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做作業,作業做不好,家長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關於孩子不寫作業的問題,

我想任何一位家長也能夠說上一二三點。

但是因為某些原因

終究選擇得過且過。

今天,我們主要來談一下孩子為什麼不寫作業,

怎麼解決孩子不寫作業的這些問題,

讓孩子愛上寫作業,

進而成績也獲得提升。

孩子不做作業,作業做不好,家長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孩子不寫作業的原因很多很多,

除掉學校方面的原因,雖然我覺得那些因素也有一定的關係,但是相對於家庭教育,就顯得無足輕重,而且講了也沒有用,就不講他們了。

今天,就讓我們直接從家庭出發,解決孩子不愛寫作業的問題。

1、家長監督孩子的作業不到位

每一個不愛寫作業的孩子,

都是從家長放鬆監督開始的。

從孩子入學第一次作業開始,

監督認真孩子完成作業,

是一個好的開始。

當家長一直堅持監督孩子完成作業,

實際上,孩子不寫作業,不完成作業的情況,

我想基本很難發生。

那麼什麼時候孩子會出現不寫作業的現象呢?

自然是家長疏於監督,並且是長期的疏於監督,

導致孩子養成了不寫作業或者不按時完成作業的不良習慣。

孩子不做作業,作業做不好,家長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2、作業本身的難度與孩子的能力不匹配

學校作業的難度取決於任課教師,而家庭作業取決於家長。

家長另外佈置作業給孩子做,如果作業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

孩子確實不會做的特別好。

在交流群中,經常有家長問一些題目,

有些題目是家長找來的,

但是家長本身也不會,孩子更不會,題目還沒有參考答案。

結果,家長和孩子都你看我,我看你,大家一起都不會。

這類題目實際是會打擊孩子寫家長的佈置作業的積極性。

3、三年級現象

三年級的孩子跟二年級和四年級有明顯的區別。容易出現不管家長怎麼說,怎麼打罵都不寫作業的情況,就是軟硬沒用的現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正所謂無知無畏。

一二年級打罵孩子會怕,在三年級的這個階段會出現失效。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年級會怕,二年級還是會怕,是因為一年級經歷過了。

三年級不怕是因為心理成長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開始明白家長很多時候只是嚇唬,

再加上同齡人也在此獲得成功,

那麼他們在私下交流中也會促進他們向同齡人靠攏。

在孩子讀三年級的時候,家長不應該選擇放鬆,

而是選擇跟緊,

如果孩子在三年級 的時候,家長能夠及時矯正孩子的不良學習習慣,

隨著四年級的到來,年齡的增長,那麼孩子就能學會自主學習。


4、真正不想寫作業的年齡也到來了

如果在三年級的階段,家長沒有監督好孩子的作業。

到了四年級就更難了,這個階段就是吃軟不吃硬了。

好好說,還會聽,但是脾氣上來,他們的脾氣也會上來,

可能就差打起來了。

這個時候孩子出現不想寫作業的情況,更多是因為不會。

他不是不想寫,而是不會,瞎掰也掰不出來的階段。

孩子不做作業,作業做不好,家長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在這個階段,家長與孩子的矛盾是最多的。

實際上,孩子不會重新學就行了。

家長教不了,可以用其他方式解決,

反應過激反而使得雙方的關係更加僵硬。

最後總結一下孩子不寫作業的原因:

(1)早期監督不夠

雖然說教育孩子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但是如果孩子讀一二年級,不愛寫作業的,一定要從現在開始把這不好的苗頭扼殺在搖籃裡。

(2)養成不良習慣

早期的監督可以杜絕這個情況的發生,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那麼聽話,主動完成作業呢?這個就是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不知道怎麼養成好的習慣,那就先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嘛!少玩遊戲多看書,少吃零食不挑食,最不濟的就是先做作業再玩遊戲。

(3)作業難度大

如果只有一小部分的學習無法完成作業,那麼這個作業的難度也算是合理的。孩子遇到不會的題目很簡單,重學就行,在小學這個階段孩子碰到的難題,都是很好解決的,解決好了,孩子的成績提高是立竿見影的。

(4)已經不是作業難不難的問題,而是真的不會了。

前面的幾步能夠做好,還出現這種現象,實際遇到的難題基本已經是需要專門的老師解決了。

其實,老師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還是很樂意解答的。

所以,對於孩子無法解決,家長無法解決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請教老師。


孩子成績不理想,進步的過程是緩慢而痛苦的,但是我們要想著長痛不如短痛,現在讓孩子學習,“強迫”孩子學,是為了讓孩子不落下知識,往後想通了,想衝一衝,還能衝上去。反之,一直不學習,知識漏洞變成知識大坑,還不填補,知識大坑變成知識鴻溝,到時候,再想追趕恐怕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