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對待孩子,充分發揮孩子自己的能動性,千萬不能壓抑孩子

文:辰銘育兒說,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各位讀者點贊加分享

(本文約1633字,閱讀約需3分鐘)

在當今社會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小孩子變得更加成熟,而大人卻變得更加的幼稚。雖然聽上去小孩子變得成熟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而還讓人覺得這是挺好的一件事情。但是其實不然,這是在教育上的一個錯誤,有一種讓小孩跟大人顛倒了的感覺。

小孩子的天性本來就是喜愛玩耍自由自在,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但是現在小朋友們只能夠遵循大人的要求,不能大哭大鬧,只能做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寶寶。人的成長是有一個歷程的,從一個小嬰兒慢慢的成長到一個大人,但是從孩子小時候就已經要用對大人的要求來對他們,那麼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正確的對待孩子,充分發揮孩子自己的能動性,千萬不能壓抑孩子

不尊重孩子的天性是非常危險的

作為小朋友,本來就是開心就笑傷心就哭,想要什麼都會直接的說出來,把自己的內心想法真誠的表達出來。但是現在的父母親卻想要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的懂事乖巧,讓他們只能做一個安靜的乖小孩。但是作為小朋友,哪裡懂其他的那些大道理,他們也不知道如果他們不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的話,那麼也就是相當於把自己給屏蔽掉了。

正確的對待孩子,充分發揮孩子自己的能動性,千萬不能壓抑孩子

現在的社會對小孩子的要求也沒有很高,只要小孩子不會在一些公共的場合喧鬧,或者說不是故意去破壞一些東西的話,那麼完全是可以容忍的。因為還是小孩子,他們的心理狀況還沒有完全的發育。但是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用對待大人的方式去對待他們,實在是有點殘忍。其實對小孩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讓他們充分的做自己,讓他們自己去實踐得出結果才好。

正確的對待孩子,充分發揮孩子自己的能動性,千萬不能壓抑孩子

如果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過度地壓抑他們,在他們長大之後會暴露出很多的問題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被強制要求要做一個乖寶寶,完全聽從父母的指令,那麼他們的心理應該也會留下不少的陰影。本來作為小孩子,就是要去探索這個世界,去發掘自己想知道的東西。但是這些孩子在他們成長的路上,遭到了家長還有社會的一些壓制,不能讓他們充分的去認識這個世界,導致了他們的認知非常的侷限。如果說是遇到了什麼問題,那麼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去找自己的爸爸媽媽,而不是嘗試自己去解決。

被壓抑的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經常的去否認自己,覺得自己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好,甚至會產生一種自卑,自責,自我否定的心理,並且會喪失努力,還有上進的動力,因此也就錯失了非常多的機會。如果在小時候孩子經常被壓制自己的天性,不能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長大後還可能會產生一種報復社會的心理。

正確的對待孩子,充分發揮孩子自己的能動性,千萬不能壓抑孩子

那麼作為家長,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1,平時對孩子的言語不能過於消極,更多的應該是鼓勵還有尊重

雖然這件事情聽起來非常的容易,但是很多父母親都沒有做到的一件事情。作為家長,一定要去尊重孩子,不能非常武斷的就幫孩子做了選擇,要讓孩子自己有充分的獨立去思考他們自己要做什麼事情。

2,要讓孩子自己獨立的處理自己的生活

因為家長為孩子做的事情越多,那麼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會慢慢的消退,到以後就變成了所謂的啃老一族。所以說,父母親不用也不能把孩子對待得太好.但是也不至於說每樣事情都要讓孩子自己去做,但是平時的一些小事,一些他自己的事情,要讓他獨立的完成,同時也要叫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正確的對待孩子,充分發揮孩子自己的能動性,千萬不能壓抑孩子

3,要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一個思維邏輯

但是不是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教他們邏輯,而是在他們剛剛有一點點的認知的這種意識的時候,就可以跟他們講一講思維邏輯這件事情。這樣子做既不會壓抑孩子的天性,也不會讓家長難做。如果孩子們學會了這種思維邏輯,那麼就很少會出現不聽話的這種現象。一旦孩子有了正確的思維邏輯,那麼他就會慢慢的變成大人眼中真正的乖寶貝了。

正確的對待孩子,充分發揮孩子自己的能動性,千萬不能壓抑孩子

對待孩子,不能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他們的。作為家長,一定要充分的去尊重自己孩子的意願,尊重他們的天性。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孩子,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讓孩子們在他們的年齡段去接受一些他們所能接受的事物,去做一些他們想要做的事情,這樣子對孩子跟家長雙方都是有利的。

我是@辰銘育兒說,也是一個全職寶媽,更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記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