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高新七小闫赟:线上教学方法一定要因课制宜丨课堂回味

今年春天,我像许多同行一样,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在“空中课堂”履行着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职责。

榆林市高新七小闫赟:线上教学方法一定要因课制宜丨课堂回味

本文作者:榆林市高新七小教师闫赟

起初,在进行了两周的在线辅导后,学校调整了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由指导复习转变为指导预习新课。年级组商讨之后还是迟迟不能确定采取怎样的预习指导方式,考虑到孩子的视力问题,线上指导时间只能控制在20分钟内,而我们在教室里已经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回应继续后面的讲解,这两者根本不能两全,还有一种方式是推送同版本名校优秀资源,视频里的老师精讲确实不错,但唯一的缺憾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思考、计算、操作的时间,只能被动地去学习。最后,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为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线上教学指明了方向。

教材里相对简单的内容,采取推送名师视频的方式再合适不过了,在需要让学生思考、动手的时候,我及时按下暂停键,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新课指导预习后,下一节就安排在线直播的习题课,我会对视频里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解释,对孩子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答疑解惑。指导多次后仍纠正不过来的问题,我还有一个妙招:用手机录制这类题的示范解题步骤,制作一个简易微课,学生们一看就明白了。

榆林市高新七小闫赟:线上教学方法一定要因课制宜丨课堂回味

但是,有的课采取推送视频是不可取的。比如,五年级《展开与折叠》一课,学生需要在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中,体验正方体展开与折叠的关系,判断正方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如果让学生跟着视频听完,可能他们连“判断哪些图形能围成正方体”这样基本的题型都搞不清楚,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因此,这节课,我采用钉钉摄像模式和屏幕共享模式相结合的形式,从观察一个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某一个展开图的特征,到寻找一组展开图的相同点,再到对比、辨析两幅展开图是否重复……学生在观察中习得了观察的方法与技巧。每次呈现展开图后我都让学生去想象其折叠方式,有困难时才辅以实物操作或课件演示,这样,学生的思维反复穿梭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正方体“一四一型”展开图到底有几种不同的形状,本可以一种一种摆出来,边对比边排除,但这样的方法缺乏思维含量,我利用分类研究的方法,简单而有效的推理,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指导学习过程中,我一步步设问、追问,“为什么‘一四一型’展开图都能围成正方体?”“你还能画出其他类型的展开图吗?”“正方体展开图到底有几大类,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形状?”这些问题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两节课上下来,我想学生对正方体展开图应该非常了解了,但又忍不住反思:这样上会不会讲得太深了?不知作业反馈如何?事实是,孩子们的作业惊艳到我了,我的内心美滋滋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

就这样,我每天对着屏幕工作,和学生们交流的这20分钟,一旦发现哪个孩子没听课或是听课时长不够,责任心驱使我下课后立即联系他(或她)了解原因,语重心长地给出建议,提醒他们“学习是自己的事儿”。这就是我的线上教学生活,边行边思边改进,纯粹而美好。

延伸阅读:

山东泰安市宁阳四中程国栋:一次值得肯定的“冒险”丨课堂回味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教师张道明:讲台站位引发的思考丨课堂回味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三小唐娟利:“空中课堂”带给教育的思考丨课堂回味

编辑:关中小伙

榆林市高新七小闫赟:线上教学方法一定要因课制宜丨课堂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