有盡,蓋不常也。”過客雖然遇到人世間的誘惑而停止修行的腳步,但也只是暫時停止,人間誘惑的吸引力是有盡時的,過客終會醒悟,再次歸向大道的正途。此段經文可以與第四段經文合為一段,但分段解意義更清晰。

第四段經文:

視之不足見,

聽之不足聞,

用之不可既。

視之、聽之代表世人所有的感覺器官,把人的感覺器官用盡也不可能見道,更不可能對道生起信心,但這不需要擔憂。道體的大用能夠顯示出來,人的玄照妙心能夠見道,尤其從用上見道。從用上見道、證道是一條方便途徑。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就是從“體大、相大、用大”修道證道,生起無偽的信心。

《道德經》三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第21章《道德經》宣講體大,第25章宣講相大,此章宣講用大。“用大”是《道德經》貫徹的一條暗線。第11章就宣說無之用大,“有之以為利,無知以為用”。第40章宣說“弱者道之用”,第45章宣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道體難見,道用可見。

視之不足見是妙相,聽之不足聞是妙音,用之不可既是妙用。

此章可以改寫為三字經句型,讀起來也很有味:

執大象 天下往

往不害 安平太

樂與餌 過客止

道出口 淡無味

視不見 聽不聞

用不既(盡)

譯文:

修行者啊!

我來宣說古代證悟者的無上教法。

你們要捨棄物,

領會物背後的象。

你們要捨棄象,

執抱無象之象,

無象之象才是真正的大象,

是萬物的本原,

是天地之母,

是宇宙法界的第一因。

執抱大象不離不棄,

天下萬物都會緊緊跟隨。

如果聽任萬物的自然本性

不要中途阻礙的話,

天下就會到達安樂、和平的究竟地。

世間充滿各種樂事和誘惑,

懂得人生如白駒過隙的修行者

早早就避開了。

道從眾妙之門流出來,

平淡而無味,

無味才是最美味的,

一旦品味你們世世難忘。

眼見看不見,

耳朵聽不見,

但道的妙用無窮無盡,

這正是道的不可思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