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寧:疫情或將衝擊中國核心技術、金融科技、數據行業

中國經濟後疫情時代,新業態廣為接受.jpg

【導讀】繼美股在3月創下4次熔斷的紀錄後,世界又迎來史無前例的“負油價時代”。雖然中國經濟增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第一季度出現大幅下滑,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仍然將中國2021年的預計經濟增速排在了世界前列,可見世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日前,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朱寧,與東莞信託有限公司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顧問餘浩楠於文匯講堂第二場聽友講座中,在線探討疫情後的中國經濟走勢與信託行業的金融實踐。本篇分享聽友互動問答,朱寧主講詳見文末鏈接。

全球資金在華投資依然在增加,考驗在於中國如何對外投資

教師張喜明:美日政府都發出了“企業回搬、政府承擔搬家費”的指令,我判斷類似舉措肯定會影響全球化,請問在“一帶一路”工程實施時,如何留住已有外資同時吸引新外資?

朱寧:確實,這一階段輿論紛紛聚焦各國企業迴流,尤其是美國製造業有迴流美國傾向。在疫情波及全球的背景下,的確出現了一些在華跨國企業離開中國市場的現象,但這並不代表全球的資金是在從中國撤出。從整個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數據PMI看,針對中國市場的投資者仍然在增加。

因此,大家要注意三點,首先,過去兩年裡外資企業仍然在增加對中國的投資,它從過去在中國投資建廠服務於全球市場,逐漸變成服務於中國快速增大的中產階層、中國的巨大的消費品市場。因為疫情,外資流入的增長速度在明顯放緩,同時很多跨國企業轉移到了包括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其次,“一帶一路”項目或沿線國家的一些項目,更多的是中國在海外進行投資,幫助當地的國家進行基礎建設和經濟發展,更多體現的是中國海外投資的一種節奏和趨勢。第三,這些經常項下的投資,在中國目前相對比較平衡。這次出現了整個全球資本市場波動之後,中國面臨更大的矛盾是如何進行海外投資。它是中國下一個階段金融改革的很重要方向。而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們資本項下的改革並無大影響。

1707297702_副本.jpg

朱寧(下)、餘浩楠做客文匯講堂聽友特別場,李念主持,三人與聽友在線互動

新土地政策在於讓地方政府有靈活安排權,不會引發房價上漲

退休幹部丁耀德:您講到,將實施把土地審批權由國務院下放或授權省級地方政府的新土地政策,這是否會引起新一輪房地產熱,繼而有新一波房價上漲?

朱寧:如果房價上漲,我覺得很可能不是因為新土地政策,相反這個政策更有可能引發房價下降。

我最近正在給諾貝爾經濟學獲獎得主席勒的新書《敘事經濟學》寫推薦詞。通常都認為,房地產價格波動取決於土地價值的重估或者土地價值的升值。席勒依據過去30年的研究指出,所謂土地稀缺的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隨著人口流動,經濟結構調整,和一些突發事件如疫情、戰爭,土地其實從來都不是稀缺的,因為地球上原來不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都可以改造為宜居地點。比如沙漠地區,比如美國很熱的弗羅裡達地區,目前變成了一個主要的居住區。因此,用土地稀缺來論證房價必漲,無論在美國、日本、中國都是講不通的一個偽命題。我們看到房價在漲,是因為大家都需要一個敘事的環境來解釋。

第二,這一次新土地政策很重要的目的,是能夠讓每個地方政府有更大的靈活度和自主權安排土地的用途。中國商用、住宅房地產之所以會稀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有“18萬畝紅線”。

xushi_副本.jpg

諾貝爾經濟學獲獎得主席勒的新書《敘事經濟學》(2020年4月出版)

中國三個領域會受影響:核心技術、數據領域、金融科技

大學教師李建明、海員肖海光:中美經濟是否會全面脫鉤?如果脫鉤,哪些領域資源會受到制約?甚至對中國經濟發展是構成卡脖子這樣一種關係?

朱寧:中美貿易摩擦發生以來,中美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科學文化合作、政府合作、國防合作比過去10年和20年,肯定會要疏鬆或者減弱很多。基辛格博士去年已經講過,中美關係很可能再也回不到以前。“以前”是指尼克松總統訪華後半個多世紀裡中美的戰略合作,現在隨著美國國內矛盾,對華戰略已經從戰略合作轉向戰略競爭關係。

三個領域肯定會受到影響。第一是所有涉及到軍事、國家安全,涉及到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的一些核心技術;第二是數據存儲、數據使用或數據分析的領域,比如家電的智能操控,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操控的軍事武器,數據科技包括算法;第三是金融科技領域,比如B2B領域、眾籌領域。金融秩序是世界霸權的重要組成。下階段,中國金融機構在海外的發展和設立,以及於國外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會有大發展,比如,銀行、保險、證券公司的海外持股上限都被逐漸地取消了,金融領域的競爭和差異化的發展會進一步加強。

合作辦學的中外雙方意願都非常強烈,疫情帶來的影響還待觀察

國際教育龍秋梅:怎麼看待未來幾年的中外合作辦學、國外教育投資、出國留學狀況?

朱寧:我是10年前回到國內,此前在美國求學,在美教學和研究也長達10年左右。個人覺海外對中外辦學意願很強烈,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中國逐漸提升的教育消費能力,美國不可能忽視。

從中國來看,國家對於合作辦學的要求在逐步提升,教育部每年進行合作辦學資質和所提供價值的清理整頓,逐步淘汰一些難以適應的專業領域機構,這是對留學環境的提升,目的是迎接更好的良性市場;從個人留學意願上來看,這個需求在繼續增加,一方面是整個年輕一代國際化的大趨勢,另一方面,留學更多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認同,並非出於職業發展或個人的原因。

目前可能面臨兩個不確定性,一是美國的通航和簽證受限,二是這次疫情,國家組織小留學生撤僑,會不會導致從家長到小同學們對於海外生活、海外封存、海外學習意願的改變?這有待觀察疫情的後續發展。

baoji.jpg

4月2日,180名中國在英小留學生登上臨時包機,踏上了回國路

道指暴跌是過度恐懼,反彈是美聯儲貪婪打出最強子彈,還將探底

財務朱蕾:道指從29568點到18213點,暴跌了11355點,昨晚(4月14日)反彈到了24000點以上,此點附近是多單獲利拋售,空單重新入場的區域。我個人認為構成M頭結構後,美股還會轉頭往下。請問怎麼看此次反彈現象?是新牛救市還是老牛殘喘?

朱寧:我覺得這可能是全球投資者都希望回答的一個問題,我也不能給出一個特別準確的判斷,有兩個視角供大家參考。

我是做投資行為和行為金融研究的,這種現象在過去50年裡還沒出現過,如此大規模下跌又呈V字型反轉。上次的下跌是過度恐慌,這次的反彈是過度貪婪。所以,我同意網友的判斷,對這次反彈持保留看法。這不可能是整個熊市的結束,隨著疫情下一階段的常態化,全球經濟的明顯放緩,因為美聯儲基本上把最強有力的子彈都打出去了,我覺得市場還有可能進一步探底。

任何市場環境下,投資一定要遵循多元化原則,中國太偏於房產

奢侈品市場部徐元君:據IMF預測,今年發達國家經濟都會經歷負增長,那麼宏觀而言是否會增加社會革命的可能性?從微觀來說,如何處理自己的財富以抵禦危機,是房子賣了換成現金還是繼續持有?

朱寧:

我覺得無論在任何的市場環境和經濟形勢下,持有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持有房地產、股票、債權、信託產品、大宗商品、持有藝術品和另類投資。如果你的資產量足夠大的話,必須要持有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按照人民銀行和西南財大的調查顯示,目前房地產佔據了中國居民家庭85%的投資,這是嚴重的集中和分散不足。我也是信託產品投資者,它的價值未必是高收益,而是它的相對穩定和持續投資的組合。

無論作為金融學教授,還是作為理財的實踐者,我都強烈推薦大家持有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在最近市場特別動盪時期,建議大家不要被自己的貪婪和恐懼情緒所左右。具體推薦指數型基金,這種方式成本相對低,但可多元組合。

多元化的投資組合.jpg

理財者應持有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

央行下降存款基準利率的可能性不超過50%,與穩健貨幣政策有關

物理老師李世新:央行在什麼情況下會下降存款基準利率,預計大約何時?

朱寧:我認為降息降基準利率的可能性不超過50%。

過去一年左右,人民銀行在非常積極地推動利率市場化,它更多是通過基準利率來調節整個全國經濟的融資成本。央行目前仍然推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既然能把實質性的基準利率適時降低,我覺得央行未必非要採取降低這種姿態性的做法來調整指導性的存款基準利率。因此,我判斷今年可能還會有1-2次的存款準備金的降低,一則緩解行業壓力,二則向實體經濟進一步投放流動性。但存款基準利率的降低不超過50%的概率。

科創板、創業板估值遠遠高於主板傳統企業,要警惕泡沫

廣西桂林大學教師王迥:中國經濟後疫情時代,新業態廣為接受,資本市場逐利,一邊創造財富,一邊也製造過剩。會否出現科技產業過剩導致新的危機?

朱寧:這其實是關於科技企業和傳統企業之間的關係,同時還有在資本市場裡面,所謂創業板、科創板和主板之間的關係。

從科創本身看,我覺得不會出現嚴重過剩。過去100年裡,整個全球經濟增長最主要的一個推動力,其實就是技術進步。所以從這點來講,我覺得在整個創新過程中會有自我淘汰和自我篩選,以創業和科技這種概念引發了資本市場或者說科創板、創業板泡沫,其實已經看到一定端倪,即科創板和創業板這兩個板塊上市公司股票的估值過高,遠遠高於了主板傳統企業估值。

這種估值是否可持續?而這種估值引發了投機性的資金,會不會把估值推動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甚至引發泡沫?這點確實我有所擔憂。

xinchanye_副本.jpg

中國經濟後疫情時代,新業態廣為接受(圖源:中國日報網)

外貿出口態勢將不會恢復,或出現外貿逆差、外貿進口速度增加

國際貿易郭慶明:疫情過後,中國的外貿出口行業走勢會怎麼樣?是否會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

朱寧:我個人覺得很可能不會。三個主要原因。第一,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的復甦將是很緩慢和痛苦的過程,那就意味著外貿出口的對象和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的恢復速度也很慢。

第二,受中美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推動,中國至少是對北美貿易的出口仍然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這還是不考慮到美國經濟出現衰退,或者停頓這種可能性。

第三,人民幣的匯率存在一定風險。首先中國勞動力的價格原來是最重要的外貿出口優勢,目前確實在逐漸喪失,今後我們不再是貿易順差,有可能出現比較持續的貿易逆差,這其實也是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轉型過程中幾乎不可避免的一個現象;其次,外貿出口增長速度會逐漸減弱,外貿進口的速度會逐漸增加,這也是和我們的收入水平、經濟結構所對應的。

所以,千萬不要簡單地用過去10年的經驗去預測今後10年的新情況。

(李念整理)

相關鏈接:

朱寧:有錢能花,有錢敢花,新消費助推中國經濟韌性編輯:袁琭璐責任編輯:李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