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教唆9歲孩子偷快遞:有毒的父母,可以害子女到怎樣的地步?

女子教唆9歲孩子偷快遞:有毒的父母,可以害子女到怎樣的地步?

1


前幾天,一則報道震驚了我。

某快遞寄存點頻頻失竊,工作人員遂報警。

通過監控,民警發現有一對騎電動車的母子多次在附近逗留,舉止異常。

民警隨即找到該女子的家,並發現她的家裡,有很多別人丟失的快遞,但她堅稱是孩子拿錯了。

民警:“是你小孩拿的嗎?”

女子:“嗯,他沒注意。”

民警:“是你沒注意,還是他沒注意啊?”

女子教唆9歲孩子偷快遞:有毒的父母,可以害子女到怎樣的地步?

女子最終還是承認了,是她唆使自己的孩子去偷快遞。

女子最後被刑拘,但她並不理解,為什麼小孩拿的快遞,大人也要負責任……

這篇報道,讓我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只能唏噓,有這樣的母親,這個小孩,真是太可憐了。

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還不懂判斷是非,該女子妄想通過指使未成年孩子偷盜,來逃避法律的制裁。

這樣的人愚不可及且道德敗壞。

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在正是需要有人引領,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的年紀裡,小孩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師,卻在教他偷東西。

2


此前,有報道稱北大博士王永強出國失聯20年,母親病危想見他最後一面,但卻被他拒絕了。

網友不能理解,他為什麼那麼狠心。他用一句:“清官難斷家務事”回應了社會輿論。

後來,關於這位博士的一些家庭情況被知情人士透露。

他的父母在他念書的時候,非但不支持,還一直讓他休學。

讀書時期就一直讓他辦事、安排親戚工作,後來就不斷要錢。

他想和妻子去日本打拼,父母就要求他把一家人都帶去,他告訴父母自己是去賺錢,不是去享福的,但也沒能完全說服父母,只得帶著妻子偷偷去往日本。

後來,他與妻子在日本離了婚,就獨自一人前往美國,父母找不到他,就騷擾前親家,前親家被搞得實在無計可施,賣房換工作躲避……

看到這些,當初他舅舅在接受採訪時說的:“不管以前父母做了什麼,還是回來吧。”這句話,變得也不難理解。

有人說:“他確實不應該回來,這樣的父母,今生都不要相見吧。 ”

想到他之前說的“清官難斷家務事”,我想就算他想解釋,但這樣一篇長長的故事,三言兩語是真的不知該從何說起。

評論裡,很多人在慶幸:“還好他能走,還好他敢走。”

女子教唆9歲孩子偷快遞:有毒的父母,可以害子女到怎樣的地步?

女子教唆9歲孩子偷快遞:有毒的父母,可以害子女到怎樣的地步?

多年前,留美女博士趙慶香被父親血刃的事件,至今令人膽寒。

趙慶香回家探親時,和自己的雙碩士學位的丈夫魏濤一起被父親砍死在家。

起因竟然是因為,父親問女兒要錢給兒子買房遭暫時拒絕後,仇恨殺人。

女子教唆9歲孩子偷快遞:有毒的父母,可以害子女到怎樣的地步?

據調查,趙慶香自從工作後,五年來再怎麼困難,仍不間斷往家裡寄錢。

趙慶香的好友透露:她生前特別節省,每年都爭取到獎學金和助學金,去美國的費用是婆婆資助。五年內給予父親很多錢,建了新房,連親戚都開始問她借錢。

那次探親回家,身邊僅有2000多美元,仍然咬牙給父親1600美元。

只是因為這次父親開口數目過多,趙慶香懷有身孕,還要讀書,表示緩一段時間等賺到一部分錢再資助家裡,卻被父親怨恨,進而殺害。

殺了親生女兒後的父親,沒有絲毫後悔與羞愧,他說:

殺了女兒女婿,我不後悔。因為兒子才是我的孩子,女兒首先不是人,即使是,也是人家的人。我最痛恨女婿魏斌,女兒以前從不敢違抗自己任何要求,現在有了男人了,竟然敢藏私了?


你我都很難想象,這樣的話,是一個父親對親生女兒的看法。

我們常常用血濃於水和無私的愛,來描述親情的粘稠和偉大。

但是一件件的殘酷悲劇,總在提醒我們,世間親情,並非都如此。


3


一味的委曲求全最終釀成了悲劇,我們重新審視這兩起案件,同樣是高學歷,同樣是被父母索取,王永強,逃離了,但趙慶香卻沒能逃過。

這樣的事件讓“父母無不是”這句話,顯得頗為諷刺。

這樣的父母,壓根沒有把孩子當做是一個獨立的人,而是完全地將他們視為自己的附屬品。

《塔木德》裡有句話說:“有些父母,子女最好一輩子沒見過他們。”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等合著的《原生家庭》中提到一個概念——“有毒的父母”(Toxic Parents)。

書中提到,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體系最大的區別就在於:

家庭成員作為個體,擁有多少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度

健康的家庭推崇個性、個人責任和獨立,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滿足感和自尊心。

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勵個人表達,每個家庭成員都必須和有毒父母的思想、行為保持一致。

芥川龍之介說:“人生悲劇的第一幕始於成為父母子女。

遺傳、境遇、偶然——掌握我們命運的,終究還是這三種東西。”

有毒的父母,讓一些人的人生,一開始就比其他人更艱難

4


王永強的人生由艱難開始,但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逃離的他,現在應該會是幸福的吧。

如果,掌握我們命運的是“遺傳、境遇與偶然”,那麼即使“遺傳”無法改變,我們還有“境遇與偶然”。

即使“境遇”帶給我們的依然是重重困難,那我們還能夠創造“偶然”。

王永強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我們不要對改變原生家庭有過高的期望,就像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那樣,接受不完美甚至完全不合格的父母,與原生家庭和解。

這種和解,不強求原諒,能原諒就原諒,不能原諒就算了。

因為更重要的是,過好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